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单枪匹马地给雕塑做了一个全新定位,并给现代艺术注入了一个新的推动力,勃发了一场重要的艺术复兴运动。在题材、空间、运动、光线和材料上,他那独创性的尝试和创新,在他那一时代都是独有的。他在现代雕塑解放运动中所取得的成就,是第一位的。库尔贝、马奈、莫奈、塞尚、凡高或高更等画家在现代绘画中所取得的地位,无一能与罗丹在现代雕握中所占有的地位相匹敌。
罗丹是近百年来西方美术史上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自由与创意精神是中国人借自西方的向旧传统旧道德挑战的宣战书。郭沫若赞美他是反抗古典主义艺风的“文艺革命的匪徒”,一如克伦威尔、列宁、托尔斯泰、惠特曼在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931年傅雷译出《罗丹艺术论》当年就作为“美学讲义”发给学生;美学家朱光潜早年就把罗丹的《艺术论》与歌德的《文艺对话录》相提并论;中国当代雕塑先驱刘开渠亦以罗丹为师;美学家王朝闻对罗丹的雕塑和理论的重视贯穿了他的一生,宗白华82岁时回忆自己在半个多世纪前与罗丹艺术的邂逅后还热情不减,又翻译了德国女作家海伦·娜丝蒂兹的《罗丹在谈话和信札中》。
阅读理由
从有史以来直至19世纪,雕塑家都是艺术界的二流角色,而因为罗丹与他的雕塑的出现,这一点就得以彻底改变。可他的师承极其平淡,更非名门之后,多次被巴黎美院拒之门外,更无名师指点。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工匠,他的艺术得自干“学院的围墙之外”的刻苦修炼,得自于他年复一年地娴熟地在大理石上开料、打样、凿毛坯,得自于他在古典先贤菲狄阿斯与米开朗琪罗等大师的精神前面俯首顶礼,得自于他一生奉自然为雕塑创作唯一的女神。
斯人已逝近百年,可至今尚无法盖棺论定,或视他为“印象主义者”,因为他同印象派的交游以及雕塑的新手法;或视他为“最后的浪漫主义者”,因为他的作品散发出与浪漫主义美学原则相近的特质;或视他为“象征主义者”,因为他的作品中具有深刻的内省性质的悲剧品格;或视他为“自然主义者”,因为他主张像“仆人似地忠实于自然”;……
《罗丹的激情与苦涩》从罗丹这个艺术天才的情感和艺术方面下手,以他成名成家为主线,展现出一个真实的罗丹;他的少年时代,他的绘画天赋,他的雕塑情结,他的情感世界……
阅读对象
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喜欢艺术的人,喜欢雕塑的人,再欢绘画的人,梦想不朽的人,崇拜罗丹的人,讨厌罗丹的人,爱情至上主义者,追求成名成家的人,时尚设计师,悲情主义者,法国艺术爱好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