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州,想了解岭南文化,不能不看陈家祠,它坐落在广州西关西门口一带的现代闹市中。一堵深墙,隔绝了喧嚣和烦闷,偶然进入,仿佛夏日里饮下一杯清凉甜茶,味道淡而回味无穷,清透淋漓。陈家祠为广州旅游景点中人气最旺的一处,现在正式名称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其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可谓集广东民间工艺之大成,是广东民俗文化的代表性建筑,1988年,陈家祠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家祠堂的建筑装饰工艺早在20世纪20年代已为国内外建筑专家和学者所重视,当时日本的《岭南纪胜》、德国的《世界建筑艺术》、英国的《中国古代艺术建筑》等书,都给了它很高的赞誉,称之为中国南方建筑的典范。1959年,郭沫若以一位考古学家和文物鉴赏家的慧眼,写诗赞道: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从清乾隆以来,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又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集中了大量的各地商人及商业资本。商业繁荣和人口频繁流动,衍生出大量富裕的小宗族。为了通过应试中举,进入仕途脱离“民籍”,免除赋税、徭役,提高本宗族的社会地位,宗族书院——为本族子弟或合族子弟提供进修和应试的场所相继出现。陈姓在清代是广东最大的姓氏。为体现广东第一大姓和望族的地位,陈姓的乡绅名流——陈昌朝、陈宗询、曾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著名外交官吴川、陈兰彬等48人,在广州组成了建祠公所,联名向全省各地的陈姓宗族发出信函,邀请各地陈姓族人派人到广州商讨修建陈氏书院,筹集资金。另外,他们还许诺,陈家祠的董事职位可以用金钱购买,神龛正座主位的牌位摆放位置与捐款数目挂钩,各地陈姓族人只要交纳一定款项,就可将自己的祖先牌位放人陈家祠内供奉。由于牌位认购踊跃,连海外陈姓华侨也积极响应慷慨解囊,筹建资金很快就筹集起来,并由专人管理。从后来楹联上的“72县”(意为广东72县陈氏家族合建)及供奉的l万多个牌位,可见当时认捐人数之多。
由购置田产到选置材料,陈氏族人对这个合族祠是不惜花费,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大手笔力求最好、最精美。祠堂的建筑设计,聘请的是当时岭南最好的建筑大师黎巨川,并把整体工程承包给他的瑞昌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