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画坛泰斗布衣情怀
一 家庭背景和生长环境
二 师友之情
三 寂寞是最美的风景
四 品格成就艺术精品
五 乡心、童心和农人之心
六 市场规律与艺术追求
七 尾声
楔子芝麻年年开花
第一章 艺术从爱启航
第一节 祖父启蒙
第二节 娘生娘疼
第三节 贤妻春君
第四节 侧室宝珠
第二章 根在早年磨砺
第一节 乱世弱子,半年多私塾
第二节 一支画笔,锅里煮文章
第三节 子夭弟夭,北上闯皇城
第三章 艺海登天长梯
第一节 从齐长龄到周之美
第二节 巧得《芥子园画谱》
第三节 敢凭想象画八仙
第四节 自号“白石山人”
第五节 龙山七子,意气风发
第六节 拜师王湘绮,位卑亦自重
第四章 海内几多知己
第一节 莫逆之交陈师曾
第二节 幸有梅郎识姓名
第三节 “乡巴佬’’执教艺专
第四节 徐悲鸿的鼓与呼
第五章 暮年喜逢盛世
第一节 湘潭老乡毛泽东
第二节 搭帮赤诚好总理
第六章 读万卷行万里
第一节 行西安,游北京
第二节 东出南昌下桂林
第三节 六出六归数万里
第七章 甘于寂寞最美
第一节 终生不废临摹
第二节 “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
第三节 负气“名家”学刻印
第四节 “衰年变法”志何坚
第八章 艺德造就精品
第一节 终生不近官场
第二节 敢为革命涉险
第三节 独特“抗战”十四年
第四节 《和平鸽》飞向世界
第五节 乱世不改布衣情
第九章 乡土何其烂漫
第一节 乡心与农夫心
第二节 童心到老不枯竭
第十章 君子取财有道
第一节 卖画不论交情
第二节 书画广交朋友
第三节 思想、个性和艺术自由
第十一章 艺海一棵奇葩
第一节 绘画出神入化
第二节 自负诗词为第一
第三节 书法学古亦变古
第四节 篆刻鬼斧神工
第十二章 真性情面面观
第一节 养生之道“七戒”
第二节 “老抠儿”并不抠
第三节 艺坛桃李满天下
尾声形谢而神不谢
附录一 《白石老人自述》节选
一 出生时的家庭状况(1863)
二 从识字到上学(1864-1870)
三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1871-1877)
四 从雕花匠到画匠(1878-1889)
五 诗画篆刻渐渐成名(1890-1901)
六 五出五归(1902-1916)
七 定居北京(1917-1936)
八 避世时期(1937-1948)
附录二 名人论齐白石
一 看完《白石老人自述》后的感想
二 白石夫子千古
三 忆白石老人
四 和白石老人的父女之情
五 齐白石先生二三事
附录三 齐白石年表
后记 大家自成大家
内容摘要
齐白石幼家贫,幼多病,只上过半年私塾,牧牛,砍柴,拾粪,学吹笛子,拉胡琴,在松明火下学画……。11岁读熟半部《论语》,15岁学木匠,16岁学雕花木工,20岁临《芥子园画谱》,25岁自学绘画,26岁拜师乡土画家,学画肖像画,27岁师从地方名儒学习诗画,改行画肖像,由木匠变为画匠,画艺渐在里巷扬名,34岁学书法,研篆刻。37岁拜师经学家、古文学家、诗人、湘潭名士王湘绮。38岁画《南岳图》十二幅,承典梅公祠,造“借山吟馆”书房。40岁始远游,画《君山图》和《洞庭看日图》,48岁,在乡苦读古文诗词,55岁只身北漂,63岁大病一场。65岁执教北京艺专,66岁当教授,67岁历时十年“衰年变法”。73岁还乡,散财乡里,以济荒年。75岁始闭门“抗战”八年, 84岁任北平美术家协会名誉会长,飞抵南京,被蒋介石接见,85岁收年方四十的美院教授李可染为徒。87岁,出版胡适、邓广铭、黎锦熙三人合写的《齐白石年谱》。88岁作客中南海,毛泽东宴请,朱德、俞平伯作陪。91岁荣膺文化部“人民艺术家”称号,当选为全国美协第一任主席。93岁时与陈半丁、何香凝等为世界和平大会合创巨作《和平颂》,获德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荣誉。94岁获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95岁出任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