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忠诚卫士——丁晓兵
丁晓兵,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中共党员。1965年出生,1983年入伍,现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8730部队政治委员。
丁晓兵在20多年前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而负伤,失去右臂,荣立一等战功,并荣获为他特批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被誉为“独臂英雄”。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和“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丁晓兵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始终把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1984年,他所在的侦察大队参加边境防卫作战,他用鲜血写下请战书:“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他先后出色地完成了20多次侦察和作战任务。一次,身为侦察大队“第一捕俘手”的丁晓兵,深入敌人阵地生擒俘虏,返回途中,为掩护战友和俘虏,抓起敌人投来的手雷向外扔的刹那间,手雷突然爆炸,右臂被炸得只存一点皮肉。为了把任务完成到底,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扛着俘虏,冒着炮火翻山越岭四个多小时才与接应分队碰上头。就在此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战友们以为他牺牲了,含泪为他整理“遗容”,准备送往烈士陵园。路过的前线医疗分队被这个场面深深感动,有个老军医比较有经验,切开他的腿部动脉血管,强行压进2600mL血浆,死神就这样与这位独臂英雄擦肩而过。全国各大媒体以“中国兵”为题,详尽报道了他的英雄壮举。“中国兵”的事迹强烈地震撼了那个崇尚英雄的时代的人们的心灵,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中国青年。
丁晓兵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以“人可以有残缺之躯,但不可有残缺之志”自勉,婉言拒绝组织照顾,放弃到地方任职、军校任教、机关工作的机会,郑重表示“一要学习,二要工作,绝不离开部队”,毅然选择继续留在部队艰苦奉献。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从练习单手打背包、单手射击和左手投弹开始做起,以惊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摸爬滚打样样争先,终于在军事训练科目的考核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他参加过数十次军事演习、抗洪抢险、扑救山林大火的行动,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优秀的师政委。他当指导员时,所在连队被评为军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当教导员时,所在营被师评为全面建设先进营;当团政委时,所在团队被武警部队记集体三等功。作为一个从战火中走出来的英雄,他经受住了荣誉关、残疾关、利益关的考验,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不甘平庸、永不服输,取得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成绩。
丁晓兵的生活早已远离硝烟,但在和平时期,也有和平时期的考验。部队地处繁华都市无锡,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时时冲击着这些当兵的人。为带好新时代的兵,丁晓兵一共总结了105条经过上级肯定的先进经验,来面对多彩变幻的生活甚至各种诱惑。他始终关注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在开拓创新中带领部队,与时俱进地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营养,始终保持充沛的思想活力,不断创造出鲜活经验来指导部队实践。针对新时期青年官兵思想活跃的特点,他带领政治处的同志吃住在基层,归纳了实话实说、一事一议、新闻点评、模拟法庭等“群众性教育20法”,在武警部队加以推广。针对官兵心理问题增多的实际情况,他创造了“心理自我调节12法”在全师推广,使官兵一些突出的心理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受到武警部队心理专家的充分肯定。为适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要求,他带头研究信息战理论,积极推进团队信息化建设,邀请国防大学傅立群将军与官兵对话,引导大家更新思想观念,总结的“认清变革明责任,适应变革尽忠诚”的教育经验被武警总部转发。
在实际工作中,丁晓兵注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部队建设中的难题。官兵在训练中受伤一直是制约和影响部队训练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丁晓兵专门到南京体育学院请来专家教授进行科学指导。他和专家们一起研究人体结构,研究不同体质的人的骨骼承受力,提出了“在超强度训练中如何科学分配体能”、“训练强度如何与不同官兵体能要求相适应”的科学训练方法。在研究中,他还发现个别战士在强度训练中之所以容易骨折,主要原因是骨质成分中钙元素不足。为给战士补钙,他建议团党委在部队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10万元购买了20头奶牛。如今,基层官兵每天早晨都能喝上新鲜的牛奶,官兵训练负伤率降低到0.5%,训练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他的倡导下,部队又先后开展百名教授进警营,主题活动到公园,地方法庭到部队等活动,令人耳目一新。
他20多年如一日坚持学习,仅读书笔记就写下了900多万字。他严格自律,多次拒收送上门的钱物,坚持原则婉拒亲人的请求,保持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先进性。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不懈奋斗的精神跨越时空,创造了非凡业绩,书写了光辉人生。
时代在变化,丁晓兵却始终牢记着党的教导和组织的嘱托,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续写着辉煌的人生篇章。他把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部队的责任,全部倾注于他军人生涯中的每一个细节,付诸部队生活中的每一个举动。奖牌、证书见证了他以伤残之躯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不平凡历程,见证了他从战斗英雄到时代先锋的前进道路。
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矿山工人——马万水
马万水(1923-1961),男。汉族,河北省深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
马万水于1961年8月12日病逝,年仅38岁。癌症夺走了这位工人阶级优秀分子的生命,但是他那种“永远争先进、攀高峰”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他是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马万水小组”于1950年、1959年先后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集体称号。
新中国成立之初,位于宣化的龙烟铁矿是我国第一批恢复生产的大型铁矿。这个矿之前几经敌人破坏,早已千疮百孔。为了迅速发展钢铁生产,国家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懂矿山技术的干部和工人到矿上工作,当时在北京门头沟背煤的年仅26岁的马万水被选中,调到龙烟铁矿。1949年9月,龙烟铁矿掘进5组成立,马万水任组长,并负责采掘工程的技术指导。他看到全组一块干,工作效率低,便提议分班赛着干。于是5组成了全矿第一个分班干活的小组和第一个开展爱国红旗竞赛的小组。他那抡大锤打炮眼的硬功夫,发明的缓急连续打锤法等,令全组人员从心眼里佩服。他常说:“勤奋加技术,石头变豆腐。”用智慧和行动向石头挑战。在他的带领下,全组工人掀起了学习技术的热潮,劳动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1950年4月份取得月进16.5米的好成绩,到6月份又创造了全部手工操作月进石英岩巷道23.7米的全新纪录。此后,该组被龙烟铁矿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
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马万水小组”艰苦奋战,顽强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开凿工艺史上的奇迹。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运动的高潮中,马万水带领小组在巷道掘进中采用风钻打眼、人工装车运输的方式,月进51米,再创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新纪录。1952年,他用水式风钻取代了干式风钻,1953年又总结出龟裂爆破法和空心爆破法等先进经验,并在全矿推广。1954年,开凿1080平峒时,松散的沙石岩层使马万水小组难以前进,马万水反复推敲,提出了“超前支架密集棚子开口法”,大大提高了平峒掘进速度。此外,他还研究爆破效果,摸索治理各种岩石的方法,利用岩石的节理、层理和裂隙,创造出“中间楔形掏槽法”等十多种不同的“掏槽法”。1955年10月,马万水组再创月掘进128.5米的新纪录,第三次攀登全国黑色金属矿山快速掘进新高峰。
“马万水小组”在不断创新中壮大。小组刚成立时只有18人,1956年增加到了100多人,先后进行了数百项工艺技术革新,多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的掘进新纪录。1957年,在1080平峒临近贯通时,马万水在石英岩大规格独头巷道掘进中第四次创造了月进150.5米的全国新纪录。1959年,马万水和他的小组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他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的光荣称号。1960年1月,马万水小组再次创造了独头巷道月掘进435.91米的全国新纪录。当时的冶金部在庞家堡铁矿召开全国矿山建设现场会,号召把马万水小组快速掘进红旗插遍全国矿山,实现矿山建设的高速度,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再立新功。1960年4月,马万水被授予工人工程师职称,同年被有色金属矿山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联合国有关机构也曾对他创造的先进掘进技术进行专门讨论研究。
马万水常年在煤矿、铁矿搞掘进,由于劳累过度,身体日渐不支。1961年3月,被确诊为骨癌晚期,同年8月12日逝世,年仅38岁。1965年,马万水小组扩建为马万水工程队,1972年成建制调入邯郸华北冶金建设公司,1999年被扩建为马万水分公司。他们继承和发扬马万水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连续20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新纪录,被冶金部命名为“开发矿业的英雄掘进队”。
马万水常说:“工人,艰苦朴素就是本色。”一个普通工人,11年间14次创造全国黑色金属矿山掘进纪录,将挖矿的掘进功效提高了43倍,并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共和国创立之初百废待兴的年代,他用铁锤和钢钎,十数次改写了矿山掘进纪录;他所探索的一整套矿山快速掘进经验,被推广至全国;他带出了一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团队,今天仍奋战在祖国各地;他的“特别能战斗”精神鼓舞着新一代的青年人。为了把马万水及其团队在长期斗争中培养出来的吃大苦、耐大劳,勇于打硬仗、攀高峰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工程队党支部注意依靠老工人对青年工人进行革命理想和前途的教育,使青年工人牢固地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如今,在中国华北冶金建设有限公司门前,还矗立着马万水雕像,薄一波题词“发扬马万水精神,为矿山建设再立新功”。巨大雕像见证着辉煌的过去,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马万水人进取再进取……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