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大钊传.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82642
  • 作      者:
    朱成甲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朱成甲,江苏灌云人,1933年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审,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br>    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共党史的研究。专著有《李大钊早期思想与近代中国》,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老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主要论文有:《孙中山的思想理论与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论毛泽东在党成熟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国民运动思想与新文化运动》,《创造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李大钊对袁世凯的认识过程》、《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李大钊历史作用的探讨——兼评石川祯浩的有关论述》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李大钊传(上)》主要阐述李大钊在1918年进入北京大学以前的人生历程。其中,重点阐述他在清末立宪运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反袁护国、反段护法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与重要作用;深入剖析他与当时的主要政治集团、主要社会思潮及其主要代表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突出论述他的新爱国主义主线与探寻“救国政理”的主要思想成果,如民彝思想,青春思想,民主法治思想,调和思想等。从而,使本著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与思想文化分量,不仅是一部李大钊个人的传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独特的中国近代思想史与政治史。
展开
精彩书摘
    清王朝变法诏下达后,史家认为,在响应言事中“有关科举者”,以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所上之折,“最受重视”。1901年4月25日,山东巡抚袁世凯率先开疆臣回应之首,上呈了《遵旨敬抒管见上备甄择折》。他建议,逐年递减岁科、乡试的取中名额,另增实学一科,将旧科所递减之额,作为实科取中之额,但以五成为度,待至数试之后,“即将旧科中五成中额,一并按照实科取士章程办理”,也就是结束旧科。<br>    1901年6—8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经过反复商量决定,就变法事宜,向清廷先后发出三次会奏,每次都在万言上下。这三次会奏,对于清廷的下一阶段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推动作用。因而,对于李大钊当时的学习也就影响最大。<br>    他们参照日本兴学立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一整套的改革方案。在初等教育阶段,他们主张:8岁以上人蒙学,“除四书必读外,五经可择读一二部。家塾义塾,悉听其便”。<br>    他们主张:“拟令州县设小学校。”“12岁以上入小学校,习普通学,兼习五经。”同时要求:“兼看中外简略地图。学粗浅算法,至开立方止。学粗浅绘图法,至画出地面平形止。习中国历代史事大略,本朝制度大略、习柔软体操。三年而毕业。”<br>    “15岁以上人高等小学校”,解经书较深之义理,学行文法,学策论词章;看中外详细地图;学较深算法,至代数几何止;学较深绘画法,至画出地上平剖面、立剖面、水底平剖面止。习中国历史大事、外国政治学术大略。习器具体操。兼习外国一国语言文字之较浅者。学校必设兵队操场。三年而毕业。“18岁高等小学校毕业”,由“本管府考之,分数及格者,取为附生”。取为附生者,可送入府学校,也可以人中学校。我们看到,张之洞的这部分改革设计、恰恰符合当时李大钊的学龄。李大钊因为当地尚无小学可读,所以不能不还是走科举之路。<br>    1901年8月29日,清廷诏令: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这个问题,在戊戌变法时即曾有诏令,但为慈禧所中断。这次重申:“自明年为始,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二篇、《五经》义一篇。”“合校三场,以定去取,不得偏重一场。”同时又规定:“生童岁科两考,仍先试经义一场。
  ……
展开
目录
    引言——量才常以玉为衡<br>    第一章 出生的家庭与社会环境<br>    一 出生的家庭<br>    二 社会环境<br>    <br>    第二章 从科举道路到进入新学堂<br>    一 科举考试的准备<br>    二 科举制的末班考生<br>    三 进入永平府中学堂<br>    <br>    第三章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招生与入学后的思想矛盾<br>    一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创办与招生<br>    二 入学后的理想追求与清廷教育方针的矛盾<br>    三 精神危机与思想家型人物的特征<br>    <br>    第四章 立宪大课堂与现代政治运动的洗礼<br>    一 立宪思潮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影响<br>    二 立宪派的政治追求与清廷假立宪的矛盾<br>    三 速开国会请愿与现代政治运动的洗礼<br>    四 第四次国会请愿的特殊意义<br>    <br>    第五章 “反满”革命思想<br>    一 《岁晚寄友》——“反满”思想的实证<br>    二 “反满”革命思想的产生<br>    三 “鸡知天明”的觉醒<br>    <br>    第六章 辛亥革命与树立坚定的民主观<br>    一 革命潮流的激荡<br>    二 滦州起义与悼念白雅雨<br>    三 树立坚定的民主共和观<br>    <br>    第七章 胜利后的“隐忧”与拥护孙、袁<br>    一 庆幸胜利<br>    二 “统一政府成立”后的“隐忧”<br>    三 拥护孙、袁,批驳中岛端<br>    <br>    第八章 第一届国会与《言治》创刊<br>    一 “缓进派”拥袁与第一届国会<br>    二 北洋法政学会与《言治》创刊<br>    三 《言治》月刊拥袁的主要表现<br>    <br>    第九章 政党潮中的超政党观察与探讨<br>    一 面对政理难题:政党潮<br>    二 “国赖以昌”政党的先决条件<br>    三 对中国政党的初步审视与考察<br>    四 理想的政党观与现实政党状况之间的矛盾<br>    <br>    第十章 民初政争与拥袁<br>    一 对于建都地点问题之争<br>    二 对于“张方案”及《临时约法》问题之争<br>    三 对于“宋案”与“二次革命”问题之争<br>    四 对于“军民分治”与裁都督问题之争<br>    五 “南天动乱”——《忆天问军中》<br>    <br>    第十一章 拥袁的背景、原因<br>    一 袁世凯的乘时<br>    二 革命党的两难<br>    三 特殊的历史条件与社会心理<br>    四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袁氏渊源<br>    <br>    第十二章 毕业与抉择<br>    一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br>    二 鄙弃仕途与政坛生活<br>    三 冲出北洋“樊篱”<br>    <br>    第十三章 东京留学<br>    一 并非理想的目标<br>    二 选择早稻田<br>    三 入学前的准备与业绩<br>    四 早稻田的入学与退学<br>    <br>    第十四章 走近《甲寅》.结友章士钊<br>    一 《民立报》时期的精神相通<br>    二 《独立周报》时期的神交向往<br>    三 《独立周报》停刊后的困惑<br>    四 “二次革命”失败与创办《甲寅》<br>    五 投稿《甲寅》与结友章士钊<br>    六 章士钊的影响<br>    <br>    第十五章 反袁思想与捍卫民主法治<br>    一 法治与人治的交锋:宪法与公布权<br>    二 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焦点——国会<br>    <br>    第十六章 反袁思想与道德批判<br>    一 道德人心与民族命运<br>    二 袁世凯的反动腐败与道德人心危机<br>    三 道德批判与“昌学”救国的选择<br>    <br>    第十七章 反袁思想与首倡群众对抗力<br>    一 对抗力问题的提出<br>    二 民主制下的对抗与反对极端主义<br>    三 首倡群众对抗力<br>    四 民主法治思想的里程碑<br>    <br>    第十八章 箴陈奋起,揭举新爱国主义<br>    一 陈独秀关于“爱国”何义的困惑<br>    二 陈文的轩然大波与李大钊的意义提升<br>    三 析陈独秀所谓“自觉心”的虚无性<br>    四 箴陈奋起,揭举新爱国主义<br>    五 《新青年》创刊:陈独秀的积极回应<br>    <br>    第十九章 反对侵华“二十一条”与促袁抗日<br>    一 侵华“二十一条”与留日学生的反抗运动<br>    二 留日学生爱国运动的两个重要文件<br>    三 促袁抗日与促袁进行反省和改革<br>    <br>    第二十章 反袁与驳“国情”论<br>    一 为袁世凯复辟服务的“国情”论<br>    二 对古德诺“国情”论的批判<br>    三 特殊的意义与民主法治的教训<br>    <br>    第二十一章 逆贼稽征讨,鹏鸟始张翼<br>    一 反袁结社:神州学会<br>    二 策划讨袁赴春申<br>    三 反袁斗争风暴与《民彝》<br>    <br>    第二十二章 民彝思想(上)——人的学说与对袁世凯的批判<br>    一 民彝思想的产生<br>    二 民彝思想——中国化的西方人文主义<br>    三 民彝思想与对袁世凯“人”的尺度的批判<br>    <br>    第二十三章 民彝思想(下)——人的学说与创建现代国家的政治理论基础<br>    一 必须“凶民彝而少加牖育之功”<br>    二 必须“杀迷信人治之根性”<br>    ……<br>    第二十四章 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上)——《晨钟报》时期<br>    第二十五章 创造青春中华的理想(下)——《宪法公言》时期<br>    第二十六章 打破矛盾生活的探索——《甲寅》日刊时期<br>    第二十七章 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斗争(上)——批判梁启超的伪调和主义<br>    第二十八章 支持孙中山的护法斗争(下)——批判段祺瑞、梁启超的伪国家主义<br>    第二十九章 《此日》——与时俱进赋征程<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