我国历史上的“野人”目击事件从未间断过。截至2006年,政府所记录的“野人”目击达120次。1977年以来,神农架已有数百人目击过这种奇异人形动物。这里的每个家庭都流传着不同版本的“野人”传说。而“6·29”目击事件无疑是近期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野人”目击事件。
2003年6月30日下午,一则不足六百字的新闻通稿一经刊出,便被各大新闻网站争相转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6月29日下午,笔者一行从乘车从湖北神农架林区的木鱼镇前往松柏镇,在209国道天门垭下的一段弯道上巧遇一人形动物。
当日下午3时40分,当车行至209国道1585公里加12S米处,由于公路左转弯,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上母亲刘爱琼怀中、处于最有利目击位置的神农架林区一中初二。学生周江看到一个黑发齐肩、全身灰白、双臂弯曲下垂、1.65米左右的人形动物。佝偻着腰向路中快步行进。此时,坐在后排的神农架林区宣传部干罗永斌、林区个体业者向旭以及前排邮班司机刘杰也同时看到,那个人形动物发现有来车,迅走几步闪出路外,由于公路弯道,对木遮挡,该人形动物从视野中消失,当汽车拐过弯道,冲至人形动物发现处时,四位目击者吃惊地发现这个人形动物已无踪迹,罗永斌急呼停车,汽车冲出二十多米远停下,大家迅速跳下车赶至路边寻找踪迹,一会儿,果然在路下密林中发现了可疑人形动物奔逃时留下的五、六个明显脚印和踏倒的灌木杂草,最大的脚印长30厘米,上宽16厘米,下宽10厘米,并有新折断的树枝。在公路的中央人形动物的出现处,一滩水渍从路中央一直流向路边,长达近三米,闻有腥臊味,干后水迹不褪,值得怀疑。
事件发生后,目击者立即向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报告,林区人民政府迅速组织有关人士赶赴现场踏勘并了解情况,并决定次日派专人前往进行搜寻和调查。
30日上午神农架林区区长谭徽在接受本社编辑查询时表示,林区正在拓印该人形动物脚印,收集有关证物。
事件发生后,中国奇异珍稀动物探险考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方辰等人,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目击现场。周江说他看到的这个“野人”站立和走动时像老年人一样弓着背,看见几位目击者乘坐的汽车向自己开来的时候,它迅速走向路中央,又折向路边,一转头就下了山坡。当目击者从这一幕离奇的景象中清醒过来,刹住汽车时,奇异动物早已不见影踪。周江回忆起当时发生的一切,那清晰的一幕如在眼前:“我们下车大概有十秒钟,跑到路边就没有声音了,我们还向下找了大概三十多米,只发现几个脚印和碰断的树枝,一般人不会光着脚向下跑。下面的树上还长着很长的刺。我们找到脚印的时候,发现(脚)趾头印、前掌和后掌,都是非常清晰的,有一瓣一瓣的五个(脚)趾头印,但不像人的脚印。”
中国珍稀奇异动物探险考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方辰和目击者之一的刘杰有过一段对话。刘杰当时驾驶着汽车,事后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这个动物的毛发是灰色的,类似于枯草的颜色,身后并没有尾巴。刘杰说,这个动物虽然直立,但形态与人不同,它的前肢是垂着的。对于当时正在专心驾驶的刘杰来说,这一惊非同小可,用他自己的话说,“好像大白天见鬼了的那种感觉”。
野人目击者之一,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的干部罗永斌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形。“等我们下车看的时候,很明显发现这么一个蹬开的痕迹,下面是湿的上面是干的,我们(人)不可能这样(使劲)蹭。就算是这样乱走,也不会走出这样的痕迹,在这个地方有很新鲜的印迹,因为刚下过雨。它从这里下去了。”
听取了罗永斌等人的介绍后,众人沿着“野人”跑去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展开搜索,希望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但是连续几天的大雨破坏了地表,王方辰一行一时没有找到明显踪迹。令人惊喜的是,在返回途中,他们在“野人”逃跑经过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处明显的抓痕。经测量,抓痕离地约1.68米,痕宽约0.1米,拇指抓握部位宽0.026米;树干表层苔藓、树皮从右向左被拧开、脱落。显然这是“野人”在奔逃过程中为保持身体平衡抓扶过的。抓痕面约0.026米,而人类的抓痕一般为0.018米,所以专家认为这个“野人”的手掌比人类的手掌要宽大粗糙,树干上的抓痕正是粗糙的肉垫摩擦而成。从抓痕的形状和方向上分析,可知这个“野人”与人类一样,大拇指可与其余手指分开,灵活地做出抓、握等动作,符合灵长目动物的特征。
抓痕的发现成为这次搜寻行动最大的收获。就在“6·29”目击事件对外披露后,神农架塔坪村的两位村民主动交出了进山采药时捡到的毛发。据他们介绍,毛发是在离“6·29”目击事件现场不远的一个悬崖山洞内发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