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层林尽染:记一对老共产党员王陆定和杨月仙的世纪人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3064510
  • 作      者:
    刘小云主编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层林尽染:记一对老共产党员王陆定和杨月仙的世纪人生》非常细致地记述了王陆定和杨月仙夫妇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的不平凡经历。主人公王陆定祖籍平遥,和杨月仙于1938年喜结连理,之后在太原市的教育事业中辛勤耕耘半个世纪之久,并取得了丰硕果实。此书由王陆定和杨月仙两位老人的老部下和学生自发编写,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作序。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此书历经四稿,多次征求业内人士的意见,精心修订,全书内容充实、风格大气。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五章 独创银行<br>    艰苦创业<br>    1941年秋天,王陆定接受了一项新的任务,组织上决定由他来独自创办冀南银行平遥办事处。<br>    冀南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成立于1939年10月。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发展边区经济而创建的规模最大的解放区银行。新中国成立前夕,即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并为华北银行,随后又与北海银行、晋西北农民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br>    1941年前后,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苦的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华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国民党军队则消极抵抗,节节败退。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英勇挺进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创建不久的抗日根据地,一方面不断遭受日军的“扫荡”,另一方面还经受着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围剿、经济封锁、围困限制,市面流行的货币种类复杂,既有国民政府的法币,也有地方发行的各类票、券,还有私人商号的土杂钞等。再加上自然灾害频频,使得本来就脆弱的边区经济雪上加霜。面对如此形势,毛泽东主席在1938年10月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明确要求,要有计划地与敌人发行伪币的政策作斗争,提出“被隔断区域”(即我党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可以设立地方银行,发行自己的货币。<br>    这就是冀南银行成立的大背景,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叫做冀南币,是边区独立自主的本位货币,是打击敌伪币、稳定金融市场的有力武器。冀南银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年月里不断应时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金融方针、政策和法规,为华北根据地发展生产、保障人民军队和机关供应,促进边区和解放区的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王陆定作为这支队伍里的重要一员,同样也付出了最艰苦的努力,甚至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回顾许许多多往事,充满了传奇色彩。<br>    那天,王陆定被通知到沁源县城,太岳区一专署分管人事的副专员武毓汉、太岳区银行行长李绍虞和太岳区一分区银行行长王俊德与他谈话,任命他为冀南银行太岳区平遥办事处主任。这项任命,对于年轻的王陆定来说,何止是战场的转换?工作性质与他几年来的游击战大相径庭!要理财,要融资,要用不多的资金支援前线武装部队,扶持生产。这项工作既得从头学起,就必须边学边干,干就得干出个样子来,因为这笔笔业务都事关重大。组织上为什么会选中王陆定来担此重任?他自己分析,平遥城具有极为特殊的战略地位,为什么呢?我党的太行、太岳两根据地正在围绕“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障供给,支援战争”的战略开展工作,急需许多物质,比如药材、铁器、麻皮等,而食盐是最需要且最难运达的。运城产的食盐只能运到平遥而运不到长治,怎么办呢?这就必须在平遥建立转运站,并有银行建置。在晋商兴盛时期,运城的盐池大多由平遥人经营,到日本人入侵时期,运城的盐池也还是平遥人经营,因此,运城的食盐还是能运到平遥的。我党决定,食盐由运城运抵平遥后,从平遥分两路进山,即从普洞和东泉,由此进太行太岳两个根据地。再者,平遥除敌占区之外,也要发展经济,要建立集市,帮助老百姓买卖,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运进运出各种物品和生产资料。当然,还需要银行进行直接的对敌斗争,一是不准日伪钞侵入我根据地,而且还要将我冀南币送出去,扩大使用范围;二是降低日伪钞与冀南币的比值,当时日伪钞与冀南币的比值是5:1,在粮食征收季节,老百姓可能拿上日伪钞来兑换,就能达到3:1,比价斗争也很严酷。就此情况,银行的建立就显得格外重要,太岳区确定平遥为建立银行的第一个县级机构,是非常慎重而又正确的。为什么要选用王陆定来担任这个职务呢?首先因为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平遥人,对熟悉业务和开展工作都极为有利;其次他自幼就目睹过平遥票号的兴衰,接触过形形色色的票号经纪人,头脑里对经营货币没有太多的陌生感。<br>    万事起头难,最困扰他的是一切都得白手起家,一是办事处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二是他这个主任无兵无卒,孤军作战;三是只有2万元现金的开办费和一套图章;四是没有现金库,图章和不多的现金,就在他随身带的一个白布袋里。<br>    要开展工作,首先得物色合适的人选。他去找了平遥县长赵力之。赵力之让他自己寻找合适的人,他负责调遣。但是,找一个既懂金融又诚实、机灵、品质优良的青年谈何容易!开始,他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寻”。一区的区公所有一位化名赵源的年轻人,精干,但不能脱离自身的工作。试了几天,两头不能兼顾,再说,这位同志对金融太陌生,他只好放人家回区公所。还找了一位小伙计,化名冯勇,为银行的出纳,此人很老实,也好学,王陆定觉得他是块干银行工作的好材料,决定重点培养和使用他,之后推荐他成为自己的继任,不幸的是,冯勇后来被敌人抓捕而英勇牺牲。为了选一位真正能配合自己的“内行”,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妻子家里几代人都是买卖人,都与票号打交道,从她娘家亲戚里找一位思想进步、来之能战的人应该是上策。而此时,他才想到,哦,很长时日没见到自己的妻子了。妻子此时在干什么呢?应该是在普洞村家里,因为他们的女儿还没断奶,断奶后,妻子准备将女儿暂时让奶奶照料。对,回家去,看望父母和妻儿,再与妻子商量如何从她娘家物色合适的人选。
展开
目录
序<br>楔子<br>上篇<br>第一章 王氏家渊<br>平遥文化之影响<br>父亲王殿英<br>母亲任淑行<br><br>第二章 求学之路<br>娘娘庙里上私塾<br>河底庙里读高小<br>考初中全县第一名<br>在校加入牺盟会<br><br>第三章 华年结发<br>杨月仙家道<br>相识与相交<br>喜结良缘<br><br>第四章 烽火年代<br>创建政权<br>巧妙工作<br>组织伏击<br>遭遇日军<br>护送同志过封锁线<br><br>第五章 独创银行<br>艰苦苦创业<br>流动金库<br>护金遇险<br>开店遭劫<br>发放农业贷款<br>开荒种地<br><br>第六章 迎接胜利<br>转战晋东南<br>救济难民<br>塞外贩马<br><br>第七章 进入京城<br>举家迁京<br>初涉保险业<br>打道回府再创业<br><br>中篇<br>第八章 创办太原十五中<br>水西关外创业人<br>共度困难时期<br>首创“年级教导组”<br>正校风立校规<br>大打教学翻身仗<br>亲和力的影响<br><br>第九章 三中岁月<br>调任三中<br>从组织上创新<br>树立“三好”典型<br>置身“关门大改”<br>广阔天地设课堂<br>满园春色<br>治校之道惟在用人<br>危难时刻显风范<br>创办洛阳农场<br><br>第十章 最后一班岗<br>恢复教学秩序<br>筹办电视大学<br><br>下篇<br>第十一章 离休生活<br>再回首此生无憾矣<br>营造和谐家庭<br>高风亮节<br>有朋暖庭堂<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