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周紹良清墨谈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0478123
  • 作      者:
    周绍良著
  • 出 版 社 :
    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周绍良(1917-2005),安徽省东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他出身世家,家学渊源。早年师从唐立庵、谢国桢、陈坷一诸先生。一九四五年入古籍刊行社,后转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长期从事图书编辑工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出任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首任馆长。曾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会长。又曾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文化部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著作有《敦煌变文汇录》、《敦煌写本坛经原本》、《绍良丛稿》、《红楼梦论文集》、《唐传奇笺证》、《唐才子传笺证》、《清代名墨谈丛》、《曹素功制墨世家》、《蓄墨小言》、《清墨谈丛》、《百喻经今译》,合著的有《唐代墓志汇编》、《红楼梦书录》等。其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尤其是在佛学、红学、敦煌学、唐史研究及古文献学等方面,更是造诣很深,独树一帜,影响远播海内外;其于清墨的收藏与研究,更堪称当代之大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周绍良清墨谈丛(套装上下册)》:周绍良先生是学术大家,也是收藏大家,而且是善于把收藏与研究结合起来的成果卓著的大家。周先生的学术研究,徜徉于中国古典文学、佛学、古文献学、红学、敦煌学等诸多领域且颇有造诣。他勤于著述,出版专著二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独树一帜,影响甚大。先生亦以收藏闻名于世,他有着独特的收藏视角,多着眼于藏品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未走一般正宗正统的“古物”、“古董”收藏的路子。周先生搜求的许多藏品,当时似乎并不怎么名贵,但到今天,亦为难得的珍品,使人不能不佩服其目光的敏锐。在学术研究上,周先生继承和发展了乾嘉学派的研究方法,注重考据,这就使他把收藏与做学问结合了起来,做到寓学于藏。丰富的收藏品往往成为他学术研究的对象,因了研究的深入又致力于进一步的收藏,学与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例如,《红楼梦》的各种版本的收藏与研究,古籍善本的收藏与研究,清墨的收藏与研究等等,俱成就斐然,为世称道。
展开
精彩书摘
    紫阳山在徽城南五里……先君子故家婺源,少而学于郡学,因往游而乐之。既来闽中,思之独<br>    不置,故常以紫阳书堂者刻其印章,盖其意末当一日忘归也。朱熹具体说明他祖居不是紫阳山,只是由于他父亲未曾一日忘归而刻了紫阳书堂的印章而已。但据邢侗《墨谭》载:<br>    吾乡孟大中丞好藏书墨,一日一朝露,便为里儿攘取殆尽。闻有一挺为新安朱紫阳先生款,是赵宋时物,不审作何色象。计今不为村舍女儿画眉,则为塾师小童涂鸦,千年尤物,类至失职,何但中郎灶下桐焦!<br>    则紫阳朱氏,朱熹时已有墨,不过这条记载的可靠性仍属可疑,因邢氏亦得之传闻而未见实物也。<br>    种榆书屋尚未考出,既然能嘱吴舜华代他精造墨,估计在当时社会上是有地位的人物。<br>    吴舜华是乾隆年间名墨工,其所制之品传世非一,所具款无一笏称督造者,种榆书屋一墨题识如此,亦为仅见。<br>    按《鉴古斋墨薮》载张书勋《题汪<氏墨薮>》:<br>    歙墨多名家,汪氏尤杰出。黄山千尺松,捣作隃糜质。轻烟细若雾,奇光黝如漆。上追唐李<br>    奚,父子相继述一原注:汪君近圣始得制墨法,令嗣维高继之,曾奉诏供奉内廷三载。珍重<br>    遍艺林,声华达帝室。三年供奉久,宝函光瑟瑟。惜乎未识面,一叩龙宾术。近与吴君交,妙制颇能悉(原注:吴君谓舜华)。携来《墨薮》篇,题咏烂盈帙。吴君亦良工,称美讵有溢,余<br>    虽不善书,临池恒永日。东轩拂松影(原注:舜华为余造墨,名东轩松影,棐几元元云霱。 <br>    ……
展开
目录
序言<br>高山仰止——忆我的父亲周绍良<br>书影墨香——忆先父周绍良先生<br>白序<br>甲 制墨家墨<br>二画<br>一 丁兴茂墨 心一氏<br>二 丁孚吉墨<br>三画<br>三 马元墨<br>四 马兰铎墨<br>五 三永堂墨三友氏<br>六 上海董恒昌墨润卿氏<br>四画<br>七 王丽文漱芳斋墨<br>八 王俊卿浣香斋墨 <br>九 王晋卿留素斋墨 <br>一○ 王吉人留素斋墨亦若氏<br>一一 王尧章墨<br>一二 王竹屿墨<br>一三 王四知堂墨钦邻氏<br>一四 方密庵茹古斋墨君任氏<br>一五 方密庵玄孙竹溪道古斋墨<br>一六 八方振鲁文璧斋墨<br>一七 文华斋墨济美氏<br>一八 文元斋墨景渠氏<br>一九 文汉斋墨<br>二○ 文郁氏墨<br>二一 允升氏墨<br>二二 长沙雷晋昌墨西园氏<br>三二 中州协全敬墨、中州立本堂墨公一氏<br><br>五画<br>二四 石爱文墨少云氏<br>二五 叶向荣青藜斋墨大千氏允登氏<br>二六 叶玄一元一卿苍苍室墨叶容五<br>二七 叶元英苍苍室墨<br>二八 一叶一苍苍室墨恒余氏<br>二九 叶公侣知白斋墨<br>三○ 叶拱晖文瑞斋墨靖公氏<br>三一 叶春茂、程圣章墨<br>三一 一叶一葵墨<br>三二 宁静斋墨<br>三四 四香堂墨<br><br>六画<br>三五 刘成章复古斋墨<br>三六 刘正昌双龙堂墨<br>三七 刘正昌墨<br>三八 朱永建墨<br>三九 朱一涵考古斋墨<br>四○ 朱文庵墨<br>四一 江正墨<br>四二 江乾大正立斋墨直方氏<br>四三 江希古贮月斋墨<br>四四 许受益墨<br>四五 许圣可述古斋墨<br>四六 老文照墨吞兀氏<br>四七 自强斋墨<br>四八 如金阁墨<br>四九 会文斋墨<br>五○ 华和致记墨有章氏<br>五一 同元堂药墨<br><br>七画<br>五二 张君才墨<br>五三 张四维墨<br>五四 张文元墨<br>五五 张开文苍佩室墨<br>五六 吴叔大玄粟斋墨<br>五七 吴天章暗然室墨<br>五八 吴玉成墨上林氏<br>五九 吴尹友澄碧斋墨 尹友氏吴吴生<br>六○ 吴舜华墨(一)<br>六一 吴舜华墨(二)<br>六二 吴舜华墨(三)<br>六三 吴太占墨<br>六四 吴守默延绿斋墨<br>六五 吴胜友墨<br>六六 吴效珪墨惟志氏<br>六七 吴玉山砚云斋墨方升氏<br>六八 吴方升墨<br>六九 吴列武墨<br>七○ 吴文昭墨 元一氏汉珍氏<br>七一 吴文照墨天元氏<br>七二 吴焕文墨<br>七三 吴开泰墨<br>七四 何岩友师古斋墨<br>七五 余子上、余福从荫桂堂墨圣符氏<br>允公氏中和氏余春舫旭亭氏<br>七六 余丹木墨<br>七七 余有元墨乾方氏<br>七八 余化龙墨<br>七九 汪岂凡还古斋墨<br>八○ 汪孟章蕴华斋墨<br>八一 汪和倩墨<br>八二 汪道明墨<br>八三 汪胥原墨<br>八四 汪允卿苍玉斋墨允卿氏<br>八五 汪西亭气华斋墨<br>八六 汪商玉墨<br>八七 汪次侯复古斋墨晋仪氏<br>八八 汪时茂守玄室墨 天一氏与行氏<br>八九 汪乾章守玄室墨天一氏<br>九○ 汪乾章浑璞斋墨<br>九一 汪启茂墨<br>九二 汪天毓墨<br>九三 汪蒹寓、汪斗山韫文堂墨<br>九四 汪斗山荆记墨<br>九五 汪近圣鉴古斋墨(一)<br>九六 汪近圣鉴古斋墨(二) 尔臧氏<br>九七 汪近圣鉴古斋墨(三) 汪维高<br>九八 汪近圣鉴古斋墨(四) 汪丹山<br>九九 汪炳宇鉴古斋墨<br>一○○ 汪近圣六世孙同贤、七世孙应三墨<br>一○一 汪进圣、汪继章、汪继廷墨<br>一○二 汪文元、汪文玉青云斋墨 廷章氏<br>一○三 汪节庵函璞斋墨(一)<br>一○四 汪节庵函璞斋墨(二)<br>一○五 汪石如、汪天景墨<br>一○六 汪世臣墨<br>一○七 汪敬如墨<br>一○八 汪孟章蕴华斋墨<br>一○九 汪采彰悟云斋墨<br>一一○ 汪阶平完璞斋墨<br>二一 汪紫云墨 心元氏<br>二二 汪春山含芳斋墨芝岩氏<br>二三 汪森山墨<br>二四 汪文川敦崇堂墨<br>二五 邵立方墨<br>二六 邵启文魁翰楼、耕砚斋墨<br>二七 杨永珍墨<br>二八 怀耕氏墨<br>二九 步青斋墨<br>三○ 秀芳斋墨<br>三一 苍玉室墨<br>三二 苍佩斋墨<br>三三 苍佩斋墨俩宝<br><br>八画<br>三四 金玄甫怡玄馆、全兀甫尚朴斋墨<br>三五 金锡公怡雅斋墨广力氏<br>三六 周兰芳墨<br>……<br><br>九画<br>十画<br>十一画<br>十二画<br>十三画<br>十四画<br>十五画 <br>十六画<br>十七画<br>乙 御墨及其他<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