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蒋介石与戴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47164
  • 作      者:
    刘会军著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一个是忠诚无比,一个垂爱有加,主仆二人共同谱写了民国版的“锦衣卫”。
展开
内容介绍
    1946年3月,当“中国秘密警察首脑”、“中国的希姆莱”、“中外闻名的老牌特务头子”戴笠死讯传来时,蒋介石为之“心伤天丧、五内具煎”而痛哭流泪。能使蒋如此动情的部下,戴笠或许是第一人。其间的秘密在于,戴笠及其创办的国民党军统特务组织,是蒋奉行反共、排除异己、实行独裁统治不可或缺的“法宝”。少年时代与蒋介石有着类似经历的戴春风,在而立之年下决心要出人头地,取“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当下”之意,改名为戴笠,看来他是做到了,即便出的是恶名。<br>    一个原本只是负责收集情报、负责领袖安全的特工人员,何以令人谈之色变?就因为,他的手不仅仅只限于军界,而是全方位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拥有治安权和秘密监狱,还拥有一个国家的水陆空交通检查权、海关缉私权,这就使全体公民无隐私而言,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下而人人自危,暗杀、秘密逮捕、酷刑严讯的厄运随时都有可能光顾每一个人。特务政治带来的恶劣影响可谓臭名昭著。
展开
精彩书评
    故在今日,无论各方对吾人如何评论,如何攻击,有何阴谋,吾人均应置若罔闻,视若无事……今日工作是否需要特种工作?今后中国特种工作是否需要吾人来干?一切听命于领袖耳。<br>    ——摘自戴笠1943年给特务们手令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君臣初定<br>    考验与赏识<br>    1928年,主持浙江省政的周凤岐突然接到一封中央的电报,说:据报,某方已派奸细多人,潜入杭州进行秘密活动,希从速严查。周得讯后,即派大批军警、便衣出动。不几日,抓到一个可疑的汉子,马上严刑拷打,辣椒水灌得鼻孔流血,皮鞭打得血肉模糊,可这个人就是什么也不说。正在此人受刑吃苦时,第二封电报到浙,说“中央为研判敌情,如捕获类似奸细嫌疑时,希立即解京审讯……”于是,这个人被解南京。<br>    他,就是刚到总司令部从事情报工作不久的戴笠。<br>    自溪口晋见回苏州后,戴笠就决心直接投效蒋介石。不久,他听说蒋介石到了上海,便即赶往上海。当时,胡靖安正在上海联络黄埔学生为蒋介石搜集情报。但因蒋已下野,经费不足,故多离去,正在缺人之际,恰好戴笠来了。早在黄埔时,胡靖安为入伍生部政治部主任,清党时对戴笠印象很深,于是将其罗致为情报员。当时,胡靖安领着蔡劲军、乔家才、戴笠为蒋介石搜集情报,因无经费,生活非常艰难。戴笠住在张姓表亲的小阁楼上,时以冷饭烧饼充饥,但他仍然孜孜不倦,积极而认真地工作着。加之他以前在沪、杭等地闲混时交结过很多朋友,故情报来源也较为广泛。于是,、戴笠渐渐受到重视。<br>    且说戴笠干的是秘密的情报工作,所以许多人不知道他的去向。以后军校迁到南京,他未报到,第六期学生毕业典礼,他也未参加,所以,他实际上并没有毕业。但军校一直保留着他的学籍,并承认他是骑兵科毕业。<br>    1928年1月,蒋介石复职,派胡靖安到德国留学,戴笠则在总司令部内负责搜集情报,职务最初为少尉,后升任上尉参谋。但他并不在总司令部办公,而是不时地到各处搜集情报,薪水等都由别人代领。所以,司令部的人极少认识他。<br>    他干的是情报工作,有时情报重要而紧急,他又不能直接晋见蒋介石。据说他屡次请见,都被侍从人员拒绝,于是,他决定“拦车上书”。<br>    一天,蒋介石的座车刚回到司令部门口还未等下车,戴笠就从斜刺里冲过去,手举着情报,边跑边喊“校长!校长!”侍卫们大吃一惊,以为有人行刺,急忙拔枪护卫,并冲上去把他打倒。侍卫长王世和说:“如戴笠敢再捣乱,即拿送宪兵部惩办。”但戴笠仍然不懈地去拦车,上条陈,既有情报的研判分析,也有他对情报工作的想法。如此数次之后,蒋介石见他的情报确有一些很有价值,关于情报工作的设想也很奇诡,于是决定对他再行考验,派他刺探周凤岐.对中央的意向。并有意让他被抓获,以观其表现。这才有了戴笠被抓那一幕。<br>    此事之后,蒋介石对戴笠开始信任,亲自召见,慰勉有加,并嘱咐侍从官:“如戴笠有事面报,准其随时来见。”<br>    既有此晋身之阶,戴笠便不辞辛苦地干起来。蒋介石复职后,继续北伐,戴笠常一人一骑,奔走于津浦铁路、陇海铁路两侧,搜集情报。那时,苏、鲁一带的马鞍,多是木制的。没有几天,他的臀部被磨破,满裤子血迹。有一天,在萧山被同考入黄埔的徐亮发现,强迫他到旅馆休养,并请来医生、护士,替他洗涤包扎伤口,陪住护理。可不几天,他乘徐亮外出时,连夜离去,又上前线去工作。后来徐亮对人说:“人称戴笠是英雄,我以为是怪物……这种人醉心事业,连皮肉痛苦,都能忘却,非怪物而何?”但在戴笠,却以为自己已年过三十,其他同学有的已官至少将、县长,自己则不过是个上尉参谋,这次能得校长垂青,必当有重要表现,以求发展。<br>    其后,他以徐州戒严司令部少校副官名义,搜集军事情报。当时与他住在一起的是邓展谋,时任六十九军十九师上尉,邓见他白天行动匆忙,晚上回来即在灯下疾书,很是纳闷,便问他写什么,他说是写情书。一天凌晨,邓乘戴沉睡之机偷看,才知全是情报。当时戴笠搜集情报,确是吃了不少苦头。他因经费不足,经常需要其母亲接济,就由邓展谋代收。他风餐露宿,先后住过军用敞车、别人檐下,也蹲过车站。一次,路遇同学王兆槐,见他无住处,便领他到一处空厂房,权歇一夜。破厂房已通风漏雨,难以成眠,但他第二天又照常精神十足地奔波于各地。这些表现使他逐渐得到蒋介石的赏识。1928年6月,蒋介石视察华北、北平时,戴笠作为随员同行。<br>    从戴笠以后的表现和贡献看,蒋介石确实没有看错人。东北易帜后,蒋介石为了荡平各派系军阀,先后进行了蒋桂战争、蒋冯战争。而在这期间,戴笠始终穿梭于各军事要地,搜集情报,其中一件事,表现了他突出的特务才干。<br>    1929年12月,在蒋桂战争中被起用的张发奎和驻广西的桂军联合反蒋,组成护党救国军。12月5日,被蒋介石任命为讨逆军第五路军总司令和讨冯前敌总指挥的唐生智在郑州举起反蒋大旗,自称护党救国军第四路军总司令。其时,浦口的石友三也起兵反蒋。一时之间,三方告急,蒋介石急调兵力攻防。当时戴笠正在潼关,以军事杂志社记者的身份从事秘密活动。听到唐生智反叛的消息后,立刻急返河南,侦察唐部情形,并伺机联络黄埔学生,准备策反。他到河南后,在信阳结识的一个小学校长李某,帮助他打探消息。一天,戴笠到李家,李告诉他,唐生智已下令捉拿蒋介石从南京派来的奸细,并已封锁道路,清查户口,不许藏匿生人。这时,戴笠已感到危险来临,脑子急遽地转开了,但表面上却不动声包,佯说晚上可能还要到李家住宿。回去后,脱去中山装,换上一件长衫,戴上眼镜,大模大样地住进军警督察处的隔壁——佛照楼旅社。对方做梦也没想到眼皮底下就住着奸细。而这时戴笠已查清军警督察处处长叫周伟龙,湖南人,黄埔第四期毕业,原来是唐生智的特务营营长。<br>    第二天一早,周伟龙正在办公,忽有人报告,说东方白求见。东方白是周伟龙黄埔时的同学,也是他的好友,于是马上吩咐决请。等见了面,却不是东方白,乃是一个素不相识的汉子。周伟龙甚是惊怒。尚未开言,戴笠已开门见山:“我是蒋总司令的情报人员,到你这里侦查情况。你是校长的学生,和校长作对,必遭失败,不如弃暗投明,为校长效力。如执迷不悟,我今天就是自投虎口,你拿我这头颅去领赏,可名利双收。”周伟龙沉吟着,他深知唐生智不是蒋介石对手,不如趁此机会勾上南京,以图进退两全。于是,将军事部署详情告诉戴笠,并设计助戴脱险。<br>    当天中午,周伟龙在宴阳楼请戴笠喝酒,对人说是给朋友饯行,酒后送到车站上了火车。以后,在蒋唐战争中,甲乙央军情报准确,并有部分唐军被策反倒戈,因而,唐生智迅速失败。两年之后,周伟龙成为戴笠麾下的特务,以后升至交通警察总局局长。<br>    中原大战之中,戴笠更加繁忙,他一面派王孔安赴北平,以改组派代表名义参加扩大会议,一面搜集情况、研判各方动向,随时报告蒋介石。<br>    蒋介石对各派系军阀的打法是:一方面陈兵布阵,击败对方;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收买对方的重要将领,称之为“策反”。这是成功的战略。而这其中,戴笠等人不仅要搜集对方军事驻地、装备、给养、战略、战术等情况,而且要洞悉各派系之间,每一派系内部各将领的出身、嗜好、弱点、彼此的关系等,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收买。在此方面,可以说戴笠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br>    蒋介石也没有亏待戴笠。1931年底,总司令部密查组成立,由戴笠任组长。“这是戴氏的情报事业,由个人活动而变成组织活动之开始。”这个单位虽然不列入公开编制,却有一定的人员和经费,有固定的办公地址。当时除戴笠外,还有马策、胡天秋、徐亮、赵世瑞、郑锡麟、张炎元、方超、唐纵、吴乃宪、王天木等,人称“十人团”,办公地址就在南京鸡鹅巷53号。<br>    转过年来,1932年,蒋介石又任命戴笠为力行社特务处处长,擢拔其于黄埔二期等诸同学之上,并委以特工大权,可见,蒋介石认定了——这个勇于吃苦,不顾生死,孜孜苦干的黄埔六期学生,正是自己需要的特工干才。“蓝衣社”辨正<br>    1932年初,首先从国外传出消息,说中国出现了一个被称为“蓝衣社”的组织,专门干杀人越货的勾当。一时间,“蓝衣社”的名字不胫而走,成为恐怖的代名词。甚至在伪满洲国军政部顾问部的情报中,都充斥了关于“蓝衣社”组织的记载。其中说到“蓝衣社”东北总支部的地下组织特别庞大,并列有组织系统表,言之似乎凿凿。<br>    其实,“蓝衣社”的组织并未存在过,只是一种讹传。其始因概源于何应钦的秘书刘健群写的一本小册子。他提倡仿照意大利的黑衫党成立一个组织,一律着蓝色服装。其中关于这个组织的纲领÷组织体系:计划等写得颇为详细,有呼之欲出之感。俟这个小册子的内容传开后,人们就以为“蓝衣社”真的存在了。实际上,这个小册子虽上呈过蒋介石,但没有被采纳,而真正的蒋介石麾下的黄埔系军人组织叫“三民主义力行社”,其中到处杀人越货、密捕刑侦的则是“三民主义力行社特务处”。刘健群的小册子的内容传开、三民主义力行社的出现、力行社特务处的行动几乎同时发生,而力行社及其特务处又是极端机密的组织,外间人不明底细,就把它们与蓝衣社混为一谈了。<br>    要想说清戴笠与蒋介石的关系,必须先了解“三民主义力行社”。可以说,蒋介石从任戴笠为力行社特务处处长开始,才把组建特工组织的大权交给他,戴笠也正是从此才施展手脚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力行社对戴氏的特务“事业”确实助益非常,力行社又是蒋介石的个人派系组织。因此,可以说,力行社的发展就是蒋介石个人势力的发展;戴笠特务“事业”的发展,又是力行社发展的一个“副产品”。只不过。后来因顺于时势的需要,“副”反为正——特务处不断发展壮大,力行社反而在抗战中被取缔了。<br>    三民主义力行社是内忧外患刺激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蒋介石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政治形势。首先是外患频仍。“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虽然以签订停战协议暂告一段落,但近在京畿的炮声却震撼着国民党人的心灵。其次,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并在1931年11月成立自己的政权组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更为严重的是,“九·一八”后的不抵抗政策使国民党蒋介石受到全社会的普遍指责,以前追随国民党反共的民族资产阶级转过脸来,严厉批评国民政府,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墙倒众人推,国民党内的各派系这时也纷纷起而攻蒋,内讧不断,战火欲燃。
展开
目录
引言击鼙鼓而思戴笠<br>一 生当乱世<br>蒋介石立志<br>戴春风改名<br><br>二 君臣初定<br>溪口晋见<br>考验与赏识<br>“蓝衣社”辨正<br>特务处的班底<br><br>三 釜底抽薪<br>力行社全体出动<br>“南天王”失机<br><br>四 黑刀出鞘<br>六国饭店的枪声<br>杨杏佛喋血<br>暗杀史量才<br>盟兄之死<br>斧砍唐绍仪<br><br>五 特工大手笔<br>军统大膨胀<br>中美合作<br>“主任”学“校长”<br>特工“天才”<br><br>六 校长做主<br>强大的保护伞<br>威权赫赫<br>为所欲为<br><br>七 乃君乃臣<br>忠蒋是命<br>金钱与铁链<br>蒋介石的用人原则与戴笠的“政治艺术”<br><br>八 如臂使指<br>管束少帅<br>“迎接”杨虎城<br>元老以下<br>军事谍报<br><br>九 反共高手<br>“深谋远虑”<br>宣侠父之死<br>军统局内有共产党<br>扑不灭的组织<br><br>十 蒋汪大斗杀<br>汪精卫之死<br>杀敌除奸<br><br>十一 对日间谍战<br>游击乎?反共乎?<br>敌后大破坏<br>罗斯福想见戴笠<br><br>十二 “奇妙”的运用<br>蒋介石·戴笠·周佛海<br>策反乎?勾结乎?<br>八十万伪军归麾下<br>肃奸的“学问”<br><br>十三 命者?时也!<br>戴笠不得好死<br>蒋介石哭了<br>命者,时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