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决战从这里开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60747
  • 作      者:
    王承庆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历史抉择。在“和”“战”问题的短暂徘徊之后,国共之间终于撕破脸面,拉开架式。一决雌雄。战争波澜壮阔,错综复杂。但在中央军委、毛泽东和各战略区首长之间,围绕与敌主力展开决战的时机和方式等问题展开反复磋商,似乎有一个比较明晰的线条。《决战从这里开始》就是沿着这条主线展开,通过回顾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辉煌历程,分析探讨了在决战问题上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
展开
作者简介
  王承庆,1967年9月生,安徽宁国市人。军事学硕士,上校军衔。1987年毕业于宁国中学,考入某陆军学院。历任驻福建某部排长、宣传干事、作训参谋、团副参谋长,军区司令部办公室研究员、杂志社编辑、办公室秘书、处长等职。1991年以来,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发表散文、通讯、学术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以生动的笔触、翔实的史料、科学的精神,通过回顾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系列战役、战斗,对战争中的“决战”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不但带你。从热闹的战争故事中,看出一些战争的门道,还就“决战的本质及其规律”提出了鲜明的学术观点。
展开
精彩书摘
  不过,此时的蒋介石虽然下定了打内战的决心,但要放手发动全面内战还是有许多困难的。在国内,人民刚刚经历长达八年的艰苦抗战,家园破碎,满目疮痍,强烈要求实现国内和平,以便重建家园。从国际上看,美、英、苏等国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也不赞成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加以蒋介石的精锐主力远在西南、西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需要时间。于是,蒋介石接受国民政府文官长、政学系首领吴鼎昌的建议,于8月14日致电延安的毛泽东,称:“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①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商讨国事”,其真实意图无非是要首先稳住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以便为其调动大军抢占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这一点,毛泽东等人是非常清楚的。两天后的8月16日,毛泽东先以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的名义起草了一封电报给蒋介石,这份电报进一步揭穿了蒋介石集团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以及准备和部署内战的阴谋,并提出了中共关于制止内战的六项主张。同时严正声明:“中国解放区,中国沦陷区及其一切抗日的人民武装力量,有权根据波茨坦宣言条款及同盟国规定之受降办法,接受我们所包围之日伪军队的投降,收缴其武器资财,并负责实施同盟国在受降后之一切规定。”②接着毛泽东给蒋介石回电,称:“朱德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③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中国前途命运的较量/1
重庆谈判的来龙去脉/1
上党战役的有力配合/10
毛泽东的文化魅力/16
争取和平的最大努力/20

第二章 四平保卫战的战略检讨/30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30
挺进东北,抢占要地/33
决战四平街/38
四平之战的得失检讨/43

第三章 苏中战场的战略试战/48
南线战略计划的调整/48
苏中“七战七捷”/52
南线其他作战及其影响/55
内线作战方针的确立/57
苏中战役的基本经验/61

第四章 从鲁南到莱芜的战略性转变/63
两支野战军协同作战/63
鲁南战役与华东野战军的诞生/67
蒋介石“鲁南会战”及其破产/70
莱芜战役及其战略意义/76

第五章 打破敌人的重点进攻/80
放弃延安,争取主动/80
西北战场“三战三捷”/85
山东战场决战孟良崮/90
南部战线的战略性调整/99

第六章 挺进大别山的战略转折/104
出击外线转入反攻/104
强渡黄河首战鲁西南/107
千里跃进大别山/111
三路大军逐鹿中原/115
转入外线作战的战略目的/121

第七章 东北战场的战略造势/125
战略相持阶段的积极行动/125
夏季攻势夺取战略主动权/128
秋季攻势掌控战场主动权/132
冬季攻势陷敌于孤城死路/136

第八章 决战是这样造就的/14l
中原战场举行豫东战役/141
华北战场展开晋中决战/152
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158

第九章 规模空前的大决战/170
辽沈战役前的战略态势及战略方针/171
首取锦州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179
乱中取胜一举围歼廖耀湘/186
攻克沈阳营口解放全东北/190
“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193
围歼黄百韬完成中间突破/198
再歼黄维合围杜聿明/203
全歼杜集团进抵长江北岸/210
“抑留傅作义集团于华北就地歼灭”/213
扫清外围强攻天津孤立北平城/221
兵不血刃进入北平解放全华北/226

第十章 对国民党军的最后一战/231
战略决战后的形势及渡江战役企图/231
打过长江去解放宁沪杭/235
对国民党军的最后一战/241

第十一章 解放战争几个战略问题的探讨/245
战争史的地位与作用/245
歼灭战及其效益问题/246
战略进攻的时机与方式/248
战略性战役与战略决战/249

第十二章 决战的本质及其规律/251
进攻和防御/252
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253
歼灭战与消耗战,速决战与持久战/254
决战就是决定性的作战/257
决战的概念与内涵/259
决战的基本属性/263
决战、会战、交战/265
决战艺术/268
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269
毛泽东决战思想的实质/270
“主力”的异化与决战的目的/273
结论/275
附:前人关于决战问题的论述/279
主要参考书目/28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