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们的戎马生涯:清朝疆臣回忆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636374
  • 作      者:
    唐博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店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大清名将的荣耀与遗憾。
展开
作者简介
    唐博,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工作人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师从戴逸教授。长期从事清史、中国近代史研究,近年来发表各种论文、译文四十多篇,出版《我们这辈子:清朝皇帝回忆录》、《权臣回忆录(清代卷)》等多部专著和译著。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唐博为清史编纂委员会成员,长期从事清史、中国近代史研究,师从戴逸本书通过对清代著名的九位封疆大吏、名将人生的梳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其戎马生涯,与官场争斗娓娓道来,是一部普及、通俗易于人理解的关于清代权力与战争的历史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卷一  吴三桂回忆录
    舍身救父一身胆
    崇祯元年(1628年)的一天。锦州城。黄沙蔽日。
    探马来报:辽东团练镇总兵吴襄所部五百人,奉命出城执行侦察任务,在城外数百里处遭遇数量众多的后金骑兵围攻,情况不明!
    城内,中军大帐里气氛凝重,谁都不敢吭声。主帅祖大寿更是一言不发,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而站在众将队列里的我早已耐不住性子,连忙出班跪倒,请求祖大帅发救兵。然而得到的答复却是冷冷的拒绝。
    吴襄是我的父亲,每次出征,我都与他同行,唯独这次例外。
    事到如今,我的肠子都悔青了。如果能和父亲一道并肩战斗,我就是战死也心甘情愿!
    中军帐里的沉寂被探马的最新奏报打断:父亲且战且退,已经回到城外几里,仍未摆脱八旗军的包围。
    众将获悉最新战报,纷纷登上城楼张望。肉眼可见的远方,尘土蔽日,可以听得到令人胆战心惊的喊杀声。黑压压的八旗军将几百名明军士兵团团围住。不过仔细观察,我却发现八旗骑兵在摆弄虚招式,围而不打,似乎在等着父亲请降。父亲当然不会束手待毙,更不会屈膝投降。然而,他率部“急奔”,敌人就“急围”;他率部“缓奔”,敌人就“缓围”。这样的战斗态势,让我颇为奇怪。
    我偷眼看了看祖大帅,渴望他在看到父亲浴血奋战的悲壮场景后,能够当机立断,发兵增援。可是祖大帅的脸上,早已没有了坚毅的神情,留下的只是为难与恐惧。我一下子失望了。
    祖大帅在辽东与后金交手多次,深谙用兵之道。后金军围着父亲而不打,不仅是要将父亲逼降,更是要拿父亲做钓饵,想把城里的明军诱引出来,聚而歼之,而后乘虚夺取锦州城。祖大帅手下只有三千人马,兵力单薄,且秉承辽东明军最高统帅袁崇焕的命令,坚守不出。无论是从力量对比的角度考虑,还是从遵守上司命令的角度考虑,坚守不出,在战略上都是对头的,至少是丢卒保车,不会犯错误。然而,父亲是祖大帅的妹夫,从亲情的角度考虑,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
    战况渐趋激烈,我似乎感到父亲已难支撑。他需要我,我必须挺身而出,不能眼巴巴地看着父亲陷入绝境。情急之下,我便跪下来哭诉:“总爷不肯发兵,儿请率家丁死之!”祖大帅下意识地“嗯”了乎声。反应敏捷的我当即高喊:“得令!”而后起身大喝:“吴家家丁,随我来!”二十名家丁随我冲向城外。
    城门大开,十八名家丁分成左右两翼,两名家丁随我左右。后金军大概觉得出城的明军人数太少,可能有诈,便闪开一个阵口。将我以及麾下的这二十名家丁囊入阵中。
    就在敌军还未将包围圈重新闭合上的时候,我率轻骑兵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冲向敌人,连续放箭,敌兵应弦而倒。此时,一名敌将挥刀冲了冲了过来。我迅即  搭弓放箭用尽气力,将他射倒。敌将中箭落马之后,我迅速拍马赶到跟前,下马准备取他首级。不料此人重伤未死,在我举刀之际,突然抄起随身的短刀,奋力跃起,冲着我的面门刺来。霎时间,我的鼻梁被刺中,鲜血直流。杀红了眼的我已经不顾一切,手起刀落,将他首级砍下,并扯起他身上别着的红旗,撕下一角,胡乱把鼻梁上的伤口一裹,而后飞身上马,继续厮杀。
    冲至重围中心,见到父亲,喜极而泣的我大喊一声:“随我来!”
    父亲和他麾下的骑兵似乎受到了这突如其来的鼓舞,获得了无穷的力量,纷纷向包围圈外拼命冲杀。后金军似乎有点不知所措,又担心是诱兵之计,纷纷避开我的刀锋,也不敢追赶。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那一刻,我和父亲已经冲出重围,回到了锦州城。当城门重新关上的时候,我长出了一口气,对着父亲傻笑。而父亲早已泪流满面,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
    祖大帅先是被我的孤注一掷惊呆,接着,又被我舍身救父的行动感染。我出城之后,他一直在擂鼓助阵,我回到城中,见他就拜,他也无比欣慰。从此,我的孝勇之名达于关内外,“夷夏震慑”,连后金君主皇太极都赞我为“好汉子”,且不无遗憾地称:“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
    这一年,我十七岁。
    这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斗。我出奇制胜的智慧和以少敌多的胆识,在战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鼻梁上的伤痕见证了这场血与火的考验,也见证了我对父亲真挚的爱。
    这是一部我的“成名大作”。从此,“吴三桂”的名字在辽东战场如雷贯耳。在舅舅祖大寿的栽培下,我的战功越来越多,官职也节节攀升,终于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就任宁远团练总兵。由于宁远是明朝在山海关外硕果仅存的几个军事据点之一,因此担任这里的总兵,自然成为大明王朝的封疆大吏。这一年,我二十八岁,仕途一片光明。
    固山海关大战:明清历史的转折点
    大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山海关外的石河。
    这里硝烟弥漫,空气凝重,十几万大军在此对峙,大战一触即发。这是一场决定命运的战役,它不仅将改变我的政治生涯,而且将改写中国历史。
    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战役呢?这场战役是怎么打起来的呢?它为什么会具有决定意义呢?
    还是从这一年春节之后发生的事情说起吧。
    宁远是明熹宗天启年间袁崇焕大帅修筑的城堡,与锦州、松山呈犄角之势。袁大帅曾在这里用大炮将不可一世的努尔哈赤打得大败。然而,就在两年前,锦州、松山先后失守,舅舅祖大寿也归降清朝。宁远一下子陷入孤悬关外的境地,只能凭借坚固的城墙继续着它的尊严与荣誉。在这里,我每日厉兵秣马,枕戈待旦,随时做好防御清军的准备。
    京里传出旨意:起用父亲提督京营。喜悦之余,我也有些纳闷:十几年前,父亲曾因战斗中擅离前线而被撤职。可以说,朝廷对父亲一直不甚欣赏。为何此时把拱卫京城的重任交给他呢?莫非京城出了什么大事?果然,几天后,京城送来了十万火急的勤王令: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后,统率百万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直逼京畿。皇上加封我为平西伯,并令我放弃宁远,集中全部兵力入关勤王。危急关头,皇上已经顾不得关外的另一个重要威胁——清朝了。
    在明军的护送下,数以万计的辽东百姓含泪告别了他们世代生活的宁远城,缓缓撤入关内。这座英雄的城池,却以这样的方式拱手相让,我觉得很窝囊,更对不起袁大帅的在天之灵。
    就在我打算挥师勤王之际,京城的探子报告:各地将领无视朝廷的勤王令,或拥兵自重,或隔岸观火,或畏缩不前,几乎无人挺身而出。我倒吸一口凉气,为这些胆小如鼠、见风使舵的将领感到羞耻,为自己所处的险恶环境感到担忧,更为京城和父亲的安危捏一把汗。
    倘若我老老实实地去勤王,一定会跟大顺军正面交战,这样非但救不出父亲,保不住北京,而且会拼光血本,当冤大头;倘若我也当缩头乌龟,那就对不起皇上的知遇之恩。思前想后,军事利益战胜了个人情感,我也干脆按兵不动,来个后发制人,见机行事。
    由于居庸关守将唐通献城投降,李自成兵不血刃,便打开了北京的西大门。皇上的勤王令一道道地送过来,十万火急!我这才拔营起寨,向京城缓缓开进。行至直隶丰润,噩耗传来: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占领北京,皇上在煤山(景山)上吊自杀。延续了二百七十多年的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皇上已经殉国,勤王已无必要,赶紧回山海关吧!
    可是父亲吴襄还在京城里,这可怎么办啊!
    我回到山海关,得到了两个消息:其一,皇太极死了,满洲贵族在一场权力博弈之后,选择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当皇帝,改年号为顺治;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担任摄政王,成为清朝实际的决策者;其二,李自成派唐通携带四万两银子,到山海关劳军,顺便跟我谈收编事宜。李自成不仅开出了金银无数和加封爵位的优厚价码,而且还派人捎来了父亲劝我投降大顺的亲笔信。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和唾手可得的官爵,挂念着父亲的安危,我别无选择,只能接受李自成的招安。
    几天后,全军将士缟素举哀,为崇祯皇帝及其后妃发丧,以表达我不忘旧主之心。接着,我亲率数万铁骑,向北京进发,准备参见这位从未谋面的李闯王,而山海关则移交给唐通守御。
    大军行至永平,几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拦住去路。部下将他们带到中军,我仔细打量一番:原来他们是父亲的家丁。
    “将军,我们是从京里逃出来的。京里出大事了!”为首的一个气喘吁吁地说。
    “什么大事?老爷子怎么样?”我焦急地问道。
    “回将军,老太爷被李自成他们抓走了!”其中一个家丁哭着说。
    ……
展开
目录
序言
卷一  吴三桂回忆录
舍身救父一身胆
山海关大战:明清历史的转折点
我与陈圆圆(上):相识之恋
我与陈圆圆(下):富贵之恋
我与清朝(上):合作的岁月
我与清朝(下):从合作到反目

卷二  洪承畴回忆录
逐鹿中原
松锦惨败
总督府的尴尬
收降孙可望

卷三  鄂尔泰回忆录
能攻心反侧自消:改土归流
我与雍正皇帝(上):知遇之恩
我与雍正皇帝(下):举贤任能
乾隆时代:我与张廷玉的明争暗斗

卷四  阿桂回忆录
西北:征战与治理
金川鏖兵
大清头号全省贪污案
与和中堂斗法

卷五  福康安回忆录
解围诸罗:统一与治理的交响曲
跨越雪山:保家与卫国的进行曲
名门之后:荣耀与遗憾的沉思曲
传言与真相的狂想曲
品味遗憾:西洋与大清的对照图
尾声

卷六  林则徐回忆录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卷七  叶名琛回忆录
力挽狂澜,苦撑危局
经营广东,名利双收
亚罗事件,与敌周旋
势单力孤,成阶下囚
替我皇上,身背黑锅

卷八  曾国藩回忆录
投笔从戎的成长烦恼:草创湘军
统筹全局的成功战略:鏖兵安庆
旧瓶装新酒:跟洋人打交道
刺马案的主谋:是为了投名状,还是为了军权

卷九  左宗棠回忆录
血染的红顶子:镇压太平天国
海防塞防之争:明确国防战略
十年焦愁苦恨:抬棺椁收复西北
中国不败而败:奇怪的中法战争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