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旧事旧人
沩水环绕古镇,汩汩流入湘江,一大一小两条河流,交织起靖港百年前的繁华。清末民初,最风光的时候,它有“小汉口”之称,出现“朝有千人作揖,夜有万盏明灯”的盛况。
当时镇上祠堂庙宇甚多,商会堂馆遍布, “8街4巷7码头”的商业店铺相连,各地老板在此办厂经商设店,雇用劳工,仅学徒就一时达2000多人。
时光穿梭,这是1925年前后的靖港。
今天的这里,叫“静港”更为合适。年轻人多数去了大城市打工,只有老人还对此依依不舍,守着一座旧宅子,闲聊光阴。他们经历过“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的繁华,只是这些繁华,都如江风一般,贴着光洁的麻石街,吹到沩水上去了。黄记牙科:咬不住时间的牙齿
保安街50号黄记牙科的黄文明大夫,今年83岁了,做了60年的牙医,精神很好,经常帮镇上的老人家看牙配牙。他的子女,有的在石家庄当干部,有的在长沙做事,他却收了个徒弟,要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
黄文明20多岁时来到靖港,亲眼见过这里人气极旺的消费时期,也曾见过日本鬼子放火烧房子,“从怡华楼一直烧到我的房子,我就躲在对面的防空洞里看着。”解放后,公路越修越发达,水路走得少了,靖港渐渐也失去了它的繁华。但黄文明却和其他人一起开启了利华合作医疗诊所,后来自己开了黄记牙科。
说起牙科那张有100多年历史的治疗椅,黄文明仍清楚的记得,那是他很多年前在长沙黄兴南路上的余百陶诊所买的二手货,如今已经磨得黑亮。除此之外,木质收银台和补牙器具都有一定岁月的痕迹了,就连里屋墙上挂着的日历,时间居然停留在了2004年。
一个人在的时候,黄文明习惯坐在里屋的桌子前,戴着老花镜,聚精会神的做齿模。齿模压在木桌的抽屉边来回打磨,已经有了一道深深的凹槽。他做的假牙,逼真精细,当年很多人从长沙慕名而来。
展开
1000个长沙人和外地人眼里有1000种长沙味道,不同的私享感受,同样的甘之如饴。
这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呢?《长沙味道》用7个章节,10多万字、数百张精美的照片来对她细品慢解,仍觉不够,也许只是抛砖引玉,问问你的朋友,有时问的话,从味蕾到心灵,也许还能继续添加100条,甚至更多。
——姚永春《发现长沙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