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杯热茶,聆听他们之间的深度对话,重新打量这些璀璨的生命。
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记者,一个弹着吉他唱歌的女子,对阵纵横当代的名士之流,没有隐私,只有坦诚,没有对抗,只有共鸣。
最能引起深层次探讨的公众人物,《南方人物周刊》为历史留存的一份底稿。
海岩:造星者的诉说,艾未未:一个世故的疯子,张元:从“地下”到“地上”,阿来:文学就是我的宗教。冯唐:难得一辈子当流氓,慕容雪村:论爱是不可能的,郑钧:我不是最美的花朵。
人物报道在新闻教程中并未单列成章,但在新闻采访中它却是重中之重。它能有效地解释新闻为什么发生,因为人是新闻的主体,是事件的动因,把人物为什么要做说清楚,也就能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所以,一个好记者也应该是个好的人物报道记者。在本书中,吴虹飞试图通过对话的方式来探寻名流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版图,在追问中逼近人物,更大程度地接近真实,从而为人物报道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范式,值得一读。
——《南方人物周刊》主编 徐列
从业十来年,我才真正体会到人物报道是所有新闻范式里最难写好的一种,非难于表达,而是难以展示或者穷尽内心。
相比于前两本人物对活录,这一本集子更能看出吴虹飞的野心,除了呈现人性力量,她还试图拓宽人物报道的外延——其人其事所昭示的特殊价值。吴虹飞所选人物多在人文文化领域,其目的也是为丰富文化报道手法作一些有价值的尝试。
——《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 陈海
一个敏感甚至被认为有些“神经质”的人,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日常交往对象,但这种敏感,却是优秀记者的基本禀赋。我觉得,阿飞姑娘就是有这种禀赋的人。所以,读她的报道,尽管有时会让你觉得她的发问、个别地方的行文方式,让你无法认同,但却往往吸引你读下去,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看天下》执行主编 林楚方
展开
——《南方人物周刊》主编 徐列
从业十来年,我才真正体会到人物报道是所有新闻范式里最难写好的一种,非难于表达,而是难以展示或者穷尽内心。
相比于前两本人物对活录,这一本集子更能看出吴虹飞的野心,除了呈现人性力量,她还试图拓宽人物报道的外延——其人其事所昭示的特殊价值。吴虹飞所选人物多在人文文化领域,其目的也是为丰富文化报道手法作一些有价值的尝试。
——《中国新闻周刊》执行主编 陈海
一个敏感甚至被认为有些“神经质”的人,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日常交往对象,但这种敏感,却是优秀记者的基本禀赋。我觉得,阿飞姑娘就是有这种禀赋的人。所以,读她的报道,尽管有时会让你觉得她的发问、个别地方的行文方式,让你无法认同,但却往往吸引你读下去,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看天下》执行主编 林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