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永不飘散的风情: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300169
  • 作      者:
    惜珍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代表了我们城市历史上的繁荣,它们是经过历史风云的洗礼而保存下来的,是城市历史文脉的承载者。它们是由一群不同性质的建筑组合而成,具有较为明确的城市空间,并且仍然是现实生活的延续。在那里,有一条源远流长的脉络,海上繁华梦随着这条脉络起起伏伏,忽暗忽明。
展开
作者简介
  惜珍,是朱惜珍的笔名。这个喝着黄浦江水长大的上海女人,生就闲云野鹤般的个性,喜欢浪迹天涯,喜欢我行我素,在人群中独享一份属于自己的孤独。 
    因为迷恋文字,大学里选择的是中文专业,做过记者、编辑等,最后成了一名自由作家;写过不像小说的小说《不说也罢》、《寻找感觉》、《不和谐的和弦》、《我不再认识你》、《拒绝浪漫》、《迷失在丽娃河畔》等。近年来。她开始关注上海的文化名人和城市文化,陆续出版了纪实文学《海上学人——蓑烟雨任平生》,散文集《上海的马路》、《品味老字号》、《上海的记忆——桥》等书籍。 
    上海女人写上海,自然是有别样的韵味,别样的视角。长期积累的丰厚的有关上海的素材融入这位个性独特的女作家散文诗般的感性文字中,具有青花瓷般的质感,而一张张由她亲自拍摄的照片也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美感。
展开
内容介绍
  《永不飘散的风情:上海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一个上海女作家以寻宝者的精神和探索者的眼光描写上海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这些风貌区包括具有30年以上历史并极富时代特征的建筑、建筑群以及各有特色的城市空问。它们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上海的城市与建筑风貌,共同构建起了上海城市建设丰富而多姿的画面。
展开
精彩书摘
  上海本土文化的唯一传承地——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在上海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中,老城厢乃硕果仅存的呈现“本土文化”历史风貌的建筑聚集地。老城厢留存有上海7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痕迹,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上海的传统城市生活面貌和四方杂处的市井百态。这是一片最上海,却越来越不像上海的古老城区。在上海城市化的进程中,老城厢的市井文化是唯一的传承。老上海的石库门、里弄房在这里放眼皆是,目前最具老上海情结的市民在这里世代扎根。老城厢风貌保护区主要由人民路、中华路两条环状道路围合而成,区内街道交错密布,巷弄蜿蜒曲折,建筑类型众多,为典型的传统城市格局,也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一处以上海传统地域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老城厢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风貌。这里是上海的腹地,也是上海人最早开辟的生存空间。战国时期,上海地区为吴越分疆处,楚灭吴和越后,匕海地区是楚公子春申君黄歇的封地。秦始皇统一中国,上海属会稽郡。唐天宝十年(751)正式置华亭县,县治即今松江,这是上海地区设县之始。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分华亭东境立上海县,今老城厢就是县治所在地,并成为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后,这里成为元、明、清三代富豪之家聚集的场所,曾经商船如织、繁荣兴盛。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中国沿海倭寇严重,仅当年上半年倭寇三次袭扰上海县城,因此,在1553年时三个月内上海县城就建成了环城墙,城墙内称“城”,城墙外热闹处称“厢”,这便是“老城厢”的由来。老城厢的城郭位置介于今黄浦区中华路与人民路俗称环城圆路的两条互相连接的柏油马路之间。这路的前身是环绕老上海县城墙外围的一条护城河,串起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公交11路(双环)环行在这一地块,今天偌大的一座国际化都市就是在这面积仅区区2.2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发展衍化而来的。那8座不复存在的城门,化作了11路站牌上的8个站名。
  老城厢的街巷路名是有着书卷气的:梦花街、松雪街、吾园街、望云路、紫华路、昼锦路等,不经意间就昭示着岁月的风霜,念起来也是韵味十足的。老建筑、老街区、老街巷、老弄堂、老路名、老地段、老场所、老环境,都是老城厢内具有本土结构和肌理的特征,反映了地域特有的环境风貌——这些都是老城厢的支撑。换言之,老城厢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风貌特征等都留存在这些具有悠长年代的有价值的老环境里,融汇在久居此地的平民百姓的寻常生活中。失去了这些,老城厢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在上海的地图中抹掉。同时作为大上海市区发展之根的老城厢也将会被连根铲除,不复存在。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老城厢目前还保留着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遗产,形成了老城厢所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风貌。
  从泽国演变而来的城厢格局
  上海在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批准建县,当时上海镇只有几条街,东南隅居住的多以航海为生的船户,为了便利,不赞成筑城,官府因库藏空虚,无法筹集经费,就此耽搁。经过漫长的261年,一直到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由于居民大增,经济繁荣,加上倭寇常侵袭县治,烧毁民房,人死无数,因此,在三个月内就将城墙建成。从此,将城墙内及城墙外围热闹处统称为老城厢。
  明清时代,上海依托黄浦江的优势,内外贸易不断发展。清代中期,上海十六浦一带就成为万商云集、贸易兴盛之地。1553年,上海城厢人民为抵抗倭寇,筑起了城墙,并沿墙掘护城河,防止倭寇的骚扰,城墙内外统称为老城厢。城内河浜交叉,水流纵横,与护城河沟通,水门与黄浦江相连,素有“有舟无车泽国”之称。河浜两岸有南北、东西走向的街巷,浜上有众多桥梁。城墙给人带来安全感,一些达官贵人纷纷迁入城内居住,带动了老城厢经济文化的繁荣。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上海北城出现“租界”,城厢内外大批富户纷纷迁往租界,往返城厢与租界人流量剧增,城墙已成为城厢经济发展的阻碍。1912—1914年(民国初年)城墙被拆除,护城河被填没,干支浜道先后填筑为马路,主要浜身成为交通干道,并构筑环城圆路,建成北半圈850丈的民国路,即今人民路,南半圈800余丈的中华路,并由其围合而成现今的上海老城厢地区。
  老城厢最初的骨架以东(今大东门)西(今老西门)为轴线,以县衙门(今县左街、县后街一带)为中心,东建文庙(原在小东门聚奎街,后迁小西门),西设武庙(即关帝庙),大体定下城市规模。以后由东而西,由北而南扩展,逐步形成了现在老城厢所特有的城市格局——“中华门一人民路环路”以及豫园、老西门商业区。
  由于老城厢的道路网络主要以昔日一些旧河浜填浜筑路而成,其尺度宜人,蜿蜒曲折的街道成为老城厢所特有的、有别于上海中心城其他地区的独特的城市风貌。路网密度大、路幅狭窄是老城厢街巷空间系统所呈现出的特点。老城厢道路有300多条,道路密度居上海市之冠。老城厢的道路网错综复杂,但其许多道路路名都有一定的来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城厢的历史、人文气息。
  老城厢的建筑风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国特色建筑,大多是20世纪中期以前未受西方影响的中国传统历史建筑,殿宇巍峨、飞檐翘角,展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如豫园、文庙等建筑。另一类为中西合璧式的建筑,拥有欧式山花和柱式等西方建筑元素与建筑符号。由中国传统建筑演变而来的历史建筑,主要为20世纪20年代后期以后建成的里弄建筑、砖木结构的连排式房屋。房屋排列吸取了欧洲联立式住宅形式,建筑间距狭小,建筑密度高,呈现典型的里弄空间特征。它们由不同的线型空间连接成网络,形成对内交通灵活、四通八达、层次清晰,对外由总弄与马路相连的街巷空间,而每一建筑单体则脱胎于传统的四合院、三合院住宅,如龙门村、集贤村、方浜路沿街建筑等。
  在纵横交错的街巷内,依旧残存着不少年代久远的历史遗迹,它们散落在老城厢的小巷深处,混杂在喧嚣的街市中,被日常的炊烟慢漫地侵蚀着,默默地湮没在人间烟火中。漫步其间,你会发现,一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弄堂里,往往会藏着一座深宅大院,让人惊艳。
  本土特色的老上海高档住宅区——乔家路
  老城厢东南部的乔家路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路,然而,这却是至今依旧较为完整地保存着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生活街区格局和建筑群的一条老街,这在上海是绝无仅有的。
  乔家路在明清时期是一条河浜,因明末名将乔一琦世代居此,浜因乔家而得名,称乔家浜,河两岸是名门望族的深宅大院,河道旁还有寺庙、善堂、衙门、商号等。辛亥革命后填浜筑路,改为现名。在明清时代直至民国初年,这一带曾是具有本土特色的老上海“高档住宅区”、名人聚集地。在这条老街上,有明清建筑,也有洋房、石库门、新式里弄,以及酒坊、南货店、糕团店、布店、米行、铜匠铺等商铺建筑。如今那些建筑上的雕花、门楣已成了岁月的皱纹,诉说着曾经的生活点滴。踏过那些苍苔小路,一定要小心翼翼,否则不经意就会踩到一串故事。
  乔家路与巡道街相交处的乔家路77号,曾是老城厢大名鼎鼎的沙船世家、清代船王郁松年(1800-1866)在150年前造的宜稼堂。家资巨万的郁松年(号泰峰)于咸丰五年,把上海县南半城加固修葺并加高3尺,因此,人称“郁半城”。郁泰峰老宅始建于清道光初年,为“三进九庭心”式的创新建制。其宅坐北朝南,坐落于乔家浜北岸,前为一排六开间上下两层的大门楼,底层中间两大间为出入通道,称“墙门间”,内置“肃静”、“回避”硬牌。墙门间楼上并排六大间,为灯楼,每间有6扇花格明亮窗,中间都挂一盏大红灯笼。入夜,六灯齐放,将楼前的乔家浜水映得通红。穿过墙门间,便是沿门,其木制的门槛特高,人们进出需将上层木槛卸下,才能跨槛而进出。门后为第一进,东西为两层楼厢房。当年东厢房为郁泰峰的外书房,内悬“肆雅书庐”匾额。厢楼北正中为宽大高爽的正方形大厅,厅中4根柱子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大厅屏门上方的横枋上雕有立体感很强的戏文图案,正中雕有镂空花纹,嵌有八卦图案。此处原悬有一块“田耕堂”匾额。正梁上原悬有一个金色蟠龙龛,龛内珍藏着清咸丰皇帝赐封郁泰峰为“从二品顶戴”的圣旨。此龛正对面原悬有一块钦赐“功襄保赤”匾额。大厅后面为第二进内宅,其格局呈五开间带东西两层楼厢房。
展开
目录
上海本土文化的唯一传承地——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海派文化的史诗巨墙——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近代与现代的缩影——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
低调的华丽——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花园弄堂博物馆——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飘散的法国风情——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第一花园马路——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幽幽绿荫里的乡村别墅——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的古董——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
犹太人的“诺亚方舟”——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
现代史和现代文学史的展示长廊——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大上海计划”的遗物——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