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春节的历史演变
(一)上古春节雏形:岁终大祭与新年祈谷之礼
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中国农业生活的发展方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奠定,农业中国的岁时节日,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人们丰收之后的祭献与庆祝自然成为年度周期的界标。
上古社会人们是从神性的角度理解日常时间进程,伴随着四季岁时生活的是岁时祭祀活动,人们利用各种季节祭祀仪式中断日常生活,以实现与天神地人鬼的沟通。岁末年初的冬春时节尤受关注。
传统的大型岁时祭祀仪式常常在这一特定的时节举行。所谓祭祀,依照《说文》的解释是以手持肉奉献给神灵。以食物奉献神灵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基本方式,中国人认为以上等的或时令食品献给神灵,就如人间以佳肴招待贵客一样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赤诚。上古春节的岁时活动主要就是祭祀诸神与祈求谷物丰收。
岁终大祭是岁末对天地人间诸神的一次总结性的隆重祭祀。在《礼记》中我们看到年终大祭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饮(zhēnɡ)”,即宗庙祭祀大礼,同时要祭祀日月星辰、公共社神、门闾之神及门、户、中(liù)、灶、行等日常五祀。时间在夏历十月,这是周历一年的最后一月,所以大祭诸神。一是大蜡之祭。年终的大蜡之祭,在夏朝称为嘉平,在殷商称为清祀,周朝始称大蜡,祭祀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zhuó)、禽兽、坊、水庸等八神。这八神大都与农事活动有关,据前人考证先啬是神农,司啬是后稷,百种为百谷神,农为田神,邮表为井田道路间的界亭神,禽兽为猫虎神,坊为堤防神,水庸为沟渠神等。迎猫是为了让它吃田鼠,迎虎是为了让它赶走田里的野猪,以保证农作物的丰收。
在祭祀坊与水庸时要念一段祝词:“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段祝词有着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这种命令与祈求混杂的语气,生动地反映出古人对待神灵的态度,人们祈求神灵在新的年份里管束好水土、昆虫、草木,让它们各安其位,以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祸害。大蜡的时间在夏历十二月,是岁末对有关农事诸神的一次总祭,所谓“合聚万物”,而总祭诸神。大蜡之祭充分体现了古人对农事的重视。
再说说元日天子“祈谷”之礼。天子在立春之日要到东郊迎气。立春日,周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乘青色的车马,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然后在本月选择一个吉利的天干日,如上辛日,举行郊祀祭天,祈谷于上帝。郊天之后,周天子还选择一吉利的地支日,如亥日,举行农耕仪式。天子亲自带着耒耜等农具,在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的簇拥下,进入田间进行象征性的耕作,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躬耕帝籍”,即周王亲自为天帝到祭田劳动,兼之为本年农事丰收祈祷。这种正月立春后郊祀祈求丰年的仪式,成为历代王朝的政治大事。为了郊外祭祀的方便,帝王还要修筑郊天的圜丘。这种年节祈谷仪式成为后代王朝遵循的新
年典礼。隋朝卢思道《驾出圜丘》诗描写了当时郊天的情形:
开年简时日,上辛称天吉。平晓禁门开,隐隐乘舆出。乘舆出九重,金根御六龙。章移千乘动,旆举百神从。黄麾引朱节,灵鼓应华钟。神歌已相续,神光复相烛。风中飏紫烟,坛上埋苍玉。
唐宋依然以正月上辛日作为举行祈谷仪式的时间。明清在南郊建筑天坛,作为帝王祭天的专门场所,冬至圜丘郊天、正月祈谷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天坛内有南北二坛,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祈谷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原称大飨殿),明清帝王正月上辛到天坛祈年殿祭祀上帝,为民祈谷。
上古社会膜拜自然,岁时信仰中体现着人们对神秘自然的礼敬。春节虽然还没有作为正式名称出现,但其岁时年节的意义已经形成,人们将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作为具有特殊神性意义的时段,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
(二)中古春节:朝会与拜贺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的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依从自然月令的时间习惯逐渐改变,岁时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受到关注。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将岁首之月确定在建寅之月(即夏历正月),此后历代相沿。这样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岁首新年与新春同时庆贺。秦朝的十月新年在汉朝称为“秦岁首”,其庆贺礼仪活动也保存下习毛_。《荆楚岁时记》中仍有南朝时二秦岁首”吃黍米肉羹的记载,再到后世,演变为“寒衣节”。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月岁首是王家定历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它与原始宗教的腊祭在时间上有所区别,但十分接近,传统的部族生活以腊祭的第二天为“初岁”,人们以“一会饮食”的方式庆贺。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皇帝正月清早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同时百官也得到新年宴饮的赐赠,这时礼乐齐鸣,百戏腾跃,鱼龙曼延,一片欢乐景象。除非遭遇特大灾患,正旦朝会年年举行。有时新年朝会也会因为帝王的爱好有小小的不同。如在儒家经学盛行的东汉,讲经论学成为社会时尚,在正旦朝会之后,有时插入一个有趣的节目,那就是辩论经术。汉光武帝刘秀在朝贺之后,让群臣能说经者互相辩难,如果该人学理不通,就要将其坐席让给通达之士,侍中戴凭以其深厚的经学功力夺得五十余席于坐下。当时京师盛传:“解经不穷戴侍中。”(《后汉书?戴凭传》)这样的朝会对于混迹官场不学无术的官员来说,可就成了难过的“年关”。当然,这样的朝会在历史上并不多见,正旦朝会更多显示的是歌舞升平以及君恩臣义的融洽景象。
在朝廷的影响下,王者岁首逐渐成为民俗大节,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寔(shi)《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首先,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是汉代正日礼仪的主要内容。在正日前的三天,家长与执事都要斋戒。正日是祭祀日,在家长、执事敬酒请神之后,全家无论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于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怀着喜悦的心情依次向家长敬酒致贺。“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为家长祝岁祈寿是自古的年节传统,《诗经?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的岁末饮酒祝福即是此义。岁首的酒品是敬神之酒,具有通灵的特殊效用,它能辟邪祛恶、益寿延年。其次,拜贺宗亲乡党。正日家庭祭祀庆祝仪式之后,人们走出家门,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利用年节时机,沟通自己与亲族、邻里的关系。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
岁首卜年,是汉朝正旦的主要节俗之一。汉代人在正月旦预测一年水旱年成丰歉。《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正月旦是与冬至、腊明日、立春并重的四种岁时序列的开始日,它是重要的年度吉凶预测日。正月旦观测风向:风从南方来,大旱;风从西南来,小旱;风从西,方来,有兵事发生;风从西北来,胡豆熟,有少量雨水,兵事促动;风从北方来,有中等年成;风从东方来,有大水;风从东南来,人民有瘟疫疾病发生,年成也很坏。还有看云的颜色,占卜种植所宜。另外有一种从正月旦至正月初七观测雨水以卜年成的习俗,从正月初一开始,一日雨,民有一升之食,二日雨民有二升之食,数至七日,最高有七升之食。魏晋时期根据正月初一至初七天气阴晴占卜六畜与人口情况的习俗,大概与此相关。还有岁首听声预测未来年成的习俗。“是日光明,听都邑人民之声”,声合宫,则为好年,吉利;商音,就有兵事;徵音,有旱灾;羽音,水灾;角音,则为恶年。据五音占卜年成,是一种与五行属性相关的神秘的巫术信仰。近代民俗社会中;新年还有听人说话,预测人事未来的习俗;称为“听谶”。
汉朝岁首家庭聚餐中,有一道特殊的菜肴,那就是菟髌’(兔子的髌骨),“食得菟髌者日幸”。得幸者,是好兆头,如后世得彩头,令人吉利。还有一说,吃到菟髌者,令人面部不会像菟髌那样难看,得到菟髌就意味着自己不会有这一疾患。髌是膝盖骨,为何得菟髌就能吉利,在秦汉有一颇有深意的解释:古代有一种髌刑,对于钻墙打洞、入室盗窃者,处以髌刑,即去掉犯人的膝盖骨。秦朝残暴,滥施刑罚,“烹俎车裂,黔首穷愁”,所以人们吃到菟髌,就认为自己得到“佳瑞”,说这样就可免除自己遭受髌刑的厄运(《风俗通义》佚文)。菟髌给人带来幸运,这可能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正旦食用它,并赋予它以新的民俗解释,这是秦汉民俗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称为元正、元日、元会。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由于典籍缺载,对于魏时元会大礼,只能知道概略情形。魏司空王朗奏事说到岁首朝贺:“故事,正月朔,贺。殿下设两百华灯,对于二阶之间。端门设庭燎火炬,端门外设五尺、三尺灯。月照星明,虽夜犹昼矣。”(《宋书?礼一》)在华灯之下,岁首朝贺之仪,想必美轮美奂。曹植《元会》诗给我们描绘了当日的热闹:“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黼黻(fǔ fú)玄黄。珍膳杂*(tà),充溢圆方。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载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穿着干净漂亮的衣裳,享受着珍奇的美味,徘徊在装饰华丽的殿堂之上,希望这种快乐永远,祝福尊辈万寿无疆。晋朝武帝时对元会朝仪进行了重新修订,如傅玄《元会赋》所云:“考夏后之遗训,综殷周之典艺,采秦汉之旧仪,定元正之嘉会。”正月一日前晚,宫廷官员坐于端门外,大乐鼓吹等仪仗设于殿前。“夜漏未尽十刻,群臣集到,庭燎起火。上贺谒报,又贺皇后。”夜漏未尽五刻,群臣入殿堂各就位,“皇帝出,钟鼓作,百官皆拜伏”。皇帝坐定,群臣起身,然后依次朝贺,直到天明时分,皇帝分若干阶段接受藩王、使者、百官的恭贺,百官伏称万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