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红尘往事:民国时期文人婚恋传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869838
  • 作      者:
    刘宜庆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钱穆讲过,一个本国的公民当对自己国家以往的历史具温情和敬意。陈寅恪讲过,对历史当具了解之同情。宜庆这《红尘往事:民国时期文人婚恋传奇》,大体合这个标准。我说负责任,是指他对历史人物的婚姻关系,有了解之同情;说他忠厚,是指他对历史处境中人物的选择保持了温情和敬意。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宜庆,笔名柳已青。书评人,专栏作家。山东汶上人。生于70年代。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居青岛,供职半岛都市报。关注晚清民国知识分子群体,近年致力研究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生活史和心灵史。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报》《中国新闻周刊》《广州日报》《深圳晚报》等报刊开设专栏。著有《绝代风流:西南联大生活录》。
展开
内容介绍
  《红尘往事:民国时期文人婚恋传奇》内容为:重温民国时期文人的红尘往事,观照他们的婚恋方式,聚焦他们的家庭生活,感受他们家国相连的命运。书中写到的学者婚恋和家庭生活细节,无关乎历史之宏旨,但能从一个侧面看到整个时代的映像,集中呈现了民国文人的情感生活,有大量的史实,有好玩的考证,也有一点点八卦,比如,谁是胡适的秘密情人,谁撮合了陈寅恪和唐篑,梁漱溟丧偶为何又续弦,冯友兰的挽妻联为何感人至深,金岳霖为何与秦丽莲同居而不婚,陈岱孙为何终生未娶,沈从文的婚外恋情对他的写作产生什么影响,林徽因为何舍徐志摩而选择梁思成,等等。
  以他们的婚恋为视角,观察他们的人生遭际,感受他们的浪漫与辛酸,纵是逝去了的红尘往事,依然让人百感交集。
展开
精彩书摘
  一、神仙眷属
  水上情书:沈从文与张兆和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这个被时代分为文学家和文物专家的“乡下人”,一生喝过不同的苦酒和甜酒,看过各地的水云,他写下的情书和家书,带着岁月的沧桑和苦难,至今读来仍动人心弦。
  (一)绝望孤独的爱
  1929年夏天,沈从文被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破格聘为讲师,到上海任教。此前的沈从文行伍出身,在湘西看惯了杀人,厌倦了军队的生活,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到了北京,在寒冷、狭小的房间,饿着肚子,捂着被子,用手止着鼻血写作,从一个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人成长为一名有全国影响力的作家。
  在上海中国公学,沈从文遇到了他一生的爱人——张兆和。我们相信这是上帝安排的巧合,注定让沈从文的心灵先受到爱情的折磨和煎熬,然后才让他品尝幸福的甜酒。
  1929年9月,过完暑假的学生们陆续回到了校园。这一天是沈从文第一次登台授课的日子。在此之前沈从文做了认真而充分的准备,所备资料足供一节课使用。从法租界的住所去学校时,他还特意花了八块钱,包了一辆黄包车。而此次讲课的报酬,却只有六块钱!
  那时沈从文在文坛上已声名鹊起,当天慕名来听课的学生早挤满了教室。看着学生们期待的神情,本来准备好的开场白此时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请等我五分钟!五分钟过去了,他仍然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整个教室已从议论纷纷变成鸦雀无声!沈从文的紧张无形中传播开去,一些学生也莫名地替沈从文紧张起来。在  1938年沈从文在昆明他们中间,有一位外国语文学系刚上大二的女生来旁听,名叫张兆和,见沈从文如此狼狈,她竟不敢抬头再看这位年轻的老师。漫长的十分钟静静地过去了,沈从文终于抬起头来说道:你们来了这么多人,我紧张得要哭了。后来沈从文回忆起初为教师的经历时说:“感谢这些对我充满好意和宽容的同学,居然不把我哄下台去。”
  在第一堂课上,我们无从得知沈从文是否注意到了张兆和。第一堂课沈从文的表现让张兆和觉得他不过是位只会写写白话文小况的年轻人而已,还不知道怎样讲课。随着沈从文的授课在学生中逐渐受到欢迎,张兆和旁听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这年冬天,沈从文对张兆和产生了恋情,这是典型的单相思。尢法排遣,写起了情书。他的情书如同流水一样奔涌而去,为他的爱寻找归宿。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也许是唯一而有效的打动女孩的方式。沈从文在《我喜欢你》一诗中写道:
  别人对我无意中念到你的名字
  我心就抖战,身就沁汗
  并不当到别人
  只在那有星子的夜里
  我才敢低低喊你的名字
  沈从文爱上张兆和绝非“偶然”。从现在的黑白照片中可以看出张兆和的确是经典美女:额头饱满,鼻梁高挺,秀发齐耳,下巴稍尖,轮廓分明,清丽脱俗……更重要的是张兆和的大家闺秀的气质——高雅、羞涩、内秀。张兆和出身苏州名门,张家四姐妹个个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长得美丽。张兆和在学校内追求者甚多,心性高傲的她把追求者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沈从文被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笑为“癞蛤蟆第十三号”。
  叶圣陶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那时的沈从文期待着这种幸福的降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惶惑而迷茫,一切都不可知。
  尽管对沈从文连篇累牍的情书不胜其烦,年青的张兆和却找不到适当的办法拒绝沈老师的热情。她以为沉默是最好的拒绝方式,因而对沈从文的求爱信一概不复。可沈从文不管这些,依旧勤快地写他的情书。
  沈从文与张兆和是师生恋。周有光(张允和的丈夫)说,当时,经过五四洗礼,师生恋并没有受到来自道德或体制方面的反对。尽管如此,沈老师浓烈、持久的爱,给张兆和无形中带来心理压力,最初,她是不认同这种爱的,希望在沉默中任其自生自灭。张兆和在日记中曾写道:“又接到一封署名s先生的来信,没头没脑,真叫人难受!”
  写给张兆和雪花般飞出的情书,换来的是巨大的缄默。他也曾找过张兆和的同学王华莲通融、沟通,试图通过王华莲对张兆和进行劝说,说到动情处,沈从文曾流下了眼泪。但这一切努力没有产生好的效果,反而使张兆和对沈从文有了误解。
  这孤独而绝望的爱情,巨大的挫败感一天天在心中蔓延,使沈从文无所适从。他想辞去中国公学的教职,以此逃避。他在给王际真的信中说:“常想一机会逃离此地方,出国无谋生本领,就到军队中去胡混数年。”
  (二)爱情迎来转机
  后来学校里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情急之下,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理论。
  1930年7月的一个下午,略显腼腆的女学生张兆和出现在胡适校长的办公室,她拿着一大摞沈从文写给她的情书,让胡适转交给沈从文。刚见面时,张兆和把信拿给胡适看,说:沈老师老对我这样子。胡校长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我很顽固地不爱他。胡校长大夸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并说,我和你爸爸有乡谊,会和他说一声的。待得知了张兆和的态度后,胡适才不作声了,只是“为沈叹了一气,说是社会上有了这样的天才,人人应该帮助他,使他有发展的机会!”言外之意,怪张兆和不积极帮助沈从文这位天才。
  追求无望,沈从文把自己的痛苦告诉了胡适,胡适写信安慰他:“我的观察是,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用错情了……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
  当然这种劝慰是起不到作用的。被爱情吸引的人,好比扑火的灯蛾,不知道是盲目冲动,还是追求美好和理想的爱情,让人有一种殉情牺牲的感觉。
  1930年7月11日,张兆和收到沈从文当日写的第一封信:“字有平时的九倍大!例外的称呼我‘兆和小姐’!”请注意当日的第一封信,沈从文有时一天中给张兆和写好几封信。而且,在信中曾暗示过张兆和,有可能走绝路。
  7月12日,在收到一封六纸长函后,张兆和在当日的日记里写道:看了他这信,
  不管他的热情是真挚的,
  还是用文字装点的,
  我总像是我自己做错了一件什么事因而陷他人于不幸中的难过。
  但他这不顾一切的爱,
  却深深地感动了我,
  在我离开这世界以前,
  在我心灵有一天知觉的时候,
  我总会记着,
  记着这世上有一个人,
  他为了我把生活的均衡失去.
  他为了我,
  舍弃了安定的生活而去在伤心中刻苦自己。
  一个女孩微妙、复杂的心思,仿佛微风拂过琴弦,发出微弱的一丝回应。尽管张兆和“很顽固地不爱他”,但她感动、珍惜他的爱。在这样的情形下,张兆和的心开始了松动,似乎默许了沈从文的追求。“‘蒲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蒲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任谁读到这样的情书片段也会心动的。沈从文的情书像流水一样,温润张兆和的心,需要的是时间,他相信她读到赤诚的情书慢慢也会有感觉的。
  “望到北平高空明蓝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给我的影响恰如这天空,距离得那么远,我日里望着,晚上做梦,总梦到生着翅膀,向上飞举。向上飞去,便看到许多星子,都成为你的眼睛了。”
  带着爱的文字始终会温暖人心的,心毕竟是情感到达的地方,不是冰冷的石头。美丽的情书,带着爱和哀愁,石头读后也会流泪的。或许,自从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第一封情书开始,在张兆和的潜意识里就有接受爱情的可能。
  “××,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爱上一个人,才发现自己的卑微。沈从文的这段情书,让人想起跌入爱河的张爱玲,张爱玲在赠送胡兰成的照片上写着:“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但沈从文和张兆和的师生恋是经过千转百折的。张兆和的心情如乍暖还寒的早春,几经反复。当年7月15日,她在日记中写道:“他爱我爱得太深切了,他仍然没有放松他的想头,……唉,这真是一场孽债,那里是他的前因,将生怎样的后果,何日才能偿清!……知道他失恋后会有怎样的苦闷,知道……她实在是比什么人都知道得清楚,但是她不爱他,是谁安排了这样不近情理的事,叫人人看了摇头?”只能是上帝的设计,写下这一段话的张兆和,此时也是困惑的,犹豫的,她不知道,她一生的命运和牵挂都要托付追求她的这个人,她今后的道路将和这个人一起走过。
  张兆和的这种困惑在于当一个人执著地爱着她,她实在是无从选择,她也没有力量和勇气拒绝,只好慢慢地接受了,何况很多人,包括她的一些老师,并不是摇头的,他们支持沈从文对张兆和的感情,对于沈从文来说,只是黎明前的黑暗,爱情的霞光即将来临。
  大家都以为沈从文在中国公学的经历放在了师生恋上,其实,在这一段时间,沈从文的创作非常丰富,可能是爱情给他带来的动力。《从文自传》就是在此时出版。在中国公学,他尽其所能帮助学生,罗尔纲、吴春晗、何其芳等都得到过沈从文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
目录
序言  谢泳
民国学者的婚恋方式(代自序)
一、神仙眷属
水上情书:沈从文与张兆和
最浪漫的事:周有光与张允和
四姨傅伯伯:张充和与傅汉思
张家四姐妹:百年沧桑如流水
神仙伴侣:赵元任与杨步伟
鹣鲽情深:俞平伯与许宝驯
特别有缘:钱锺书与杨绛
中英合璧:杨宪益与戴乃迭
喜遇知音:汪曾祺与施松卿
野蔷薇与二月兰:朱德熙的浪漫爱情

二、天若有情
陈寅恪与唐筼
梁漱溟与他的两任太太
蒋梦麟与陶曾谷
梅贻琦与韩咏华
张荫麟与伦慧珠
傅斯年与俞大綵
竺可桢与他的两任太太
冯友兰与任载坤
浦江清与张企罗

三、恋曲悲歌
三年相思不嫌苦:徐芳与胡适
金坚玉洁的“友情”:陈衡哲与胡适
短暂的暖昧:陆小曼与胡适
恨君不似烟霞月:曹诚英与胡适
为伊消得人憔悴:朱毅农与胡适
历史的悲凉:李今英哭梅光迪
旧恨新愁只自知:吴宓的情感世界
百转千回都不讲:卞之琳的苦恋
苦涩的浪漫:夏济安的柏拉图之恋
贫贱夫妻百事哀:朱湘与刘霓君

四、爱情传奇
胡适的新婚和新婚诗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胡适惧内趣话
春回枯柳:熊希龄与毛彦文的婚姻
一对妙人:金岳霖与秦丽琳
终身未娶的陈岱孙
爱情传奇:罗家伦与张维桢
林徽因为何选择了梁思成
啼笑因缘:张恨水婚姻三部曲
沧桑看虹:沈从文的婚外恋
蕙的风:汪静之的情和诗
面对历史谁人不惆怅?(代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