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问题将是中国社会要面临的另一重大社会难题。尽管近些年来,在一些大中城市周边的失地农民能够获得较高的货币补偿,有些还能解决社会保障和就业。但总的来看,在当前中国的1亿多失地农民中,绝大多数都只是获得了货币补偿,既没有社会保障,也无法安排就业,同时货币补偿的数额也是很低。以2009年在河北某县县城周边的征地为例,当地为开发房地产而征收的耕地每亩补偿为13万元,为修公路每亩补偿仅为3万多元。在当前物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当失地农民花完了手中的积蓄,在无法就业、也没有社会保障时,他们将很快沦为城市中的贫民,这必将给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br> (三)因农村征地导致的群体性事件日益严峻<br> 近年来,农村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直接暴力冲突、群体上访和失地农民的大量出现。如果这些矛盾处理不善,将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对国家政权的稳定产生影响。从我们对媒体广泛报道的30个群体性案件研究来看,这些群体性案件背后反映的是严重侵害农民权益问题。具体表现在:<br> (1)征地补偿标准低。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用农民土地,要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这一规定完全排斥了农民对农村土地发展权的利益分享,即土地用途变更所产生的增值被排除在征地补偿范围之外。在河南商城县征地事件中,那些本属于村民的责任田,被强制以每亩3.3万元的价格征收,政府随后又将其卖给开发商,价格至少翻了10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