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经济纲领的确立和实施<br> 历史是一条无法割断的时间链条,今天的创造只能在昨日留下的基础上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同样,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创建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经济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是在改造旧中国经济体制和医治战争创伤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欲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并对后来产生很大影响的经济体制,自然应该先了解形成这种体制的诸多因素和条件。<br> 旧中国的经济遗产<br> 旧中国的经济可以概括为:受长期战争破坏和腐败政治统治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中央集权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内近代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1840年到1949年的100多年里,中国的政治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br> 第一,国民经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长期战争的破坏,发展非常缓慢。在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的70年间,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压制了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1864至1894年之间的30年所谓“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不仅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而且拉大了与世界发展的距离,由此导致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随后的瓜分狂潮及《辛丑条约》的签订。这期间,中国社会经济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严酷压迫,传统农业凋敝,新兴工业艰难。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使得这场革命并没有为中国的现代化扫清道路,国家没有获得真正独立,政治上的腐败势力没有清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和外国经济特权也没有触动,因此,从1912年孙中山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到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府逃到台湾前的38年间(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除外),中国经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下,发展仍非常缓慢,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更是重创中国经济。新中国成立以前,以1933年这个经济状况最好年份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相当低的。据估计,1933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仅为249.5 5亿元,其中属于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总值占87.7 %,属于近代工业的生产总值仅占12.3 %。就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而言,1933年的中国产量与1913年的俄国相比,中国煤、电力、生铁、钢、机械制造、纱锭只分别相当于俄国的97%、57%、1%、14%、0.5 %、4.6 %。1935年中、苏、美、日四国比较,其生产资料的生产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5.5 %、58.5 %、42.4 %、48.3 %。中国近代工业不仅落后,而且彼此不相配套,煤用不完,但电力则缺乏,生铁只有1/2能炼成钢,而轧钢能力又仅及炼钢能力1/2弱。<br> 第二,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的100余年问,由于中国经济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摧残,现代经济发展缓慢,传统农业萎缩凋敝,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一方面表现在城乡之间形成典型的“二元经济”,即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主要集中于城市,城市经济已经开始资本主义化,但是广大的乡村,由于依然在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之下,农业经济不但没有走上现代化之路,而且日趋衰落,广大农民在原有生产方式下,甚至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表现在区域之间,由于中国现代化经济是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刺激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沿海地区因交通方便和受通商口岸及外国投资的影响,发展较快,而内地由于交通闭塞和封建羁绊较多,发展较为缓慢,结果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较大差异。据国民党政府经济部1947年对中国主要都市全部制造业的统计,其中仅上海天津两地,工厂数即占主要城市工厂总数的63%,职工人数占61%,东北则占有全国半数以上的重工业。据日伪统计,1943年东北生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7.7 %,钢材占93%,煤占49.5 %,电力占78.2 %,水泥占66%。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中国这个地域广大、中央集权的国家来说,始终是影响政府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br> 第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革命战争,将全国按政治划分为不同的地区。自鸦片战争以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割据以及革命战争影响,中国在政治上始终没有实现过真正的统一,清政府割让台湾,出借香港、澳门等不用说,北洋军阀时期的割据不用说,仅就国民党1928年名义上统一中国之后来看,不仅国民党内部实际存在着军阀割据,而且1931年至1945年,中国大片区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抗战胜利以后,国统区和解放区经济分明,处于对立状态。区域的分裂不仅造成中国始终没有形成统一市场,而且也造成财政、货币及工商业各行其是,自成系统,甚至互相封锁、破坏,并迫使一些地区形成区域性自给自足经济。<br> 第四,长期战争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仅以1949年与抗战以前的1936年相比,农业牲畜减少26%,农用施肥量减少约27%,粮食产量减少21%,棉花产量减少45.6 %。1949年全国人均粮食仅为475斤原粮(抗战前每人平均约600斤)。从工业来看,煤炭的产量仅为19351937年平均年产量的70%,电力东北、华北、华东三大地区全部设备的最大输出力仅占总设备容量的65%,全国公营主要电厂发电量不及东北地区1944年发电量的一半。水泥的产量41万吨,只相当于1936年关内产量的42.8 %。从人民的购买力来看,抗战前上海的小学教师每月30至45元,按时价约合小米600斤至900斤,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只有80斤粗粮。<br> 与上述经济概况及特点相对应,旧中国的经济体制也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特点。<br> 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民经济主要由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官僚资本)、公私合营企业(官商合办)、私营企业(分为官僚资本私人部分,民族资本)、封建地主所有制、个体经济组成,在上述经济成分中,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封建地主所有制占据统治地位,民族资本和数量众多的个体经济(手工业者、小商贩、农民)则处于受压迫、受剥削地位。<br> 从政府的经济职能和调控手段来看,总的来说,旧中国处于由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封建集权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过渡时期,政府职能的过渡因封建势力的顽强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干扰以及由此造成的政治腐败和专制,变得过分艰难和表现为“四不像”的畸形。以南京国民政府来说,自1928年名义上统一全国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曾经模仿日本和德国,试图强化政府经济职能和调控手段,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财政改革、统一货币等。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不愿意触动和废除阻碍农村经济恢复发展的封建生产关系,不能消除政府机构中的腐败,从根本上说,由于这个政权只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其强化政府经济职能的结果只能是导致官僚资本垄断,窒息民族企业的发展,只能是保持地主阶级的利益,压制广大农民的合理要求,其结果,也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又分别以抗战和“戡乱”的名义,实施战时经济统制政策,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国民党政府利用通货膨胀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攫取国民生产剩余,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br> 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旧中国的经济运行受着多种因素的交叉重叠制约,呈现出多种经济形态。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为例,一是受市场机制的制约,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门户开放和关税不能自主,使得中国沿海经济与国际市场密切相关;二是受战争的制约,即以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30余年来看,战争几乎不断,全国性的大战有三次:一是国民党统一全国的战争,二是抗日战争,三是共产党打败国民党、解放全中国的战争。战争对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无论哪个政府,在争夺中国统治权的斗争中,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和打败对手,都是千方百计利用政权力量来干预经济,使之有利于自己斗争的需要,这一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尤为突出。三是在农村经济中,以满足自我消费为目的的自然经济机制仍然起着较大作用,制约着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的运行。<br> 解放区经济和新中国经济纲领的确立<br> (一)解放区的经济体制及其影响。<br> 如果说新中国经济体制是建立在旧中国留下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那么可以说,新中国的经济体制则是直接来源于解放区的经济体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继承、推广和发展的关系。<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