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遭到了失败,号称欧洲陆军第一的法国竟然在短短的一个多月内就被彻底击败而投降,使法国人丢尽了脸。
法国溃败后,原来的总理雷诺被贝当取代,贝当这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抗德英雄现在全无当年之勇了,力主妥协投降。
1940年6月21日,法德代表在贡比涅森林举行谈判,德国人曾于1918年在上面签订第一次世界大战投降协议的那列火车被从博物馆里推了出藕在那列火车上面,时隔22年之后,德国与法国再次签署了投降协议,只是胜利者与失败者掉了个儿。
第二天就签订了停战协议,其条款对法国是毁灭性的:包括巴黎在内的整个法国西部和北部划归德国作为占领区,占领费用全部由法国承担。这一地区占法国全部领土的60%,法国绝大部分工业都集中在这一地区。其余40%的非占领区则建立傀儡政府,贝当担任总理,首都设在中南部的小城维希。
关于维希政权我们也来说几句。维希政府总的来说无疑是屈从于希特勒德国的,但它也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例如在它的境内并无德国驻军,各种行政权力都在它的掌握之中,法国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殖民地,特别是北非殖民地,仍然服从它的统治。
1940年10月,贝当带着副总理赖伐尔与希特勒见了面,希特勒对这个战败国的领袖还是客客气气的。此后贝当几乎答应了德国人的所有条件,不过最为起劲地为德国人效劳的还是赖伐尔,他后来成了法奸的代名词,就像挪威的吉斯林或者奥地利的赛斯一英夸特一样。赖伐尔拍希特勒的马屁拍得震天价响,使维希法国成了希特勒最喜爱的附庸国。
不过维希政权并没有维持多久。1942年11月,当英美盟军在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登陆,这些原来服从维希政府统治的地方只作了象征性抵抗就投降之后,德国兵就蜂拥而入,占领了维希政权所有的领土,也占领了整个法国,维希政府从此名存实亡。
然而,并非所有法国人都像贝当和赖伐尔一样是投降派,许多法国人坚持抵抗,决不投降。他们有的在国内坚持游击战,有的设法通过英吉利海峡逃到了英国,在那里参加了抵抗运动,这些人中最有名的是戴高乐。
戴高乐的崛起
从现在开始我们又将以法国的领袖为线索来讲述法国的当代史了,第一个要讲的就是这位戴高乐,后面还有蓬皮杜、德斯坦和密特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