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它的主要要求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存在、长期共同发展。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有利于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过去单一的国有经济一统天下,兼之国有经济内部存在计划经济封闭的管理体制,无从开展合理的竞争。一个社会、一个企业,完全排除竞争,外无压力,内无动力,死水一潭,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停滞,甚至衰退。为了推进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的改革,除了必须探讨如何进一步转换机制、搞活国有企业外,还必须研究乡镇企业、个体与私营企业以及“三资”企业的发展与完善管理问题,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有制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协调发展。
2.产权制度明晰化、社会化。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活企业,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没有明晰的产权制度,难以使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具有真正的法人地位。实现产权制度明晰化、社会化的最佳选择,是走股份制改革之路。总的来说,推行股份制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的改革,有利于实现企业自负盈亏,有利于企业行为长期化,有利于维护与增值国有资产,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组合,有利于把居民手中的消费基金、闲散资金集中起来转化为生产基金,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有利于合理解决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实行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要改进、完善承包责任制,不宜离开“理顺产权关系”这个方向。同时,要扩大股份制试点范围,迈的步子要大一些。
3.资源配置市场化。这是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让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过去理论界承认价值的调节作用,主要是承认价值规律对微观经济、对企业的调节,而不承认或忽略价值规律在宏观经济中起的调节作用。关于这两个方面的作用,卓炯同志生前在他的著作中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值得人们领会、学习。要让价值规律在调节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改革过去僵化的价格体制,建立浮动的、适应供求变化、反映价值的新价格机制。广东十多年的改革,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成功经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