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奇瑞狂人尹同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048833
  • 作      者:
    雪柯著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谁认识马云》项目团队策划,著名财经作家雪柯阳新力作,今天的奇瑞就是明天的丰田。
  他在车轮滚滚的重量级赛场上奇兵出击,为平民家庭开得起车,蹚出一条实惠之路,他让人尊敬之处在于,在强手如林的领域树立一个自主品牌并苦苦坚持,奇瑞的一小步,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一大步。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
  通用公司未来的竞争对手是日本的丰田和中国的奇瑞。
  ——通用公司CEO  瓦格纳
  奇瑞是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奇瑞经验已经超出汽车行业范围,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普遍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原部长徐冠华
  奇瑞是全国创新型试点企业的一根标杆,奇瑞精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
  ——国家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李学勇
  奇瑞l0年走过的路比较艰难也很坎坷,但毕竟坚持了下来。10年100万辆的成绩,足以说明市场认可奇瑞的产品。
  ——清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  宋健
  身为奇瑞的当家人,如今摆在尹同耀面前的是必须尽快使奇瑞完成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惊险一跃”,跃过去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全新的奇瑞。
  ——搜狐汽车评论员、麦威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程文兵
  我是中国人,我开奇瑞车,我最牛!
  ——新奇军车友会会员
展开
作者简介
  雪柯,财经作家、策划人。先后在多家上市公司与知名网站担任过职业经理人与主编。出版过的作品有《较量:丰田诉吉利商标侵权案》《不做大哥好多年》与《走在珠峰的路上》等。作为策划人,先后丰持策划的案例仃:中国家电行业经典公关案——科龙电器“真金品质我作证”公关活动;中国汽车知识产跨国第一案——丰田诉吉利危机公关活动;中国轿车探险珠峰第一案——自由舰珠穆朗玛峰探险活动。
  尹同耀,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1962年11月生,安徽巢湖人,毕业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1984年进入一汽集团;1991年10月至1996年11月,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任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1996年11月离开一汽集团进入奇瑞公司工作;1996年11月至2004年2月,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2004年2月至今,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全自劳动模范”称号,被评为“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1月,入选“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展开
内容介绍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1962年11月生,安徽巢湖人,毕业于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制造专业。1984年进入一汽集刚:1991年10月至l996年11月,在一汽人众汽车有限公司任总装车间主任兼物流科科长;l996年11月离离一汽汽集团进入奇瑞公司工作:1996年11月至2004年2月,任奇瑞汽车有限公词执行剐总经理;2004年2月至今,任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个国劳动模范”称号,被评为“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1月,入选“改革开放30年经济百人榜”。
展开
精彩书评
  高端品牌——奇瑞未来的奇迹
  张 彬
  经济学家张维迎发现企业的存亡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是否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无疑,品牌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资源。
  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自主品牌企业与跨国汽车巨头相比,在产品品质、管理水平等基础运营水平方面还处在较低阶段,消费者也普遍处于品牌认知的萌芽阶段,所以还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化竞争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中,汽车企业如何把握品牌成果、如何有效地运作品牌,是一个战略的问题,也是企业家在经历了第一次创业成功后的第二次“大考”。一方面中国的营销人员所学的营销知识基本传承自西方,他们很认同品牌在企业中的价值和专业化的运作方式;而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面对企业发展实际操作中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有形的实体经营和无形的知识经营的困惑和矛盾,尝试某种折中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汽车整体上还没有真正进入同质化的时代,产品是建立品牌的基础,产品做好了,就可以达至成功。同时,把通路做好,也可以成为大赢家。还有价格,但现在汽车价格手段的运用仅仅停留在低水平的“降价”运作方面,还有很多价格策略未被系统地运用和展开。最后,在传播、沟通和销售促进等方面,中国汽车企业其实还有很多可待挖掘的运作空间。但不可忽视的是,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和资源开放性特征下,产品的同质化趋势将日益明显地转变为产品差异化,在产品实体上的实质性创新已越来越步履艰难,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培育和建立品牌个性化的难度。同时,伴随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业的革命性扩展,生产厂家的信息权力正在削弱,品牌以往所起到的高度概括性认知的功能也在弱化。对于本来就属于理性消费范畴的汽车,消费者更加理性,再不愿意为那些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产品差异而支付额外的费用。这些因素都给汽车企业品牌的建设和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许多汽车企业由于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重灾区”,品牌观念相对其他行业如家电等,有很大的差距。品牌观念近两年才被认知和建立,但提升很快。这其中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和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后带来的先进的品牌理念起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国际汽车品牌,差距就比较大。一些汽车企业展开的有限的品牌活动,也仅是做了一些品牌广告传播工作而已,大部分公司的品牌运作,都是阶段性的和局部的,只是停留在传播的层面,而不是进行品牌经营。这是目前许多中国汽车企业应该清醒认识到的问题,企业应该从经营的角度、资产的高度来看待和运作品牌。
  首先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全方位地围绕客户的需求建立一个体系。在消费者的心中投资,一个品牌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说明了这个品牌被消费者接受的程度、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也说明这个品牌的发展符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趋势,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潜力。其次,中国汽车企业要从长远的角度重视品牌问题,规范建立品牌。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家在理念上持有品牌“无用论”和品牌“空虚论”,认为做品牌不如搞促销实际,忽略了规划着眼于未来的品牌战略问题,等遇到严重的品牌方向问题时才回头去规划和整理品牌,但为时已晚,因为你的行为已经让消费者在心目中给你的品牌进行了定位。另外,在汽车这个规模化、资本高度集中的行业里,品牌同样是高度集中的,消费者心目中只能容纳有限的几个强势汽车品牌。
  中国汽车行业一向是以劳动密集型模式生存的。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形成了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值得深思的是,多数中国自主品牌相对于国际品牌仍然是“廉价”的代名词,造就的仍然是低端的品牌。尽管具有价格竞争力,但是品牌的附加值和美誉度相对都很低。究其原因,在短期利润与长期价值方面,自主品牌往往缺乏努力打造强势品牌的自信与耐心。
  奇迹般成长的奇瑞可以说是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代表,其发展的速度和模式广受称赞。但也有人说“奇瑞汽车在制造上是个巨人,但在品牌上仍然是个弱者”,语言虽然偏激但善意的提醒不无一定的道理。尽管奇瑞已经迈过了百万辆的关卡,但是其从创业开始就一直延续着的低价品牌的认知至今没有被突破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讲,长期的低价形象如不及时调整和改变就等同于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稳定的低端认知,也就意味着低端的奇瑞品牌的定位,今后再想改变和提升将是非常困难的。不久前,早先诞生的吉利汽车的艰难的品牌提升工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值得奇瑞借鉴。
  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中除劳动、资本、土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家精神。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最活跃的智力资本就是人本身,尤其是企业家本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关于人力资源的研究中指出,在美国1929年~1957年近30年间的经济增长中,资金、土地、厂房、设备等的投入所得到的经济增长率可以量化,但人力资源投入所得到的经济增长率则无法量化。同样的厂房、技术、设备、资金等有形资本,交给不同的人管理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究其原因,企业领袖对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尤其是品牌建设一定要由企业家去亲历亲为,去建立目标和推动。由此可见,在奇瑞的品牌建设过程中,尹同耀将起着关键性作用。我们期待并相信他能够以战略的远见,带领经营团队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快速创造奇瑞高端品牌的又一个管理奇迹。但需要说明的是,留给中国汽车建立自主品牌的黄金时间不多了,可喜的是我们已经听到了尹同耀先生“奇瑞离倒闭还有18天”的危机感。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三九造车:诱发芜湖人的轿车梦
  即使芜湖现在有许多汽车企业,也不能说明当时芜湖就有发展汽车工业的良好基础。
  芜湖原先是一座以轻工业为主的城市,支柱产业是轻纺。芜湖市的轻纺最鼎盛的时期达3万多人,纺织厂绝大多数是女工,加上她们的配偶和子女,就有10万多人。要知道,芜湖市是一个只有60多万人口的中小型城市。但后来,芜湖市的轻纺倒闭了。这对芜湖的经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经济急需转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芜湖濒临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方——长江三角洲,交通四通八达。于是,安徽的轿车项目落根芜湖。也许只有一些另类的企业,才能在小城市生根发芽,不过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芜湖老百姓的心中更珍藏着一个“汽车梦”。1958年在北京举行的国庆成就展上,当时向世人展示了3辆国产车——“解放”牌卡车、“上海”牌轿车以及一辆由芜湖江南汽车修理厂生产的“江南”牌三轮汽车。此举在国内引起了极大轰动,芜湖的名字就此被载入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的“扉页”。
  195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江南汽车修理厂又推出了芜湖第一辆自行设计的“鸠江”牌轿车,特意参加了全市的节日巡游。随后,由于历史原因,芜湖的汽车工业烟消云散,但芜湖人造车的梦想却一直没有破灭。
  20世纪70年代,芜湖市的领导提出发展汽车工业的口号,初步设想在市郊建设汽车工业园,芜湖人从此憧憬起了自己的“汽车梦”。1991年安徽水灾之后,为改变落后状况,为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寻找新的支柱产业以带动经济的增长,安徽省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芜湖市趁着这股东风立马提出建设“汽车城”的目标,将汽车及其零部件作为三大支柱中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来培育和发展,因而得到安徽省的鼎力支持。
  芜湖市最早的造车活动应该追溯到1992年。1992年10月,从河南洛阳兵工厂来了一批最早的造车者,奇瑞企业中负责研发的副总陆建辉就是那批从河南来的造车者之一,由芜湖新芜区政府出面和五七二○厂(军工单位)合作创办成立了芜湖特种车辆厂,后来改为安徽通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在国家客车目录“6字头”下生产微型车,就是后来在芜湖出租车市场露过面的通宝。据传此批车总共卖出去4000多辆,基本上是靠手工打造,当时的市场也曾一度红火。但是由于自身的产品和工艺都比较落后,企业规模也不大,而且是在客车目录“6字头”下生产微型车,很难发展起来,加上竞争的压力,通宝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了。
  不难想象,通宝是催生奇瑞面世的一个原始诱惑。因为它曾经创造了一年手工敲打几百台车一个多亿的产值,不能不引起当地领导的无限遐想。
  随后,又出现了华阳汽车,它也是一家生产微型车的企业,生存状况和通宝的情况差不多。由于自身的原因,决定了它们都不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大型汽车企业。而没有规模的汽车企业,要么走破产的道路,要么走被人兼并的道路。据传重庆力帆集团想收购它,芜湖市政府在中间阻挠,希望奇瑞能够整合华阳,使华阳成为奇瑞的一个微型客车生产基地,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但是最终未能如愿。
  通宝与华阳尽管不能帮助芜湖造轿车,不过轿车的种子却撒在了芜湖。这一现象引起了苦于经济落后的地方政府领导的注意,由此更加坚定了芜湖造车的念头。也许是受到诸如此类不成规模的造车活动的启发,再被正规造车产业相对较长的产业链所吸引,1993年经济相对落后的芜湖市开始萌生建立自己的汽车产业的计划。这样,安徽省“951工程”应运而生,“951工程”含义为“九五期间安徽省第一号工程”,从这个神秘的代号可以看出,安徽省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蕴涵着安徽对轿车产业的追求。
  “951工程”出炉后,当时三九集团也有造车的愿望。三九集团的前身是赵新先于1985年以500万元创办的南方制药厂。三九集团在最鼎盛的时期,曾在多领域投资和并购,并且涉及八大热门领域,纷繁众多,其中就包括汽车业。
  三九集团计划在芜湖制造轿车这件事确实让当地人高兴了好一阵子。三九轿车项目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大项目,芜湖市政府在这个项目里也拥有一定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很少。由于当时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扶持“三大三小”,这个项目并没有成功。三九集团的这个轿车美梦尽管灰飞烟灭了,但是再次掀起了芜湖市政府造轿车的冲动。
  与三九集团的合作失败后,芜湖人打听到一汽原董事长兼总经理耿昭杰是安徽巢湖人,于是,芜湖找到了耿昭杰,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希望能与一汽合作生产轿车。阴差阳错,芜湖凭借着老乡这层关系,竟然建立起一汽扬子,生产中小型客车和底盘。1992年7月15日,芜湖一汽扬子汽车底盘厂成立。据老奇瑞人说,一汽扬子在芜湖的成立与耿昭杰出于为家乡作贡献的目的有很大的关系。除了耿昭杰是安徽人外,在一汽集团的高层和专家中“徽派”也是相当多。据悉,当时耿昭杰对离开一汽的技术骨干有两种态度:一种去奇瑞的算是辞职,另一种去金杯的算开除。
  1995年7月28日,芜湖一汽扬子汽车底盘厂试生产。由于一汽的优势在卡车领域,一汽并不能给扬子更多的帮助,而且,客车领域的竞争激烈,一汽扬子生产的车型市场容量比较小,销售形势一直不太好。就这样,芜湖市想依靠一汽这棵大树把一汽扬子做大做强、带动芜湖市经济和就业的计划也最终落空。
  后来,芜湖又游说一汽联手收购西班牙西亚特的一条发动机生产线。但是等到芜湖将发动机生产线买回来之后,一汽又变卦说不干了,所以,芜湖最后只好自己单干。
  一汽就这样与奇瑞擦肩而过。
  第二节  三顾茅庐:詹夏来诱骗尹同耀南下造车
  为了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时任芜湖市市长助理的詹夏来开始频繁地周游列国。在考察的过程中,詹夏来发现奇瑞和国外厂商在研发流程上差距巨大,奇瑞的闭门造车是完全行不通的。同时他还了解到,国外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汽车设计公司,这些力量是可以利用的;而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可以从国内或国外的企业“挖角”得到。
  詹夏来被委派为奇瑞的董事长后,发现在芜湖这样一个经济落后地区找到干轿车的人才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个文科出身的政府官员有着非同一般的战略眼光和人才意识詹夏来为奇瑞定下的发展哲学可以归纳为“拿来主义”,缺什么人就挖什么人。
  准备上汽车项目伊始,詹夏来先请来了一汽的人事部长马青担任奇瑞的总经理。马青身为一汽原人事部长,对汽车行业内的人才自然了如指掌。马青给詹夏来推荐的人里头就有尹同耀,“这个小伙子挺好的,是安徽人。尹同耀是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的,毕业以后就在一汽工作了十二年半,建一汽大众的时候他去德国培训过,有点名气”。
  于是,他们密谋第一个“挖角”的对象就是尹同耀。
  尹同耀出生在安徽芜湖一个偏僻的乡下,小时候根本就没见到过汽车,村子里只有一台拖拉机,“突突”地跑起来比马车又快又有力,让他感到特别神奇。他和村里的孩子们经常跟在拖拉机后面跑,追上了就两手扒在车厢后板上,被吊着拉一段路,觉得这样特别刺激。等到上学后一次写作文时,题目是“我的理想”,尹同耀就写长大要当拖拉机司机。后来,他看到了汽车,看到汽车比拖拉机跑得快多了,就又想当汽车司机了。
  尹同耀小时候的梦想是在四个轮子上飞驰。就是因为这一简单的梦想,所以在考大学时,就填报了汽车制造专业。命运果然也很眷顾他,他如愿以偿地被安徽工学院汽车制造专业录取了。尹同耀觉得自己太幸福了:制造汽车,那多神气啊!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去,越学越兴奋,越学越有劲儿。整个大学期间,梦里都四处飞着汽车设计图纸。他私下立下誓言:自己这一生就交给汽车。
  1983年毕业后,尹同耀被分配到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投入到了变梦想为现实的实践之中,工作对他来说那是享受。他在一汽工作了十二年半,曾当选过一汽的“十大杰出青年”,出任过总装车间主任,在一汽小有名气,是最年轻的技术权威。很多人对尹同耀的成长速度表示惊讶,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他太热爱汽车了,汽车是他的梦想,甚至可以说是他的生命。每当看着自己亲手组装的汽车驶下生产线,尹同耀的心里都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走向外面的大世界,那一辆辆的汽车,就如同他梦想开放出的花朵。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奇瑞诞生草房中
第一节 三九造车:诱发芜湖人的轿车梦
第二节 三顾茅庐:詹夏来诱骗尹同耀南下造车
第三节 拓荒之路:小草房里的创业人
第四节 出“奇”不意:奇瑞险些叫“中华”
第五节 钥匙工程:离开外国人行吗
第六节 血统之谜:风云轿车系出何门
第七节 破釜沉舟:走上自主研发“不归路”
第二章 奉子成婚好生崽
第一节 风云上市:怀上孩子没户口
第二节 加盟上汽:为的就是一纸“准生证”
第三节 增资扩股:上汽吃了闭门羹
第四节 分道扬镳:只因我们同床异梦
第五节 遮风挡雨:上汽看得见的支持很多
第三章 红顶商人闹风波
第一节 精神教父:下放芜湖来造车
第二节 事先征兆:“东方之子”痛失服务“两会”
第三节 红顶商人:市长无奈卸任董事长
第四节 奇瑞断奶:尹同耀从后台走到前台
第四章 多生孩子好打架
第一节 风云:汽车价格回归价值的标杆
第二节 奇瑞QQ:开拓微轿市场的“蓝海”
第三节 东方之子:驶出8级车高“价”桥
第四节 旗云:经济型轿车的风向标
第五节 瑞虎:SUV当做轿车卖
第六节 奇瑞A5:通吃车市“新三样”
第七节 奇瑞V5:收获的只是勇气
第八节 商用车:另辟蹊径,以微面开局
第五章 分网销售革谁命
第一节 商家卖车:三个和尚没水喝
第二节 修条中间道:4S店低下高贵的头
第三节 分网销售:尹同耀演绎营销神话
第四节 “模范夫妻”:奇瑞与捷顺早期恩爱的故事
第五节 反目成仇:尹同耀挥泪斩马谡
第六节 弦外之音:同室操戈到底是谁的错
第七节 奇瑞模式:能否带来网络高效
第八节 纵横天下:尹同耀全国造“城”
第六章 都是QQ惹的祸
第一节 QQ撤展:不做亏心事怎怕鬼敲门
第二节 通用发难:逼奇瑞跳出抄袭陷阱
第三节 专利之争:QQ是创新还是侵权
第四节 诉诸法庭:通用报杀SPARK之仇
第七章 点燃价格战导火索
第一节 攻“价”为上:奇瑞头痛医了脚
第二节 SPARK放水:QQ抗衡对手价格挑衅
第三节 数字游戏:谁为利润止血
第四节 配件跳水:把火烧到售后市场
第五节 速降反攻:到底是清库还是减配
第六节 稳定价格:奇瑞为何金盆洗手
第八章 孵化器下的作坊
第一节 断货事件:德尔福领军封杀奇瑞
第二节 奇瑞科技:布局零部件链条
第三节 开门造车:操纵奇瑞研发的幕僚
第四节 造芯运动:奇瑞引擎盖下的猛兽
第九章 男陵务绝不是作秀
第一节 服务品牌:千辆代步车启动“陕·乐体验”
第二节 服务系统:以客户为中心不是空话
第三节 服务营销:别把召回当秀场
第十章 “土方”练就大事业
第一节 模仿海尔:每个员工都当老板
第二节 复制丰田: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三节 质量革命:做不好就是一剂毒药
第四节 成本杀手:奇瑞“抠门”之道
第十一章 不换思想就换人
第一节 派系斗争:“八大金刚”初长成
第二节 空降奇兵:连诱带骗延揽人才
第三节 孙勇下课:奇瑞水土不养人
第十二章 跨国牵手议和亲
第一节 全球化之路:奇瑞三条路径闯世界
第二节 出口叙利亚:奇瑞首次跨出国门
第三节 进入伊朗:奇瑞梅开二度
第四节 曲线人“马”:奇瑞一波三折
第五节 进军俄罗斯:奇瑞遭遇市场“封杀令”
第六节 逐鹿美国:奇瑞跌入“梦幻”陷阱
第七节 贴牌道奇:奇瑞沦为打工仔
第八节 订婚菲亚特:奇瑞国际化布局再落一子
第十三章 奇瑞是否在搞大跃进
第一节 飞跃四年:遭遇第一个寒冬
第二节 激昂2005:奇瑞卖车十八万销量翻倍
第三节 奔腾2006:快速奔跑续写三十万神话
第四节 飞跃2007:百万大军攻城略地
第五节 战略转移:奇瑞消化不良减速度
第十四章 公司亏损我就下课
第一节 利润质疑:谣传奇瑞亏损7个亿
第二节 资本短腿:奇瑞是百万富翁还是亿万负翁
第三节 重组困难重重:“大安汽=江淮=奇瑞”计划搁浅
第四节 上市补血:奇瑞摸着石头过河
附录 奇瑞成长简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