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施先生,您好!我知道您是冰川学家,您能不能告诉我们的观众,冰川研究和气候变化之间有关系吗? 施雅风:有关系,因为冰川是气候的产物,那么气候变化当然影响冰川变化。
记者:有人说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为什么? 施雅风:冰川变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当冰川后退,就表示气候变暖了,消融增加了;冰川前进,则标志着可能是气候变冷了,还有可能是降水量增加了。冰川的进退和增减,都非常精确地反映了气候的变化。所以说,冰川,特别是山地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指示器。
记者:为什么山地冰川对气候变化这么重要呢? 施雅风:山地冰川敏感。山地冰川规模一般不是很大,比如说几平方千米。它不像冰盖——比如南极冰盖——那么大,有几千万平方千米,还很厚,温度也很低,气候变化对冰盖的影响很小。气候系统包括五个圈层,其中冰冻圈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最显著,同时,它又影响着气候系统。
记者: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有哪些影响呢? 施雅风:2002,2003年以来,西北开始变暖变湿。最近听说,原来水位下降的青海湖水位也停止了下降,最近这几年也没有下降,并且稳定了,说明那里的气候也在转化,气候变得比较湿润,当然水量就多了。其实,现在西北水量的多少,也不完全取决于气候,而是人们用水用得多了。
比如民勤,石羊河的水从祁连山下来,流经武威,那里是开发区,用水很多,于是下游民勤的水就少了。西北许多地方缺水都是由河流中上游用水多,造成下游缺水,这是人为因素影响。
记者:在自然和人类活动这两个因素中,您觉得哪个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更大一些? 施雅风:两个都有影响,但是现在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增加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了。比如说兰州,现在洗澡很方便,打开水笼头就行。而我1957年第一次来兰州时可不是这样,当时我住在兰州饭店,那里的水不能洗澡,水龙头放出来都是黄色的水,都是浑的。客观条件限制了人们用水。
记者:我看过一份资料,就是说您曾经预估过,在2050年前,冰川会明显变薄后退,有利于径流增加而不会引起水资源的危机? 施雅风:冰川变薄后退、收缩,同时吐出水来,所以冰川补给的河流一段时间水量是增加的,当冰川收缩到很小时,水量才会减少。也就是说,冰川后退第一阶段水量是增加的,然后水才减少。现在还主要看降水量怎么样,因为一方面气候变暖,促进全球水循环加快,海洋上的蒸发量增加,海洋输送到陆地的水汽增加,这样,陆地上有很大部分地方降水量增加,也有一部分地方降水量减少。在降水量增加的地方,即使冰川退缩,水量也不会减少。
记者:现在,冰川消融这个现象比较严重吗? 施雅风:消融比较严重。
记者:现在冰川消融的状况如何?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施雅风:同20世纪50年代相比,现在的消融量有的地方可能增加了1倍。从50年代到现在温度升高了不到1℃,或者接近1℃。
记者:如果冰川继续消融的话,未来会怎么样? 施雅风:继续消融,冰川继续后退,小冰川很快就消失掉了。
记者:我们做一个设想,如果冰川全部消融的话,地球会怎么样? 施雅风:全部消融,海平面上升。如果南极冰盖消失,那就不得了,海平面要升高好几十米了。在冰期最盛的时候,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北方的冰盖、山地冰川覆盖范围都比较大,当时在中部的海平面要比现在低130米。现在冰川还在集中融化。山地冰川虽然有融化量,但是比较少,关键是格陵兰和南极的冰盖。西南极冰盖的融化可能快一点,东南极的冰盖融化很难,。因为它温度很低,都在零下几十度,升高两度三度对它影响不大。
记者:您曾经讲过,“人类活动影响的只是地球表面,在看待冰川消融这一现象上,我们首先应该确定我们观察的时间尺度”,为什么这样说呢? 施雅风:因为观察的时间越长,资料掌握得越多,计算得也越准确。
记者:您刚开始参加工作是从事地貌区划的编写工作,后来为什么又开始研究冰川了呢? 施雅风: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到三年级,我对野外工作有兴趣。四年级以后,经常跑野外,认为自己有独立经验了。当然,教科书里描述的冰川地貌嘛,也是我从来没见过的。1957年,我当时研究中国的地貌区划。很多地方没有材料,西北地区材料也不多,我就带着两个人到了甘肃省的河西地区,以后跟着一个地质队横穿祁连山,那边有个冰川,我觉得很近,于是就上到那个冰川。
记者:那是您第一次看到冰川吗? 施雅风:第一次。
记者:当时您的直观感觉是什么? 施雅风:那是一个很小的冰川。当时我就觉得冰川很重要,因为中国的冰川学是空白。西北的冰川就是富饶的水资源,所以完成地貌考察后,我回到北京就写了个报告。认为西北水资源很重要,要专门做冰川考察。
我当时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科学院的领导比较积极,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还请了一个苏联专家。第二年的考察就由我来组织,这样,我就开始搞冰川了。1977,1978年的时候,科学院把冰川冻土和沙漠分成两个所,冰川冻土所让我当所长,所以当时有关冰川冻土的工作由我负责,当时在瑞士要开世界冰川目录工作会议,他们写信给中国科学院,要求中国科学院来承担中国境内的冰川编目任务。
记者:您主持建立了我国的冰川目录,等于是给我国境内的冰川建立了户口本。为什么要建立这样一本户口本呢? 施雅风:这个冰川目录就是我们普查冰川资源的成果,没有遗漏,是最完整的。这个目录,苏联也曾经编过,但他们没有冰川厚度,而我们有,因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冰川雷达,用这个雷达来测冰川的厚度,比较准。
因此,我们的冰川调查水平比较高。
记者:以您多年的工作经历,您觉得对现代冰川,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施雅风:现代冰川研究的重点是应用。冰川是重要的水资源。现在有了冰川目录,还要了解冰川融水量,我们正在计算。还有就是冰川灾害,最重要的是冰川泥石流,还有雪崩、风吹雪这些方面的研究。在其他方面,就是搞基础性研究,如冰川物理,包括冰川温度、冰川结构等。
记者:您认为,未来冰川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施雅风: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的联系。因为现在全球变化成为整个世界关注的问题,而冰川和气候变化联系比较多。一是冰川本身的进退,另外就是冰川形成的融水量,它也有变化。看来这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记者:现在气候变暖是热点问题,很多人认为这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您怎么看呢? 施雅风:现在的气候变暖主要讲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增加、甲烷增加,而温室气体增加就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全世界都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控制使用矿物燃料。
记者:对地球变暖这种趋势,有一些人抱悲观态度,因为即使我们今天采取措施,努力控排,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也可能在几百年后才降到一个合适的水平,您怎么看? 施雅风:既不要悲观,也不要盲目乐观。反正是要人类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今年已经89,可能看不到这个结果,但从下一代来讲,要继承我们今天的科学遗产,要更加努力,要认识气候变化潜在的、必然的危害性,要想办法控制。否则将来要出大问题。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