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名村风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6058476
  • 作      者:
    张觉明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觉明,台湾风水大师,精通中国风水学,师承代表中国风水学数千年来最高成就的三元无常派,并身兼八宅派和三元派之长。曾任台湾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公关公司企划经理、纸媒总编辑、专栏主笔,现为自由作家、企管顾问、风水顾问。在台湾出版风水作品十五邵,其他作品三十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现存的千古村落,许多艘是名人后裔的聚居地,布局形形色色,有文房四宝形、布七星八斗形、莲花形、太极星象形、九宫八卦形、船形、牛形、碟形、棋盘形、铜锣形、合掌形等。
    这些村落兴隆昌盛,人才辈出,往往是由风水师选址布局,或有许多村落的始祖或历代祖先精通风水。
    中华大地上有许多数百年或千年古村落,不但人丁兴旺,而且历来人才鼎盛,这些村落至今生机盎然,是因为先祖谨慎择址布局,符合中国风水学理论所致。这些古村落就是风水学最佳的明证。
    本书介绍了五十多个中国古村落与风水的关系,在多如繁星的古村落中,这只是寥若晨星,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同好有更深入的研究,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展开
精彩书评
    欣闻张教授觉明先生要出版五本大作:《中国名城风水》、《中国名镇风水》、《中国名村风水》、《中国名寺风水》、《中国名墓风水》,真是欣喜万分。读者有福缘读到此书,进而洞悉堪舆天机,不但可以成为一个乐天知命的哲人,更可以助人利己,开拓美好的幸福人生,享受生命的喜宴。祝福本书读者“乘物以游心”,以达理想境界。
        潘祖懿(三元无常派风水大师)
    张觉明大师在《中国名墓风水》一书中,对明、清帝王及近代名人坟墓风水作了详尽分析,读其书才知道坟墓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才知道坟墓的规划营建,实在不可等闲视之。
    李克勤(央视市场研究公司媒介策略研究与应用总经理)
    研究《中国名墓风水》所披露的各个名墓的风水,将有如研读五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并且从中获知帝王祖陵与国事盛衰、人事兴废之关系。士农工商官或可从中悟出生存之道。
        吴婉芬(麦当劳集团《沟通与分享》杂志总编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八章  湖南
    第一节  岳阳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县渭洞山区,这里是一个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溪水淙淙,鸟语花香的山乡盆地,盆地中有一龙形山丘,古建筑群依龙形山之走势,沿渭溪河之流向,绕河环山而建。
    张谷英是始迁祖,据《张氏族谱》(六修)记载:张谷英原籍江西,生于元顺帝至元元年(公元一三三五年),殁于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一四。七年)。据考证,张谷英来渭洞时是居住在笔架山下的石桥冲。现在的张谷英建筑群是张谷英的第六代孙张伏层(字思南)首建的,据《张氏族谱》记载:“明万历中页(叶)八世祖思南公倚龙山之首奠基,创建当大门。”
    张氏始迁祖张谷英原籍江西,官宦出身,知天文地理,也是个风水师。六百多年前,他为了谋生,携一家老小从江西来到湖南,他看到此地四面环山,层峦叠嶂,茂林修竹,流水潺潺,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好地方,便在此安身立命。后来子孙繁衍生息,不断分家立户,便形成了如今这一片楼阁参差、屋脊连片的大屋场。后世子孙便以始迁祖之名,命名他们的住地为张谷英村。
    张谷英大屋又称张谷英村,坐落在山谷盆地。面南的笔架山如护村城门巍峨挺拔,西南的奴曼山如姊妹亭亭玉立,盆地中央形似卧龙的丘陵头向东昂,龙身向西南盘旋,一条山溪进村后顺山势分汊而去。大屋背依龙形山在山溪两岸自东向西南铺陈,由当大门、聚龙湾、王家段、上新屋等十二栋连通的建筑,组成一片绵延不断达二华里的古建筑群。每栋建筑平面图布局相同,均为纵横两组“四进(厅)三井”构成的品字形。四通八达、幽深奇长的巷道像大屋的筋脉,连接着所有的房间,将明初来此创基立业的张谷英的子孙们维系在同一片屋顶下。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古朴而典雅,有“民间故宫”、“天下第一村”之美誉。其建筑绕山环水而建,到处是曲巷通幽,小桥流水;房屋之间环环相扣,栋宇相连,气势恢宏。整个结构严谨,别出心裁。
    张谷英村的选址,四面环山,地势北高而南低,又有渭溪横贯全村,俗称“金带环抱”。村落有山环绕,负阴而抱阳呈围合之势,形成对外封闭,而对内则按长幼划分家支用房。它采取纵向与横向轴线关系,成功地把家族群体凝聚在一起,各家支邻舍之间联成一体。同时,各家支又有独立的生活空间,显得完整而宁静,这是家族的融洽亲和的表征。房屋高密度紧凑布局,尽量节约用地,注重人与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乡土民居“天人合一”具体的表现。
    大屋的选址也很有讲究。不仅四面环山,地势北高南低,而且有渭溪河水贯穿全村,俗称金带环抱,从风水的角度讲是最佳选址。大屋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不能说和它的地形没有关系。环绕在它四周的山峰,丘陵起伏、重峦叠嶂,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大屋不怕天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人祸。六百多年来,由于地形的保护,张谷英村一直没有受到过战争的骚扰。即使抗日战争期间岳阳沦陷,日本侵略者在渭洞一带烧杀掠夺,无恶不作,张谷英大屋也因为隐蔽在山根下,得以再次躲过一劫。
    关于大屋的选址,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话说明朝洪武年间,有三个好朋友结伴从江西来到湖南的渭洞山区,见这里层山环绕、树木青葱、溪水清澈,应该是一个适合耕种、读书的好地方,就决定在这一带安家定居下来。但究竟选哪三块地方好呢?勘探宅基的重任最后落到了三人中一个叫张谷英的人身上,因为只有他才懂风水。经过一番寻访和勘察,谷英公最后选定了三块宅地,分别是“四季发财”、“禄位高升”和“人丁兴旺”。出于礼让,谷英公让其他两个人先选,最后分给他的就是“人丁兴旺”。后来,其他两位的后代据说果然发了大财,做了大官。而张氏家族六百多年来,虽无名卿显宦、巨贾首富,却也人丁兴旺、久盛不衰。岳阳乡间长久以来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渭洞有个张谷英,三十六岁见曾孙。”可以说是张家人丁兴旺的夸张写照。
    龙珠石位于当大门前、龙形山口,直径约三米、高二米,形状酷似一颗珍珠。相传,当年有两条大龙同时争抢这颗珍珠。结果被张谷英大屋后龙形山的真龙抢到,张谷英村因此而人丁兴旺;而另一条长垄山的懒龙没有抢到,结果长垄山就只能用来种地,因为要人们经常给它松动一下皮。
    当大门位于张谷英村龙形山前,也就是龙口上。门前有溪,溪上有两座八字形的石桥,被称为“龙须”。此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一六年),内有大小堂屋和天井各二十四个,住房四百二十二间。大屋的整体形状像一把打开的折扇。设有两道大门,大门门框都由花岗岩石凿制而成。
    上新屋位于龙形山尾。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由张谷英十六世孙绪彬公所建,共有房屋一百七十二间,具有明、清时期古庄园建筑雏形。从外观上看,结构严谨,高墙耸立,从高处俯视,像一个飞机模型。整个房屋以木结构为主,以青砖、花岗岩结构为辅,有六进七井八横堂。堂屋地面全是六寸方砖铺成的各种图案。堂屋两侧、天井回廊相互对称,四通八达。
    百步三桥建于清代嘉庆年间。位于张谷英古建筑群的中部,在不足百步的距离中,依渭溪河水回环曲折之势拱起三座花岗岩石桥,形如弯曲散布的仙网。石桥两岸建筑鳞次栉比,桥下流水潺潺,宛如一幅清新的图画。
    张谷英村几经沧桑,基本上保留了原状。比较完整的门庭有“上新层”、“石大门”、“潘家冲”三栋,三栋门庭各自分东、西、南方向设置,主庭高壁厚檐,围屋层层相因,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规格不等而又相连的每栋门庭都由过厅、会面堂层、祖宗堂屋、后厅等四进及其与厢房、耳房等形成的三个天井组成。
    顺着屋脊望去,张谷英村整个建筑就变成了无数个“井”字。厅堂里廊栉比,天井棋布,工整严谨,格局对称,形式、尺度和粉饰色调都趋于和谐统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技艺。建筑材料以木为主,青砖花岗岩为辅。
    从高处眺望,四面青山围绕着一片屋宇,渭溪河迂回曲折穿村而过,河上大小石桥四十七座。屋宇墙檀相接,参差在溪流之上,形成“溪自阶下淌,门朝水中开”的格局。傍溪而铺的是一条长廊,廊里铺有一条青石板路,沿途通达各门各户,连接每一条巷口,巷道纵横交错,通达每个厅堂共有六十条,最长的巷道有一百五十三米,居民们在此起居可以“天晴不曝晒,雨雪不湿鞋”。檐内,浑圆的梁柱上刻有太极图,屋下镂雕的是精巧的小鹿。窗棂、间壁以及隔屏大多以雕花板相嵌,图案有喜鹊、梅花、猛兽之类,栩栩如生。
    在整个村庄房屋外围和每一间堂屋里,都设计了一个“回”字形的排水设施,冬天堂屋里的排水设施又可做火塘使用,真是一举两得。有赖这种科学的建筑艺术,尽管张谷英村较之周围的地形,地理位置最低,但每年的春秋汛期来临时,却一次也没被水淹过。
    何林福、李望生著《张谷英村》,详述古村的风水布局:
    张谷英村坐落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里,外围有幕阜山余脉的三座小山峰:大峰尖、旭峰尖和笔架尖,像三片大花瓣围合成的一朵莲花,张谷英大屋就在这朵莲花的簇拥之中。村落的东、西、南、北各有四个山坳:梓木坳、桐木坳、佛坳、大当坳,犹如村内四个大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张谷英大屋建筑群落次第分布在内圈的低山、丘陵、盆地之间。中部有龙形山头东尾西逶迤而去,东南有狮形山、象形山镇门守关。龙形山两侧有渭溪河水在山前交汇,张氏先人巧妙地将两溪沟通,构成“玉带环抱”的风水景观。
    张谷英大屋的几大屋场背靠龙形山,“负阴抱阳”、“枕山、环水、面屏”,这些是风水文化选择村址的最佳格局。渭溪水自西而东呈“金城环带”之势绕村而过。出村口有两道水口,分别建有水口塔,地形由内而外,先后有“乌鸦扑地”、“螺蛳吐靥”、“狮象把门”等造型地貌,整个村落地形形成“入行十里观四坳,水流百步过三桥”的风水特色。这种周边环境很符合“天人合一”的基本条件要求。它四面环山,层峦叠嶂,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使整个村落前有护守,后有倚靠,外人必须先越过大墩坳,方能进入其村落。……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风水
第一节  藏风聚气
第二节  村落布局
第三节  村落景观

第二章  江苏
苏州明月湾村

第三章  浙江
第一节  永嘉苍坡村
第二节  永嘉岩头村
第三节  永嘉蓬溪村
第四节  永嘉芙蓉村
第五节  永嘉花坦村
第六节  泰顺库村
第七节  武义俞源村
第八节  武义郭洞村
第九节  宁海前童村
第十节  鄞县走马塘村
第十一节  兰溪诸葛村
第十二节  建德新叶村

第四章  安徽
第一节  黟县西递村
第二节  黟县宏村
第三节  黟县屏山村
第四节  歙县唐模村
第五节  歙县呈坎村
第六节  歙县雄村
第七节  歙县昌溪村
第八节  歙县西溪南村
第九节  绩溪湖村
第十节  绩溪坑口村
第十一节  绩溪冯村
第十二节  绩溪石家村
第十三节  祁门渚口村
第十四节  旌德江村

第五章  江西
第一节  婺源李坑村
第二节  婺源晓起村
第三节  婺源江湾村
第四节  婺源汪口村
第五节  婺源理坑村
第六节  婺源豸峰村
第七节  乐安流坑村
第八节  吉安钓源村
第九节  吉安淡陂村

第六章  湖北
黄陂大余湾村

第七章  福建
第一节  南靖石桥村
第二节  连城培田村

第八章  湖南
第一节  岳阳张谷英村
第二节  江永上甘棠村

第九章  山西
第一节  沁水西文兴村
第二节  介休张壁村
第三节  闻喜裴柏村
第四节  阳城郭峪村

第十章  陕西
韩城党家村

第十一章  北京
门头沟爨底下村

第十二章  广东
第一节  三水大旗头村
第二节  东莞南社村
第三节  中山翠亨村
历史文化名村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