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编五四运动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7082596
  • 作      者:
    张德旺著
  • 出 版 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德旺,河北景县人。1946年生于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校基础学科教学带头人。以五四运动史为科研主攻方向,先后在《求是学刊》、《北方论丛》、《社会科学战线》、《中共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百年潮》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在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起点——五四及其政派研究》、《中国革命中的国际关系》(合作),主持完成《李昌传略》。
展开
内容介绍
    五四运动既是近现代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运动,又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化运动,是中国全面融人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大潮的起点。其总体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按研究主体分类,有已故美籍华裔学者周策纵教授提出的自由主义、保守的民族主义、共产党人三个系统。笔者浅见,按内容特点划分,90多年这三个系统形成了三种五四运动史整体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
展开
目录
引言——从90多年五四运动史整体研究思路和叙事体系说起
第一章 五四运动的国际背景
一、日本霸占山东并企图使之合法化是直接动因
二、朝鲜三一运动提供行动楷模
三、美国客观上主要起促发作用
四、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指出新发展方向

第二章 五四运动的国内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
一、五四运动的经济背景
二、五四运动的政治条件
三、五四运动的社会基础
四、五四学生运动的预演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兴起
一、《新青年》创刊
二、北大改革
三、文学革命的兴起
四、新闻改革的发端
五、青年社团热潮
六、封建顽固派对新文化运动攻击及受挫

第四章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一、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无理决定
二、中国人民对巴黎和会幻想彻底破灭
三、五四游行,火烧赵家楼
四、北京学联成立和营救被捕学生
五、蔡元培出走
六、北京学生总罢课

第五章 各地民众响应北京学生的斗争
一、天津:各界奋起京外枢纽
二、山东:最早抗争广泛动员
三、武汉:学子英勇洒血为国
四、广东:响应迅速发动全面
五、江苏:紧随京沪城乡联动
六、浙江:学联得力“三罢”显威
七、安徽:动员充分坚决抵货
八、江西:广泛发动讲究策略
九、长沙:勇抗高压重视舆论
十、四川:成渝并起抵货潮猛
十一、其他地区:波澜起伏连绵不断
十二、海外各地:同仇敌忾心向祖国

第六章 六三运动和六五运动
一、中外反动势力对北京爱国运动的镇压
二、六三运动——北京学生大批被捕坚持抗争
三、六五运动——上海“三罢”斗争
四、上海“三罢”斗争的发展
五、六三运动、六五运动的突出特点

第七章 中国拒签巴黎对德和约
一、北京政府对签字问题的方针
二、新文化领袖人物对爱国运动的指导
三、全国学联和其他爱国群众团体的建立和发展
四、全国各界民众及海外侨胞奋力抗争
五、中国使团拒签对德和约

第八章 五四爱国运动深入发展
一、反对日本扩大侵略权益的斗争
(一)反对日本压迫中国直接交涉山东问题
(二)山东人民同日本侵略者直接抗争
(三)全国强烈抗议“闽案”
(四)反对日本侵夺中国洛潼、南浔路权和盗买郑州
(五)反对日本领事干涉天津商会选举
(六)反对日本侵占珲春
二、反对封建军阀斗争
(一)反对马良祸鲁
(二)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
(三)湖南驱张运动
(四)天津“九一念九”斗争
(五)浙江“一师风潮”
(六)安徽六二学潮

第九章 新文化运动横广推进和深入发展
一、新闻事业的改革
二、文学革命的发展
三、“整理国故”的成就
四、教育改革多方面发展

第十章 西方新学说新思潮广泛传播
一、杜威来华讲学及其实用主义传播
二、罗素来华讲学
三、无政府主义思潮蔓延
四、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一、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的系统传播
二、国民党人的积极传播
三、研究系的热情介绍
四、其他传播

第十二章 文化保守主义兴起
一、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杂志》派
二、章 士钊的新旧文化调和论
三、梁启超《欧游心影录》的发表
四、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
五、张君劢挑起“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六、学衡派对新青年派的批判
七、文化保守主义的历史评价

第十三章 社会改造的思想论战
一、问题与主义论战
二、关于社会主义论战
三、反对无政府主义论战

第十四章 中国社会改造的实践尝试和奋斗
一、昙花一现的工读互助运动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新进展
三、非基督教运动的兴起
四、“驱彭挽蔡”运动
五、联省自治运动
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大波澜
七、现代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十五章 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
一、《新青年》编辑部分裂
二、少年中国学会分裂
三、从《觉悟》右转到北大新派教师分裂
四、分化结局

结语: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
一、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权
二、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中心
三、“五四”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和主导思想
四、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