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古玩总述
四 古玩之购买
今日社会之普通心理,以购买古玩为难事,以走人古玩铺为畏途,此诚误解古玩商,以为古玩商尽系说谎骗人也。此实最大之错误,不可不解明者。盖古玩商最重信义,已于前节说明。如果购主不重信义,则古玩商不能辞其咎矣。昔时外官之一切京中应酬,全由古玩商代办,非特价值不争,即原物亦不能亲见,如不信义,能有人托办乎?即今日讲求古玩者,其价值亦为古玩商之所求是应,并不与之争讲。盖古玩之价值有定,古玩商之取利亦有定。如果暴利出售,必为同行所不齿,同行所不乐予合作,是自掘其坟墓,古玩商绝不为也。且收买古玩者均为上层社会之人士,其友朋中明白古玩者必多。设某商以价值百元之物,索价二百,经友朋告知后,下次绝不受其欺骗。是虽有一百之便宜,杜绝此后之交易,商人虽愚亦不为也。设售价八十元,则友朋共认为便宜,非特此购主仍能维持续购,即此购主之友朋,亦必托转介绍,求予交易,是骗人与诚实之利弊,古玩商久已知之最详,又何必骗人自取覆败也!惟商人之所骗者,假充内行,自作聪明,及不诚实之购主。设购买时声明并非内行,不明真假与优劣,古玩商绝不欺骗;设假充内行,自作聪明,古玩商不负欺骗之罪也。且古玩商最忌还价及购主承认其说谎。如某物索价百元,尽可取去赏玩,俟索款时谓暂欠二十元先付八十元则可。如必还价八十元,则商人绝不出售,盖忌讳说谎也。普通之古玩交易为加赚,即某商以百元购进某物,以原值通知购主,请求加钱若干,以最高者为得主,此最通行之事也。古玩商最忌还价。比如某物公值百元,而购者必还价八十元,则此后之百元价货必索价百二十元,留为还价之余地,即同行知其谎骗,亦因其购主之不诚实而曲宥之。故购买古玩以不充内行,不知为不知,任商人索价不还价为最便宜方法,否则吃亏受骗,亦无人原谅,不可不知者。
展开
——胡锦涛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温家宝
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包括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多个方面。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 “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研读哲学经典,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通过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总之,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