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郭台铭?
第1节 7.5万开启的财富神话
“上个世纪20年代初的一天,住在中国上海的一对年轻夫妇,正在筹备一次路途遥远的旅行,旅行的目的地是丈夫的老家——山西。这是他们婚后第一次回乡省亲,所以准备工作就做得更加慎重、充分。
这对年轻夫妇的名字叫孔祥熙和宋蔼龄。日后,他们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家庭之一。宋蔼龄对这次旅行,内心充满了不安。
1973年,美国传记作家罗比?尤恩森,曾用这样的语言描述了宋蔼龄内心的感受,‘据她所知,那里的生活是艰苦的,原始的’。
但以后发生的事证明,宋蔼龄完全想错了。当她坐着一乘由16个农民抬着的轿子,进入孔祥熙的故乡山西省太谷县时,她惊异地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最奢侈的生活。罗比?尤恩森在宋蔼龄的传记中写道,仅在这个院子中,服侍宋蔼龄的佣人仆役就有70多人。这样的事并不仅仅发生在孔祥熙一个家族之中,这座县城中许多商人家族都过着同样的日子。因为当时一些重要的银行家住在太谷,这里常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这是大型纪录片《晋商》第一集“海内最富”的开篇解说词。由这个片段,我们大抵可以窥测出山西商人的富足和生活的奢侈程度。
的确,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中,晋商书写了浓重的一笔。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国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到了明清时代,晋商已经闻名天下。清道光年间,平遥古城一位名叫雷履泰的商人开办了一家名为“日升昌”的商号,他开始尝试用金融票据做买卖的方式,在此之前中国的商业往来必须用金、银等结算。“日升昌”成为中国银行业的“鼻祖”。此后,很多商人效仿“日升昌”模式,在全国开设了多家类似的商号。因为它们都是以经营汇票为主业,同时又是山西人开办的,所以后来的人们将它们统称为“山西票号”。
晋商在颠沛流离的经商过程中,赚取了大量财富。据清朝档案记载,到咸丰三年年底,山西商人向朝廷捐献的军饷,超过270万两白银,占了全国商民捐款的近一半。此后,清廷甚至形成了习惯,只要财政吃紧,他们第一个求助的必然是晋商。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光绪仓皇出逃。路过山西时,票号完全支付了流亡朝廷的各种花销,其中仅“大德通”一家商号就捐出30万两银子。
到了清末,山西票号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开设了450家分号,金额高达七八亿两白银,就连清政府的政府税收很大一部分也是由山西票号汇兑存储,山西票号获得了“汇通天下”、“九州利赖”的名声。
随着山西票号在全国的安营扎寨,晋商们所创造的财富故事也被一代一代传颂着。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李希霍芬男爵后来在他的著作《中国》一书中写到:“山西人具有卓越的商才和大企业精神,有无比优越的计算智能和金融才华。”
距离雷履泰创办“日升昌”一个多世纪后,山西又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商业奇才。他虽然出生在台湾,但是他喜欢说自己是山西人。他喜欢吃山西的刀削面,最爱喝的就是山西汾酒。他在山西投资、筑路、做慈善……在山西,与其说他是一名投资大陆的台商,不如说他是一位衣锦还乡的骄子。
他就是纵横三大洲、麾下拥有几十万员工的台湾首富郭台铭。虽然在临近不惑之年的时候他才踏足自己的“家乡”,但是,晋商精明、务实、实干而又不失厚道的精神贯穿了郭台铭创业的整个过程。
正如郭台铭所言:“阿里山上的神木之所以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绝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富士康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代工大王,也不是一时凭空而来的。郭台铭能够创造晋商新传奇自然也不是“横空出世”的。
那么,这位新晋商的创业之路是怎样的?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在创业之初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鸿海默默无闻的前十几年又是怎么度过的?
用向母亲借来的钱开工厂
1974年,24岁的郭台铭刚刚服完兵役,当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寻找机会进入社会时,一个熟悉外贸的朋友告诉他,自己认识的一家外贸公司接到一笔塑料零件订单,正在寻找公司承接。郭台铭想,如果有现成的订单,顺势成立一家生产这种产品的工厂,那肯定会赚钱的。于是,郭台铭开始四处寻找朋友帮助,准备合资建厂,把这笔订单接下来。
郭台铭刚从部队回来,没有什么钱,于是,他就向母亲借了10万新台币,和几个朋友共同注册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万新台币。
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成立后,其发展并不像郭台铭最初想象的那样顺利。当时正值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从每桶不足3美元涨到12美元,上涨了4倍。石油价格暴涨引起原料价格上扬,进而经济衰退。郭台铭和朋友好不容易凑的30万元新台币,不到一年时间就花得精光,工厂经营陷入困顿。
到了第二年,合伙的朋友面对工厂的举步维艰,纷纷失去信心,决定撤资。可是,郭台铭却不服气,他不希望用借母亲的钱办起来的公司就此关闭。于是,郭台铭又向岳父借了70万新台币,独自把公司顶了下来。
郭台铭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后来回忆说:“创业之初,资金都是妈妈辛辛苦苦攒的,所以我花每一分钱的时候,都要算20次。”当时,黑自电视机刚刚在台湾兴起,郭台铭一人接管鸿海后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制造黑白电视机的旋钮。创业初期,郭台铭和15名员工挤在一间租来的83平方米的厂房里工作,就像今天深圳千万个小作坊一样。可是,为什么郭台铭能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全球制造业巨头,这恐怕就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了。
改写模具业规则
鸿海发展到1977年:资本额已经增加到200万新台币。此时,郭台铭开始考虑建造一家自己的模具厂。
郭台铭在制造黑白电视机旋钮的时候,因为没有自己的模具厂,也没有钱购买模具组,所以只能恳请小作坊一样的模具店师傅帮忙完成。这些模具店的师傅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喜欢耍大牌,经常不会按照规定的时间完工。由于是凭借手工经验开模,所以有时候质量不稳定,速度慢。虽然当时台湾也有很多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模具厂,但是这些模具厂一般是一个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效率很低。一旦遇到一些精密程度高、结构复杂的模具,他们就没有能力完成。
面对模具业的这种状况,虽然很无奈却也没有人尝试过改变。可是,郭台铭深知模具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长远影响,他认为“天下没有最好的办法,但是有更好的办法”。于是,郭台铭开始寻求模具业变革之路。
1977年,当郭台铭辛辛苦苦地赚到200万元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建造了自己的第一家模具厂。70年代正值台湾房地产热,从1973年开始,台湾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房价上涨,台北地区的房价一年上涨60%,几乎所有的有钱人都开始投资房地产业。
一次,一位房地产商向郭台铭兜售一块土地,那块土地当时的价格是1平方米1100元新台币。郭台铭掌有的资金足以买下那块土地,然后等到几个月后倒手大赚一笔。可是,郭台铭却拒绝了这位房地产商的好意,尽管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那块土地增值了3倍。郭台铭却从不后悔自己将第一桶金投在了制造业。就像他自己所言:“当我以一个工业经营者的心态做出决定时,就开始看得比较长远,想把公司的基础打好。”
郭台铭将自己的第一桶金投入模具厂后,一心想改变台湾模具业的现状。他花钱聘来刚毕业的机械系大学生,购买开模用的先进机器,提出要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来开发模具,改变师傅带徒弟式的传统作业方式,这就要求有手艺的模具师傅公开技术。郭台铭的这一决定在当时的台湾模具内产生的影响绝对是“地震式的”,遭到了几乎所有模具师傅的抵制,因为如果将这些技术公之于于众,就等于在砸他们自己的饭碗。于是,这些有经验的模具师傅纷纷选择辞职。
郭台铭看到这些抵制后,索性自己培养新的模具师。这样做,付出的高成本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培养一个模具师,没有几年的磨练是不可能的。但是,郭台铭还是一直坚持这样做,因为他明白,只有鸿海具有了模具技术,他们才不会受制于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