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观前码头:与南浦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30230
  • 作      者:
    罗德胤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在古代,钱塘江和闽江分别是浙江和福建境内的交通命脉,它们之间横亘着仙霞山脉。穿过仙霞山脉而连接钱塘江和闽江的旱路,叫仙霞古道。清初时,为应付福建和台湾军情,清廷完善了仙霞岭的驿路和驿站系统,并将驻军安插于沿途集镇。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仙霞古道的交通状况,也带动了南浦溪航运业的发展。南浦镇和观前村的兴起,正是以“仙霞古道加南浦溪”形成的水陆联运线为背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前言<br>    南浦镇和观前村是因水旱码头转运业而发展起来的商业性聚落。它们都位于福建省最北部的浦城县境内,都坐落在闽江上游的南浦溪畔。南浦镇是浦城县城的城关,观前村在财浦镇南面,两者相距约23公里。<br>    南浦镇和观前村兴起的大背景,是“仙霞古道+南浦溪”形成的水陆联运线。在古代,钱塘江和闽江分别是浙江和福建境内的交通命脉。它们之间横亘着仙霞岭。穿越仙霞岭连接闽江和钱塘江航运的陆路,是仙霞古道。仙霞古道的南端即闽江航运的起点——浦城的南浦镇。它的北端——浙江省江山市的清湖镇,则是钱塘江南源的航运起点。从清湖镇到南浦镇的路程,约有120公里。<br>    闽江上游的南浦溪由北至南贯穿浦城县境。在南浦镇以北,流量不足以开展航运。南浦溪流至南浦镇时,从东侧和南侧兜过南浦镇,并在镇西南方与马莲河汇合。两溪合流,水量大增,适于船只与竹筏航行。南浦镇由此成为集县治与水旱码头双重功能于一身的闽北重镇,也是浙闽赣三省交界地带的一个商品交流中心。<br>    然而,南浦溪具有显著的山区溪流特征,雨季暴涨,旱季回落。一年当中,只有部分时段闽江船只能够到达南浦镇,其他时段只能上行至镇南下游23公里的观前村,在那里将货物卸下,之后或转为旱路,或分批装入载重量较小的竹筏,才能上运至南浦镇。南浦镇和观前码头,共同完成了南浦溪水路和仙霞古道旱路的转运功能。这是仙霞古道南端与北端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我们将“观前码头”列入研究课题的原因。
展开
目录
    总序<br>    第一章 前言<br>    第二章 浦城县·南浦镇<br>    第三章 观前历史<br>    第四章 三山秀丽、二水交流<br>    第五章 水上人家<br>    第六章 工商业者<br>    第七章 农民、无产者<br>    第八章 住宅<br>    第九章 祠堂、庙宇<br>    第十章 码头、桥梁、亭<br>    附录1 同治九年(1870年)《南浦眉山叶氏宗谱》节录<br>    附录2 民国二十年(1931年)《观前张氏宗谱》节录<br>    附录3 观前花儿<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