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编著的《中国名人传》中赫然列着两个人的名字:蒋介石,孙立人。蒋介石,国民党“总裁”,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人物。孙立人,《中国名人传》记载:“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在接受传统和现代课程的完全训练后。他进入了清华大学。他留学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回国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当陆军下士。”
是什么把蒋介石与孙立人联在一起?一位哲人的说法最能说明问题,他说:“国家最优秀的公仆,不论是军人或政治家,很少是最能顺从的人物,杰出的人物一定具有杰出人物的心灵和魄力。”孙立人和蒋介石虽算不上这样的人,但他们都是非常有个性的人。孙立人、蒋介石均出生在清末,此时,爱新觉罗的子孙已失去了祖先剽悍尚武的精神,他们为一己之享乐、幸福,甘愿向侵略者屈膝称臣,而把亿万中国人抛入了痛苦的深渊。而又为了取悦洋人,巩固统治,他们又不得不实行新政,而新政则培育出蒋介石、孙立人这批叛逆者。
孙立人和蒋介石相识于20世纪20年代。蒋介石和孙立人两人籍贯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经历不同。蒋介石是军人,更是政治家,孙立人则是纯粹的军人,由于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两人同受传统文化熏陶,两人身上都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倔强的性格,都效仿班超投笔从戎,正是英雄惜英雄,才使两人互相认同,走到一起。
孙立人(1900-1990)字抚民,号仲能,祖籍安徽省舒城县,1900年10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村。蒋介石,乳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1887年10月生于浙江奉化溪口镇。
舒城位于合肥西南,汉代曾置龙舒县,清代属庐州府,为宛北重镇,是三国名将周瑜的故乡。清代李鸿章合肥系的骨干多出于此地。孙立人一家是舒城望族,祖孙炳炎,经商成巨富,生三子。父孙熙泽,光绪年间举人,官外务部主事,山东登州知府,山东全省审判厅厅长。伯父孙浤泽,光绪年间进士,官广西贺县知县,台湾沪尾海关监督。叔父孙春泽,经营贸易。
溪口镇,在剡溪之北,南距奉化县城约十五公里,依山环水,风景优美,在山、水之间,点缀着桑园、水田、樟木树,蒋氏家族世代居于溪口,相传为周公旦第三子伯龄之后,溪口蒋氏成员自明末以来,均不为清朝当官。蒋祖父玉表以经商为主,开办玉泰盐铺,蒋父肇聪精明强干,专开盐铺,重振家业,家道日益富裕。
正是江南这片广袤的土地,深厚的文化氛围,才养育出了孙立人与蒋介石这样的人。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中,家庭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因素,而孙立人与蒋介石的家庭则是不同的。孙立人的家庭是舒城望族,孙父熙泽在清末任山东登州知府,伯父浤泽跟随刘铭传到台湾参与政务,因此家境优裕,无被侵扰凌辱之忧。孙家又为书香世家,父亲、伯父是清代举人、进士,家庭中文化氛围浓厚,孙父熙泽注重正统文化教育,1905年,在孙立人幼年时,即聘师上门,让孙立人在家里念私塾。开学那天,孙熙泽亲捧一方戒尺,很尊敬地送给宋执中先生,意思就是说:我把孩子交给先生,请先生严加管教。那种严肃的场面令孙立人及其弟孙衡人面面相觑,捏一把冷汗。孙熙泽对孙立人管得很严,一天到晚,孙立人很少有自由活动时间,白天念书,只准晚上出来和家人见见面,晚上睡觉也在书房里,主要读四书五经。在近于严酷的教育下,孙立人很有长进,基础很扎实,兴趣也浓厚,使孙立人身上更多地带有知识分子的味道。
展开
孙立人答:“并非这样。当时麦克阿瑟将军约我在东京会谈,主要是讨论台湾的防卫问题。我一向效忠老总统的,也忠于国家,就算美国人要支持我们,但是我们自己也要有骨气。我和麦克阿瑟会谈后,就将情况告诉陈诚转报告老总统,外界的谣传并不对。至于权力斗争,我不懂,我是个军人,对政治权谋没有兴趣。”
记者问:“您从台湾卫戌司令、陆军训练司令、陆军总司令以迄总统府参军长,到最后爆发您军中僚属‘郭廷亮匪谍案’,牵连许多您的部下,您的感想如何?”
孙立人答:“我这个年岁,名利一向就淡然了,何况是现在,只是我内心最过意不去的是好多优秀的部属,因为我而黯然下台,或前途受阻,牺牲了继续为国家奉献心力的机会,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歉疚。”
——摘自1988年孙立人被软禁后首次在家中接受台湾《自立晚报》记者采访时的对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