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399357
  • 作      者:
    梁景和著
  • 出 版 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梁景和,历史学博士、博士后。l956年7月生,祖籍山东蓬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龚书铎先生、李侃先生、林增平先生、耿云志先生。主要从事社会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等,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代表作有《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论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女性文化》杂志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理事、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所谓陋俗文化是指特定时期内体现于风俗惯制上的并为传统人伦文化所认同的文化糟粕。它包括两方面的旨意:一是陋俗所反映的传统人伦文化观念中的糟粕;一是传统人伦文化观念糟粕所铸成的陋俗。两者是统一体中本质和现象的反映。陋俗文化与传统人伦文化不同,传统人伦文化不必非得具备陋俗现象不可,但陋俗文化却必须具备它;陋俗文化又与陋俗不同,陋俗不必非得被传统人伦文化认同,但陋俗文化都必须被其认同。这就是陋俗文化与传统人伦文化及陋俗之间的异同点。《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修订本)》从婚姻、家庭、女性、性伦的视角探索了近代中国陋俗文化的演变大势,进而反映了人类精神进化的一个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化是人类智慧创造的,使人的身心在一定层次和维度上得到满足和发展,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得到方向性转换,社会形态得到实质性变革的一种功能性模式。<br>    在这个文化界定里反映了我对文化基本特征的看法。其一,肯定文化是人类智慧的创造物,而排除了非人类智慧的创造物,在人类还不能断定是否存在非人类智慧的创造物之前,文化只是人类自身创造的产物。其二,文化是一种模式,具有一种静态的特质。这种模式不仅仅是显形的,实际上它有显形的物化形态和非显形的非物化形态这样两种表现形式。显形的物化形态易于理解,每个具体事物都存在显形的物化形态的模式。而非显形的非物化形态的文化模式亦存在。诸如政治学上的社会制度、哲学上的学说体系、伦理学上爱憎的评价、文学上人物的褒贬、工艺学上作品创作的构思、机械学上机器制造的设计等等均属于非显形的非物化形态的文化模式。其三,文化模式具有功能性,这种文化功能可以产生一种动态的功效特质,这种功效主要体现于对人本身、对人际关系及人与自然关系、对社会形态的直接作用上。其中人的身心满足包含本能与审美,即灵与肉的满足,人的身心发展包含智能与体能的发展。而这种满足与发展又具备不同的层次和维度。所谓层次是现世的对衣食住行乐等各类要求的不同标准和不同感受。所谓维度是指对诸如宗教、气功等神秘文化的超时空及其非阳世的认同。文化对人际关系起着变换的作用,这种变换有着多路向的方向性特点,诸如和谐、冲突、融洽、对立、协调、敌视等。文化对社会形态起转化和变革的作用,使社会形态中的经济、政治及其制度的内容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在此应再一次强调,每一种具体的文化界定,都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对各种文化界定的一定程度的认同,均能对我们更科学的理解文化有所启示。同时要承认,仅就人类思维能力和语言的局限而言,任何文化界定都不能避免它自身存在的某些缺憾。
展开
目录
龚书铎序<br>首论卷<br>一、文化的界定及文化的精华与糟粕<br>(一)文化类型说<br>(二)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基本特征<br>二、近代陋俗文化嬗变要略<br>(一)近代陋俗文化变革的历史条件<br>(二)近代陋俗文化演变述略<br><br>婚姻卷<br>一、中国传统婚姻陋俗<br>(一)传统婚姻陋俗的特征<br>(二)传统婚姻陋俗的历史地位<br>二、太平天国的婚姻形态<br>(一)太平天国内部的婚姻状态<br>(二)太平天国婚姻状况的特征<br>(三)太平天国婚姻制度透视<br>三、维新“前识者”的婚姻观<br>(一)走世界国人的婚俗视野<br>(二)西方近代婚姻观及婚俗对维新派的影响<br>(三)维新派的婚姻观<br>(四)戊戌觉醒的女性与康有为的“大同”婚姻理想<br>四、清末民初婚俗的演变<br>(一)清末民初与维新时期婚姻变革之比照<br>(二)对婚姻陋俗的系统批判<br>(三)近代文明的婚姻观<br>(四)婚俗的演变<br>(五)婚俗变革的不平衡性<br>五、五四时期婚姻文化的变革<br>(一)婚姻变革的新时代<br>(二)五四婚姻观的特征<br>(三)婚俗变革的高潮<br>(四)婚姻变革的局限<br><br>家庭卷<br>一、传统家族文化的特征<br>(一)家族、宗族与家庭<br>(二)家族文化的表象特征<br>(三)家族文化的本质特征<br>二、清末“家庭革命”论<br>(一)“家庭革命”的口号<br>(二)对家族制度的批判<br>(三)“家庭革命”的重要内容<br>(四)清末“毁家”说<br>三、民初至五四时期的“家庭改制”观<br>(一)“家庭改制”与国家进步<br>(二)“家庭改制”的主张<br>(三)“家庭改制”与西方近代文明<br>(四)“家庭改制”的理论与实践<br>四、“生育节制”思潮<br>(一)中外传统的“节育”理论-<br>(二)“节育”思潮中的两大主题<br>(三)关于“节育”的大论战<br>(四)“节育”的实施及其思想障碍<br>五、丧礼的改革<br>(一)丧礼与传统文化<br>(二)太平天国丧礼变革述略<br>(三)五四时期对丧葬礼俗的批判<br>(四)新式丧礼观<br>(五)丧葬礼俗的变革<br><br>妇女卷<br>一、近代女性陋俗文化观的变革<br>(一)女性新文化观的诞生<br>(二)女性的心灵解放<br>二、“不缠足”始末<br>(一)缠足起源及其“流为种习<br>(二)近代以前的禁缠足<br>(三)19世纪下半叶的禁缠足运动<br>(四)20世纪最初20年的禁缠足运动<br>三、女学的演变<br>(一)近代的最初女学<br>(二)近代女学的发端<br>(三)近代女学的发展<br>(四)五四时期的女学<br>四、妇女的参政运动<br>(一)“内言不出于阃<br>(二)女子参政的第一次高潮<br>(三)女子参政的第二次高潮<br>五、女性陋俗文化嬗变的特征<br>(一)整体运动与个体运动的相互依存<br>(二)男女两性的历史作用<br><br>“性伦”卷<br>一、“男女社交公开”思潮<br>(一)“男女之大防<br>(二)新时代的男女社交观<br>(三)关于“男女社交公开”的大论战<br>(四)迈出社交自由的第一步<br>二、“贞操观”批判<br>(一)“贞操观”的历史演变<br>(二)五四思想界对“贞操观”的批判<br>(三)“贞操”习俗的变革及其局限<br>三、“性教育”论<br>(一)传统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性教育<br>(二)五四时期的“性教育”思潮<br><br>结论卷<br>一、陋俗文化的嬗变与人的精神进化<br>(一)人类精神的第一次解放<br>(二)传统人伦文化的衰替<br>(三)人类精神的再次解放<br>(四)陋俗文化的变革与人的精神进化<br>二、近代陋俗文化变革的局限及其规律<br>(一)阻碍陋俗文化变革的因由<br>(二)近代陋俗文化变革的规律及其启示<br><br>附录卷<br>一、20世纪初年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br>二、重视研究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br>三、论五四时期的“性伦”文化<br>四、五四时期的“废婚主义<br>五、五四时期的“解放尼姑”与广州废娼大游行<br>六、太平天国时期社会风气的改造<br>七、近代国人眼中的外国风俗<br>八、《延年会叙》与改造社会习俗<br>九、《绣像小说》与民间迷信习俗批判<br>十、资产阶级上层集团与民初社会习俗的改造<br>主要参考、引征书目<br>后记<br>再版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