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蒋介石与宋子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47225
  • 作      者:
    李立新, 吴丹著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是大舅哥,一个是委员长,军事的背后是经济。
展开
内容介绍
    一篇《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的长文,迅即点燃了1947年声势浩大的倒宋烈焰的导火线。文章作者是著名学者傅斯年,敢于向腐败问责的“傅大炮”的绰号也不胫而走。被搞得灰头土脸的宋子文不得不以辞职而暂息风烟。在此后岁月里,宋戴定了“贪官和坏蛋”(杜鲁门语)的帽子,成为国共内战后期美国人拒绝援蒋的一条重要理由。美国媒体纷纷猜测宋子文、孔祥熙等“豪门”在美国银行究竟有多少存款……<br>    因孙宋联姻、并以《总理遗嘱》见证人之一的身份而跻身于民国政坛的宋子文,又因蒋宋联姻而成为民国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凭军事经济实力说话的年代,宋是蒋“剿共”、“统一”全国、抗日、国共内战的巨大财力的主要提供者。宋蒋以合作为主,当然也有矛盾,据说蒋曾当众煽了宋一记响亮的耳光。宋确实富有,在美拥有豪宅,喜欢收藏青铜器,因拒绝向败退台湾的蒋提供经济援助而淡出政坛、在美做寓公。1971年,宋在一次进餐时因食物卡住气管致使心脏病发作而猝然离世,当时的政治因素使宋氏三姐妹都没有出席葬礼,尼克松总统只说了一句话:“我真不理解你们中国人!”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不是一个社会革命者。我不喜欢革命,不相信革命。如果劳工政策使所有的商人和工厂老板吓得不敢开业,我怎么能平衡预算或使货币流通呢?我无法使中央执委会理解……看看他们把我的钞票弄成什么样子了,我的多好看的钞票啊!它们膨胀得一文不值了……<br>    ——摘自宋子文1927年6月对美国记者希恩的谈话
展开
精彩书摘
    1926年9月,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便致电广州革命政府,提议迁都武汉,电文言辞恳切,希望广州政府主席谭延闿最好先到武汉主持一切、应付大局。10月,广州政府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暂不迁都。蒋介石得到消息后,再次致电谭延闿和张静江等:“武汉既克,局势大变,本党应速谋发展。中意中央党部与政府机关仍留广州,而执行委员会移至武昌为便。否则政府留粤,而中央党部移鄂,亦可使党务发展也。”这时,迁都的建议得到了一批高级将领及党政要员的支持,就连时任总顾问的鲍罗廷也认为迁都武汉是明智之举。鉴于此,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在11月中旬做出了迁都武汉的原则决定。11月16日,派宋庆龄、孙科、徐谦、宋子文、陈友仁及鲍罗廷等一大批人经江西赴汉,为迁都作进一步调查、布置。此时的宋子文已是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宋子文能够在政治舞台上头角崭露,与他在广州追随孙中山,参加广东革命政权的活动有直接关系。<br>    1923年3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急需各方面人才。这时,宋庆龄将弟弟宋子文引荐给孙中山,被任命为大本营秘书,由于宋子文积极为孙中山出谋划策,解决了一些财政困难而得到孙中山赏识,后被孙中山任命为广州中央银行行长。在1924年10月发生的广州商团叛乱中,宋子文临危不乱,帮助孙中山制定粉碎商团叛乱的计划,使宋的地位急剧上升。而使宋子文在国民党中站稳脚跟,能够与重要人物平起平坐是在孙中山病逝后。<br>    1925年2月24日,孙中山病笃,孔祥熙、宋子文、孙科、汪精卫四人共商著名的《总理遗嘱》,并在《遗嘱》上签字,以见证人的身份参加了治丧事宜,这一切使宋子文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br>    1925年9月,时任广东商务厅长的宋子文在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遇刺身亡后,被国民党中央任命为财政部长兼广东财政厅厅长,并仍保留中央银行行长与商务厅长的兼职。<br>    迁都武汉,宋子文是赞同的,所以他抱着极大的热情与二姐宋庆龄及孙科等于1926年12月初到达南昌,并与蒋介石在7、8两日于庐山举行了会谈,讨论了有关财政、军事等要案。12月10日,宋子文等抵达武昌,受到盛大欢迎。<br>    宋子文先后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武汉分会成员、政治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跻身于武汉政府的决策核心。<br>    恰在此时,蒋介石挑起了迁都南昌之争。<br>    提议迁都武汉是蒋介石,挑起迁都南昌也是蒋介石,究其原因:首先,由于北伐军的深入,武汉和两湖地区便处于唐生智部的控制下,蒋十分害怕;武汉迁都若成,蒋就不可能任意发号施令。其次,北伐的胜利激发了工农运动的迅速发展,两湖地区的工农群众运动更是声势浩大,这些斗争都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领导的。蒋害怕工农运动,更害怕武汉政府受工农运动影响而“赤化”。再次,蒋介石的总司令部设于南昌,他的亲信部队控制着江西和福建一带,改都南昌更有利于他控制政府,实现独裁。所以,当第二批和第三批广东政府中央委员路过南昌时,蒋介石与国民党中央代主席、他的把兄弟张静江串通一起,于1927年1月3日,以“中央政治会议”的名义,把在南昌的委员找来开会。会上,蒋介石说,广州会议“通过迁都决议时,奉系还没有盘踞北京,而现在张作霖已称自己是国家首领,并准备与北伐军打仗,湖北的军队靠不住,所以武汉处于危险之中,在已经得到巩固的南昌领导北伐是较好的。”
展开
目录
一 北伐道蒋宋<br>蒋志在一统,挑起迁都之争;宋追随正统,<br>与蒋针锋相对<br>蒋公开背叛革命,宋说“……我不是一个<br>社会革命者”<br>蒋宋联姻,子文成了大舅哥<br><br>二 乱世说蒋宋<br>蒋欲称雄,必有经济之保障,难以离开宋<br>国难当头,蒋、宋皆言抗日<br>蒋对宋存延揽之意,宋虽下野却从未甘于寂寞<br>西安事变中,宋充任“和平使者”,力促国共<br>再度合作<br><br>三 抗日谈蒋宋<br>从“驻美代表”到外交部长,为抗战,<br>宋争取外援<br>蒋、史失和,宋联内拱外<br>中苏谈判,蒋、宋“大国梦”难圆;妥协退让,<br>宋惟蒋马首是瞻<br><br>四 内战论蒋宋<br>抗战胜利,宋在经济“劫收”中敛财,不遗余力;<br>积极内战,蒋一意独裁,导致“黄金风潮”<br>从政坛顶峰跌落,蒋对宋依旧青睐;偏于东南一隅,<br>宋继续为虎作伥<br><br>五 残局查蒋宋<br>寄居他乡,宋远离政坛;偏隅台湾,<br>蒋无可奈何花落去<br>相逢一笑,蒋宋恩怨未泯;客死他乡,<br>宋身后凄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