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殷墟骨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85072
  • 作      者:
    殷杰,殷诚凱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殷墟丛书<br>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br>    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br>    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殷墟
展开
作者简介
    殷杰,男,1945年6月出生。祖籍河南省安阳市韩陵乡黄家营村。1967年毕业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1981年参与安阳市志编纂委员会总编室(安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前身)的筹备工作,1982年调入安阳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参加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城市百科丛书·安阳市》卷的编纂工作。1992年获编辑职称,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安阳市志》编纂工作中任责任编辑,1999年12A退休。现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古都学会会员、安阳市收藏协会理事,从事殷墟玉器、骨器的收藏研究已有20多年。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殷墟骨文化》作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殷墟”丛书之一。系填补殷商文化研究空白之作,作者殷杰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安阳殷墟骨器著名收藏家。据该丛书主编,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字信研究员在给《中国殷墟骨文化》所作序言称:“殷杰等《中国殷墟骨文化》一书的价值,在于全面系统地反映近年有关骨文化发掘和研究的最新成果,给殷墟骨文化研究以不可忽视性的启示,并促进殷墟骨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安阳市文物工作队队长孟宪武教授对该书的评价是: “目前在这方面可以说还是空白。”<br>    目前殷墟发现的大量骨器、除占卜用的卜骨、卜甲,还有骨雕艺术品、装饰品、礼仪兵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等其他骨制品,不仅殷商王室、贵族使用,商王朝的平民、奴隶也使用。骨器是中国殷商王朝举天同用的一种器物和象征性文化。<br>    殷墟骨文化作为殷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对殷墟骨器和骨文化的研究甚少。《中国殷墟骨文化》的作者既是安阳本地人,又是殷氏后裔。《中国殷墟骨文化》的写作出版对于殷商骨文化研究具有特别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殷墟的发现<br>    第一节 殷墟<br>    殷墟位于安阳市小屯村一带,横跨洹河南北两岸。古称“北蒙”,亦名“殷”。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一带)迁于殷,在此共传8代12王,历时254年,这里一直是商王朝的都城,这段历史称殷或殷商。<br>    盘庚是商朝第20位王,他即位时,年纪尚轻,一些贵族对盘庚施政置若罔闻,并以“浮言”“沈(沉)于众”,成为盘庚政权的最大威胁。据《史记·殷本纪》:商朝自第11位王仲丁以来,为争夺王位连续发生纷争,持续九世而不平,导致王权削弱和贵族势力膨胀。这时,由于长时期的征战和王朝内部的斗争,商朝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强大。盘庚为了消除危难,缓和矛盾,打击旧贵族势力,以巩固王权,断然采取迁都的办法,决定把都城迁到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br>    《殷商史》对殷人屡迁这样记述:汉代张衡《西京赋》称“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居相圮耿,不常厥土”,殷人是一个“不常厥邑”的屡迁民族,这是殷商史上的一大特点。殷人的屡次迁徙其原因究竟为何?历来学者有许多探讨,主张各有不同,计有“去奢行俭说”、“游牧行国说”、“水患说”、“游农说”、“军事原因说”,新近则有“政治斗争说”、“圣都与俗都说”等等。以上诸问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无论何种原因,盘庚最终把都城迁到了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
展开
目录
序<br>前言<br>第一章 殷墟的发现<br>第一节 殷墟<br>第二节 甲骨文的发现<br>第三节 发现殷墟缘于甲骨文<br><br>第二章 殷墟的发掘<br>第一节 私自挖掘<br>第二节 1928年-1937年考古发掘<br>第三节 1950年-2002年考古发掘<br>第四节 殷墟墓型类别<br><br>第三章 考古发掘的殷墟骨器<br>第一节 殷墟西区<br>第二节 安阳小屯<br>第三节 妇好墓出土骨器<br>第四节 郭家庄<br>第五节 花园庄东地<br><br>第四章 神奇的殷墟骨器<br>第一节 青铜工具对殷墟骨器的影响<br>第二节 中华瑰宝<br>第三节 殷墟骨器种类<br><br>第五章 博大精深的殷墟文化<br>第一节 骨雕艺术品与装饰品<br>第二节 骨器在礼仪和兵器中的使用<br>第三节 骨器与殷人发式<br>第四节 骨器与殷人饮食方式<br>第五节 骨器与殷人服饰<br>第六节 骨器推动了青铜铸造和制陶业的发展<br>第七节 骨器与农牧业<br>第八节 其他殷墟骨器<br>第九节 骨贝与骨器商品化<br><br>第六章 骨器制作<br>第一节 殷墟制骨场所的分布<br>第二节 骨器加工<br>第三节 骨雕纹饰<br><br>第七章 甲骨文契刻<br>第一节 卜骨 卜甲制作<br>第二节 甲骨文契刻笔法分析<br>第三节 甲骨文书体风格<br><br>第八章 民间收藏殷墟骨质制品彩图<br>第一节 骨雕小动物 刻花骨片<br>第二节 骨笄笄首<br>第三节 骨坠 骨管 骨片 骨珠 骨环<br>第四节 卜骨 卜甲<br>第五节 戈矛镞<br>第六节 圆柱形骨镞(钻头)<br>第七节 梳 匕 勺 箸 琴拨 牙签 针 骨尺<br>第八节 骨刀<br>第九节 骨锥<br>第十节 骨铲 骨锛 骨凿 骨镰等骨质工具<br>第十一节 其他骨器<br>第十二节 加工鹿角<br>第十三节 骨料<br>第十四节 坯料<br>第十五节 青铜锯凿刻刀励石<br>附录<br>(一)甲骨文碎片<br>(二)殷墟蚌器<br>(三)殷墟石器<br>(四)殷墟贝币<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