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国降水量明显偏少,气温明显偏高。年内,阶段性严重干旱、极端暴雨(雪)、局地性强风飑线、区域性低(高)温灾害、高频次登陆台风等给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2009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为574.0毫米,比常年偏少38.8 毫米,是1951年以来历史第4少值,也是1987年以来最少值;四季降水量除春季接近常年同期外,冬、夏、秋三季均偏少,其中秋季降水量为近1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值。年平均气温9.8 ℃,较常年偏高1.0℃,是1951年以来历史第4高值,也是连续13年高于常年值;四季气温均偏高,其中冬季平均气温为历史同期第3高,春季为历史同期第2高。
2009年,我国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突出,全国干旱面积偏大。年初北方冬麦区遭受罕见秋冬连旱,黑龙江及内蒙古东北部发生严重春旱,辽宁、吉林及内蒙古东南部夏秋连旱严重,南方6省(区)遭遇近50年来罕见秋旱。全国没有出现大的流域性暴雨洪涝灾害,但降水极端性强,局地暴雨洪涝和次生灾害严重。华北、黄淮5月出现罕见大范围暴雨,长江中下游6月底遭受年内最强暴雨袭击、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倒黄梅”天气,四川地震灾区夏季遭受局地暴雨灾害。年内有9个台风在我国华南沿海登陆,登陆个数多,影响区域集中且路径复杂,但灾害损失轻。全国低温冷冻害和雪灾受灾面积偏大,损失偏重。6-7月东北地区罕见低温阴雨导致农作物遭遇延迟性冷害,11月中东部地区遭受寒潮暴雪袭击。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风灾影响大、损失重。全国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强度大。初夏华北、黄淮最高气温破当地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历史纪录,6-9月江南、华南高温天气频繁。春季,北方地区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10年来最少。全国雾日数偏少,但阶段性持续大雾对交通产生了较大影响。
总体来看,2009年我国干旱受灾面积偏大,低温冷冻害和雪灾、风雹灾害损失偏重,但暴雨洪涝和台风灾害偏轻,特别是台风灾害明显偏轻,气象灾害属于一般年份。东北粮食主产区由于干旱和低温灾害突出,其农业气候年景偏差,全国其余大部地区农业气候年景正常或略偏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