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949:历史选择了共产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3065760
  • 作      者:
    朱汉国主编
  • 出 版 社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从1946年6月国民党依仗优势的兵力和武器发起“剿共”的内战,到1949年10月兵败大陆,短短三年,被迫与共产党进行了政权更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局?国民党人在反省,共产党人在总结,人民也在思考。<br>    回眸60年前的1949年,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是人民选择了共产党!
展开
精彩书摘
    兵舰起航后,蒋介石站到甲板上,眺望着渐渐远去的故乡山水,老泪纵横。<br>    2.最后一搏<br>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后,蒋介石在溪口再也待不住了。<br>    4月25日,蒋介石从溪口抵达杭州,召集李宗仁、何应钦、张群、吴忠信、王世杰等研究“最后一战的全面作战计划”。会议决定:第一,对共产问题,宣布和谈破裂,政府今后唯有继续作战,党内不许再倡和谈。第二,在政治方面,联合全国民主自由人士共同奋斗。第三,在军事上,由行政院长何应钦兼任国防部长,统一海陆空军的指挥。①<br>    4月26日,蒋介石乘“泰康号”抵达上海复兴岛。他在龙华机场主持召开军事会议,强调能否守住上海关系党国存亡。第二天,蒋介石又召见国民党重要军政官员,商讨“保卫上海”的措施。<br>    5月1日,蒋介石召集团长以上军官开会,发表训话,称:“共产党问题是国际问题,不是我们一国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必须依靠整个国际力量。但目前盟国美国要求我们给他一个准备时间,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只希望我们在远东战场打一年。因此,我要求你们在上海打6个月,就算你们完成了任务。那时我们二线兵团建成了,就可以把你们换下去休息。”并声言:我要留在上海指挥作战,“要和上海共存亡”。②<br>    然而,令蒋介石失望的是,上海并没有坚守多久。到5月27日,除汤恩伯率5万人先期登舰逃跑外,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15.3万余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利用上海继续顽抗,挑起国际事端,促使美英等国出兵干涉和守不住就搬空、打烂、炸光的图谋,将大上海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为恢复和发展新中国的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③<br>    福建为台湾前沿阵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丢失上海后,蒋介石又把希望寄托在福建。<br>    7月9日,蒋介石由台北飞赴福州,在福州机场办公大楼召开临时军事会议,参加者有朱绍良、汤恩伯、李延年等各军师团长以上军官80余人。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两军交锋决胜于战场内外<br>第一节 两军决战大江南北<br>一、百万雄师过大江 胜利解放全中国<br>二、兵败如山倒 蒋介石退居台湾<br>第二节 两军相向智者胜<br>一、国民党夸口“五个月之内打垮中共军”<br>二、国民党的作战原则<br>三、共产党的作战原则<br>第三节 狭路相逢勇者胜<br>一、国民党军士气低落 无心恋战<br>二、影响国民党军力的种种因素<br>三、解放军斗志昂扬愈战愈勇<br>第四节 决胜于战场之外<br>一、国民党军失去民心<br>二、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br><br>第二章 国民党的专权腐败:国民党走向众叛亲离<br>第一节 独裁专制与派系纷争并存<br>一、 “下野”不“下课” 总裁独裁依旧<br>二、“相煎太急” 派系纷争迭起<br>第二节 专制高压 特务统治盛行<br>第三节 贪污腐败与众叛亲离同现<br>一、“五子登科” 官员腐败盛行<br>二、“油枯灯灭” 众叛亲离上演<br>三、回天无术无奈民心丧失<br><br>第三章 共产党的雄图伟略:历史的天平向共产党倾斜<br>第一节 整党——除邪气扬正气<br>一、一个严重的任务<br>二、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br>三、整党与发动群众相结合<br>第二节 建无敌于天下的军队<br>一、说苦情 溯苦根认清冤头债主<br>二、走王克勤的方向<br>三、做人民的功臣<br>四、坚强的战斗堡垒<br>五、凝聚人心的民主运动<br>六、战前动员稳军心<br>第三节 龙腾虎跃显神威<br>一、官兵手足意<br>二、军民鱼水情<br>三、热火朝天大练兵<br>四、胜利是属于我们的<br><br>第四章 陷入民生绝境的国统区:人民抛弃了国民党<br>第一节 濒于崩溃的财政金融<br>一、国统区财政危机与金圆券的出笼<br>二、蒋经国上海“打虎”<br>三、币改失败金融崩溃<br>四、垂死挣扎的银元券<br>第二节 神秘的金银抢运行动<br>一、金银抢运秘密开始<br>二、蒋介石“隐退”不忘抓钱<br>三、上海战前最后的劫掠<br>四、围绕金银南运的政治角逐<br>五、运走金银知多少<br>第三节 生产停滞百业凋零<br>一、工商业的衰退<br>二、农业萧条<br>第四节 动荡苦难的民众生活<br>一、贫困、饥饿威胁下的国统区民众<br>二、挤兑与抢购风潮<br>三、民众示威与抗争<br>第五节 祸国虐民的社会赘疣<br>一、肆虐的烟毒<br>二、反动会道门<br>三、猖獗的匪患<br>四、趁乱投机的帮会<br><br>第五章 欣欣向荣的解放区:人民选择了共产党<br>第一节 风景这边独好<br>一、解放区的经济纲领与经济建设方针<br>二、解放区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br>三、解放区财政与金融的统一与发展<br>四、解放区经济的胜利<br>第二节 风雷动处春潮涌<br>一、伟大的土地改革<br>二、农村基层政权的建立与巩固<br>三、翻身解放 支前拥军<br>第三节 城市旧貌换新颜<br>一、共产党的城市政策<br>二、建设城市工作的开展<br>三、城市社会的新面貌<br><br>第六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各阶层拥护共产党<br>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去”与“留”<br>一、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br>二、国共两党的学人争夺战<br>三、知识分子的最后抉择<br>第二节 民主党派纷纷转向<br>一、“中间路线”的破产<br>二、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br>第三节 青年学生冲破黑暗<br>一、第二条战线的生力军<br>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br>三、护校斗争迎接光明<br><br>第七章 美苏对华政策与1949年的中国<br>第一节 华盛顿的一枕黄梁梦<br>一、黄土地上生机勃勃<br>二、马歇尔败下阵来<br>三、等待尘埃落定<br>四、 “夫人外交”落寞<br>五、无可奈何花落去<br>第二节 莫斯科坐观风云变幻<br>一、谁搅了斯大林的“和平梦”<br>二、十万大军“闯关东”<br>三、黑土地上的贸易伙伴<br>四、西柏坡迎来了神秘使者<br>五、刘少奇衔命密访苏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