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工人访谈录:二十四城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137924
  • 作      者:
    贾樟柯著
  • 出 版 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贾樟柯,生于1970年,山西省汾阳人。1993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从1995年起开始电影编导工作,现居北京。 
    主要导演作品有《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无用》、《二十四城记》,其中《三峡好人》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著有《贾想》一书。
展开
内容介绍
  2008年,导演贾樟柯带领摄影队前往成都,拍摄一部名为《二十四城记》的电影。1958年,按照毛泽东“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时代码为“111”的沈阳飞机发动机修理厂,奉命内迁西南,前往成都组建代码为“420”的保密军工厂,即后来的“成发集团”。至此,三千多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告别沈阳,踏上了千里西去之路。2008年,曾经拥有三万职工,十万家属的“成发集团”将土地转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这座承载着三代工人,五十年历史记忆的工厂,将在一年内拆毁,一座名为“二十四城”的商业楼盘在这块土地上拔地而起。拆迁前,导演贾樟柯深入“420”厂拍摄,对近100位工人进行了采访。他将这些访谈整理成文,为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辑  工人访谈
  关凤久  现在阶级斗争,还得回来干保卫部长
  关凤久简历
  男,77岁。
  1958年12月下旬,从东北沈阳111厂迁至成都,参与建设420军工厂。
  历任保卫科长,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
  1984年,任厂顾问,清查“四人帮”
  1986年10月,正式离休。
  让我惊诧的是,关书记能够熟练地运用各个时代的政治术语进行讲述。
  他还能清晰地记起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相应的那个时代的独特用语。比如说他会讲“响应毛主席建设三线的号召”,“参加中朝联合司令部对美帝国主义作战”,他有时候也会用“与时俱进”“股份制”“###”这样的当代语汇。
  对一个终身从事“政工”工作的干部来说,或许他就生活在这样的词汇和信仰里面。他是我采访过的职务最高的工厂领导,1958年工厂从沈阳迁到成都的时候他已经是保卫科长,对于“保密工厂”来说,保卫科长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别人的描述里面,曾经有过关于他的种种传言。有一位师傅跟我说,他记得60年代的一场火灾,当工厂蔓延大火的时候,关书记拔出手枪冲天鸣枪,三声枪响后,打断了高压线。当我求证这个传言的时候,他笑一笑说那不是真实的。
  采访时,我想在他滴水不漏的讲述背后,又埋藏着怎样的个人情感?他对“成发集团”的命运变迁,始终抱着理解和乐观的态度。他说:这是时代的进步发展,我们所奋斗的一切就是为了今天的经济繁荣。
  在“成发集团”和“华润置地”的土地交接仪式上,又一次见到了关书记。他站在一行退休的老干部里参加仪式,这个仪式跟他参加过的无数个会议一样,还是“台上台下,领导讲话”,但不一样的是?
  我选择在部队的俱乐部跟他谈话,在这个空空的,落满灰尘的千人俱乐部里面,有军事化的痕迹:有坦克导弹的图片,有刚挂起来的标语。他对这样的空间显得非常熟悉,从容、镇定。或许此时他能够回忆起,他坐在主席台在万人大会上讲话的宏大场面。
  贾樟柯:你是从东北过来的吗?
  关凤久:我是1958年12月下旬从东北过来的。我们420厂是1958年10月18号正式动工的,我来的时候刚刚建。
  贾樟柯:我们先谈一下420厂的来龙去脉好吗?国家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大型的企业,它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关凤久:这是按毛主席的战略部署,要把军工企业靠近三线,靠山隐蔽。我们原来的军工企业、飞机工业都在东北,抗美援朝的时候那是前线,所以考虑到整个战略部署,就是往大西南里建厂。
  1956年开始在西南选厂址时,绵阳、德阳、江油、甚至甘肃的兰州,张掖那条线都去选了,最后定下来在成都。420厂1958年大跃进时上马,同时在成都还建立了132飞机厂,我们是发动机厂,两个厂子是要配对的。420厂是10月18号开始建的,那时候要求要快,100天要把这个厂房建成。我们贯彻“三边”的方针,就是:边设计,边建设,边实施。我们沈阳111厂迁过来包建这个厂,原来我们是飞机发动机修理厂,抗美援朝的时候修理米格15飞机,那些修好的飞机就直接参加中朝空军司令部对美帝国主义作战。在沈阳是11月3号开的动员大会,说我们111厂要包建成都的420厂,60%的人员要迁到这个新厂去。设备也要按比例来分,搬到成都去。逐渐地动员工人、技术人员、干部往西南迁。我是12月下旬第一批就过来的,因为当时我是保卫科长,那时要调查周围的环境、人口状况。领导里有副厂长,一个总工程师,他们比我来得还早一点。
  贾樟柯:60%的111厂的职工大概人数有多少?他们只是工人自己过来还是整个家庭都迁过来呢?
  关凤久:整个家庭都要迁过来,从东北到大西南嘛,要在成都扎根下去。迁过来的工人、干部、各类技术人员都是按60%的比例选择的,那时候大概有四千多人陆续到了成都。
  贾樟柯:这么多人一起过来,动员工作好做吗?
  关凤久:绝大多数都来了。50年代人的觉悟比较高,又经过抗美援朝,一动员,绝大部分都是毫无顾忌,打起背包就出发。人先来,逐渐家属跟着来,最需要的是工具制造的工人,他们是先行部队。那时的宝成铁路1959年1月塌方,他们就通过水路从沈阳到大连,从大连到上海,从上海坐轮船经过、武汉、重庆到这儿的。他们那批来的主要是工具车间的,1月12号第一批到达,大约几百个人。
  贾樟柯:第一批人,这么曲折地过来,这几百号人路途真远。
  关凤久:是啊,没有办法,因为他们要做生产准备工作,做工具,做模具,做家具,做刀具,他们就来了。那时候住厂房、住库房很艰苦,通长的大铺,就在大厂房里睡。
  贾樟柯:你刚来双桥子时是什么环境?
  关凤久:那时候双桥子到处是稻田、坟包子,高高低低,小丘陵似的。那时候厂房刚建,还没有修围墙,市民都跟我们大道来回走,就感觉猪马牛羊都在这儿,给保卫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设备拉来了以后露天一放,弄一个苫布一盖,,我们要昼夜巡逻,保卫设备安全。
  贾樟柯:刚才你说曾经选过德阳、张掖,为什么勘察了那么多地方,定下来在成都?
  关凤久:那个时候要承受这么大的军工企业,那些城市供应不行,粮食、蔬菜、宿舍、建筑材料的供应跟不上。一个厂子生产的材料要往里运,产品要往外运,那些城市交通都不适合,所以就选在成都周边。那时候我们420厂选在成都东郊,造飞机的132厂选在西郊。
  贾樟柯:你做保卫工作,当时情况复杂不复杂?
  关凤久:复杂。有敌对势力,周围牛市口的家属被杀、被拐的人很多,我们都了解。
  贾樟柯:是咱们的工人家属?
  关凤久:周围的,不是我们的。我们的也还好一些,因为我们是军工企业啊,工人都是经过严格政审的。主要是厂周围环境乱,当然内部职工也有不法的。1960年我们搞新品试验,又清理出去一批不适合在国防单位呆的人,当时国家下了一个文件,有些人不适合在我们厂待,就清理出去,我们是保密厂。
  贾樟柯:那咱们这个厂围墙是哪个时候修好的?
  关凤久:这个围墙大概是1961、1962年修的,当时蒋介石叫嚣要###,那时候才修好的。
  贾樟柯:我这几天采访其他工人,跟他们说我今天会来采访您,他们有一个很深的记忆,说60年代有一场火灾,你在关键时刻一枪把高压线给打断,你还记得这个事吗?
  关凤久:着火的事是这样的,那时我们厂房是大草棚,基建部门的一个工人捡了焦炭放在床底下点着取暖,那时天气有点凉,放在床底下就引来了大火,把整个厂房,建筑工人住的工棚子,一下子烧了,火烧联营。那天正好刮大风,把周围邻居的房子都给烧了,我们那时候叫火烧联营,确实记得的。
  贾樟柯:那你当时真的有打枪吗?
  关凤久:没。
  贾樟柯:这是传奇了。
  关凤久:当时我确实没有打过枪。
  贾樟柯:在你的记忆里,420厂最忙碌、生产最火热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关凤久:最火热是建厂的时候,没有运输工具,自己人上三砖厂背砖,十块、八块;用小推车推;担的,挑的,拉的,背的都有,这是建厂的时候。后来是修建铁路,,修铁路专用线,组织一个建厂大队帮着弄。军区派了一个警卫连,运输连车队来帮忙。到试制的时候,我们搞地对海的导弹,叫75号机,那个时候都是睡到车床旁边,包括我们厂后来的书记,后来当了三机部副部长的崔光伟(音),都是昼夜跟,连轴转,直到试制成功。
  贾樟柯:当时有苏联专家帮着?
  关凤久:当时个别的有,搞75号机的时候。沈阳那边有苏联专家,75号机试制完后。过了没多久,我们就跟赫鲁晓夫闹翻了,他就把苏联专家撤了。我们这儿他们根本就没有来。
  贾樟柯:那这个厂在“文革”时有没有停产?
  关凤久:在“文革”的时候就闹起来了,“文革”不生产飞机发动机,自己装黑白电视。工人不上班,都开玩笑说这叫“8912部队”,就是八点钟来,九点钟都跑了。厂里没有人,基本都没人。我们那时候当警卫干部,“文革”的时候受冲击很大,我本身就是保卫科长,后来当保卫处长、保卫部长。“文革”刚开始,我被派到二厂当党委书记,当了没多长时候,动员搞“文革”,几天以后,厂里领导说不行,现在阶级斗争,你还回来干你的保卫部长。但造反派闹起来以后,我们这些人首先受冲击了。
展开
目录
序:其余的都是沉默
第一辑 工人访谈
采访1:关凤久 男 77岁     原420厂书记
采访2:朱继东 男 51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3:侯丽君 女 54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4:陈克勤 男 58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5:高  翔 女 46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6:沈建光 男 64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7:万孝虎 男 42岁     原420厂职工
采访8:释隆恩 女 30多岁   原420厂职工子女
采访9:黄  雨 女 49岁    望江化工厂老职工
采访10:赵  刚 男          成都电视台综合频道主持人

第二辑 电影人物访谈
采访11:大  丽 吕丽萍  饰
采访12:宋卫东 陈建斌  饰
采访13:小  花 陈  冲  饰
采访14:苏  娜 赵  涛  饰

3,贾樟柯序(见附件)
4,贾樟柯电影作品年表
2008年
二十四城记(103分钟,故事片)
河上的爱情(19分钟,故事片)
2007年
无用(80分钟,纪录片)
2006年
东 (70分钟, 纪录片)
三峡好人 (105分钟, 故事片)
2004年
世界(108分钟,故事片)
2002年
任逍遥(113分钟,故事片)
2001
公共场所(31分钟,纪录片)
狗的状况(5分钟,纪录片)
2000
站台(193分钟/154分钟,故事片)
1998
小武(107分钟,故事片)
1996
小山回家(50分钟,故事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