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br> 台湾筑城的历史<br> 在古代汉人传统社会中,“城”是军事、政治以及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朝廷对地方统治权的象征。因此,从台湾古城建置的历程中,可以看出清朝政府对于台湾的统治态度不再将台湾视为化外之地,以及汉人势力在台湾的扩张与农业空问上的发展。<br> 台湾“城”的建设,第一阶段始于明朝末年,大约在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问的一百年间。最早是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明朝政府因海盗猖獗,而在澎湖筑了暗澳城;同时期除了明朝所筑的城外,还有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亦在台湾建了许多西方式堡垒作为殖民据点,如在今台南市建热兰遮城(今安平古堡)、普罗民遮城(今赤崁楼)、基隆的圣萨尔瓦多城以及淡水的圣多明哥城(今红毛城)等。清朝的不筑城政策<br>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领清朝水军攻台,郑克壤投降,翌年清廷正式将台湾收入版图。但施琅平台后,清朝却对台湾的弃留有正反两面不同看法,有官员提出“迁其人,弃其地”的主张,甚至连康熙都表示:“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弃之无所损”;所幸施琅力陈:“台湾一地,虽属多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于是,清朝基于海防的需要,不得不将台湾纳入版图。<br> 康熙皇帝虽然将台湾纳入版图,并设府置县,但清政府一方面仍视台湾为化外之地,未将台湾与内地的府县一视同仁;另一方面也对台湾深具戒心,生怕台湾沦为反清势力盘踞之地,在《重修台湾府志》即明确说出:“城垣之设,所以防外患;如必当建城,虽重费何惜?而台湾变乱,率皆自内生,非御外寇比;不但城可以不建,且建城实有所不可也。”故清廷对台湾采取了“不筑城”的政策。<br> 在“不筑城”的政策下,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到康熙四十二年(1703)间,清廷虽然在台湾设了一府三县,但皆未筑城,仅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第二任台湾总兵殷化行为了保护官兵,曾于府治附近筑了一座小型木栅城,唯殷化行所筑的木城,不但规模小,且设施简陋,属于临时性的军事防御工事,不能称为城池。<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