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沧海桑田黄河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46678
  • 作      者:
    蒋义奎,崔光编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沧海桑田黄河口》以朴实、厚重的文风,向人们展示了大气磅礴的黄河口文化。其中包括波澜壮阔的河口治理文化、乡情浓郁的移民文化、壮观神奇的湿地文化,以及河口地区灿若繁星的民间传说、民俗风情、人文景观、历史掌故、名人轶事等。尤其黄河口人为确保一方平安,肩负起历史的使命,致力稳定黄河人海流路,服务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拼搏精神;黄河三角洲这片共和国最年轻土地的历史沧桑、百年巨变等,厚重多彩,颇具特色。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黄龙化河的传说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和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在这条大河的怀抱中繁衍生息,以河为利,与水搏斗,与大河一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人们把黄河称做母亲河,比喻为黄龙,把中华民族叫做龙的传人。关于黄河的起源,有许多的神话传说,都和黄龙有关,和大禹治水有关。中华民族的历史,与黄河已经密不可分,融为一体。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下一片浑浊,地上雾气蒙蒙,到处野草丛生,那时还没有黄河。后来人们懂得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种植五谷杂粮,大地上才有了生气。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东海龙王听说人们日子过得很舒服,心中嫉妒,就施展淫威,一连三年不行云播雨,使大地大旱,五谷颗粒不收,许多人被旱魔夺去生命。这时天上有条黄龙,千年修炼成正果,身躯可长可短,长达万里,短若毛虫;既柔且刚,柔时弯曲绵软,刚时挺如铁棒。它黄角、黄鳞、黄爪、黄尾,或在天空飞行,或在地上跑动,闪出一道黄色光芒。黄龙禀性侠义,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天,黄龙在九霄之上,腾云驾雾,一览地上胜景。他见中原大地赤地千里,人们怨声载道,恨骂苍天不降甘霖,残害百姓,气愤不过,径直到东海龙宫责问龙王。东海龙王不但不理会,还嘲弄黄龙:“有本事自己去降雨,让老百姓给你烧香磕头。”黄龙气红了眼,“呼”地跃出东海,来到中原大地上空,使出浑身解数,行云降雨,暴雨倾盆而落。黄龙降雨,惹怒了东海龙王。他立刻上天,奏报黄龙多管闲事,越权行雨。玉皇大帝以黄龙违抗天命,要把黄龙贬人民间当牛做马。幸亏太上老君出面讲情,说黄龙降雨是替天行道,一番好意,玉皇大帝才答应只收去黄龙头上的黄风珠,使黄龙失去了腾云驾雾的本领,用铁索捆绑,押在瑶池内不准乱动。玉皇大帝捉拿了黄龙,黄龙招来的大雨没人管理,地上洪水滔天,人民再一次遭了灾,怨声直达天庭。东海龙王幸灾乐祸,把罪过都推到黄龙身上。黄龙不服,趁看守他的天兵熟睡的时候撑断了铁索,爬出瑶池,一头扑下来,落在了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的崇山峻岭之中。黄龙不忿东海龙王诬告,决心奔向东海,找东海龙王报仇雪恨。这时多次帮助过他的太上老君又来到他面前,告诉他愿意帮助他到东海找龙王,但要黄龙在到东海的路上顺便帮助地上的人群开一条大河宣泄洪水。在太上老君的帮助下,黄龙在山脚下休息了几天,便顽强地向东方前进。一路上,他一边与玉皇大帝派来捉拿他的天兵天将血战,一边按照太上老君的指点,机动灵活,出其不意,趁其不备,见山就拐,遇阵就绕,迂回前进,绕过了积石山,从岷山脚下来个大转弯,向北跑去。后来这里就被叫做黄河第一曲。黄龙跑过岷山北边的大草原,又向东钻人深山中,穿过龙羊峡、公伯峡、刘家峡,被玉皇大帝派下的天神布下皋兰山挡住。他不敢恋战,变成一条小蛇,转身向北拱进贺兰山,沿着贺兰山匆匆而行。为躲避天神阻拦,他拐了一个弯又一个弯,憋足了劲儿向前闯。他忘了疲劳,忘了吃喝,日夜兼程,越跑越勇,越跑越快。黄龙向北跑了数百里,阴山挡住了去路。他想,不能再向北了,这样会离东海愈来愈远。再说,他虽鼓着气没日没夜地奔跑,可气力渐渐不支,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为了尽快赶到东海,在阴山脚下,他又转了个弯,向东奔去。黄龙刚走不远,太上老君又降落在他的面前。太上老君问黄龙:“你气力如何?”“头重尾轻,筋疲力尽。”“向东是一溜大山,即使没有天神阻挡,也叫你够呛,不如就从此拐弯向南,那里全是黄土,行走、拱河十分省力;再者你造河时可把黄土冲卷进水里,带到东海,淤平龙宫,闷死龙王,为民除害。”黄龙按照太上老君的指点,在阴山东头拐弯向南。他披星戴月,餐风饮露,用尽平生力气,卷走黄土,要一举填平东海,报仇雪恨。黄龙闯过龙门天险,到了潼关。向南是中条山,无路可走,黄龙又调头向东。东边是中原大地,一马平川,没有山峦峰谷。奉命捉拿黄龙的天神暗自惊慌,黄龙一旦到了平原,临近东海,便再无拦阻捉拿的时机了。因此,天神便布下三门大阵,请来数百名天兵天将,将黄龙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黄龙知道,这是决定胜负的最后拼杀。尽管一路劳累,早已气喘吁吁,但他还是振作精神,力战群敌。怎奈寡不敌众,身上多处受伤。众天兵天将摇旗呐喊,里外呼应,慢慢缩小包围圈,眼看就可擒住黄龙了。黄龙在重围中岌岌可危,心中无限惆怅,无限遗恨,看来一切努力都将会前功尽弃,去东海无望。这时人们已经知道中原洪水不是黄龙的过错。又听说黄龙要去东海找龙王报仇,历尽千难万险想造一条大河,为民造福,都十分同情和支持他。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成群结队去请求大禹设法救援黄龙。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力开三门,给黄龙打开一条向东的出路。黄龙悲喜交集,情不自禁地鼓足劲儿,不顾浑身是伤,冲过三门,跳出重围。当黄龙历尽艰辛来到海边时,已奄奄一息。黄龙无力再去和东海龙王拼搏斗胜,只想遵照太上老君指点,舍生取义,为民造河。他用尽最后一点气力,施展法术,将自己的身体无限地伸长、伸长……黄龙的头伏在东海边,身子沿着他西来东海走过的路向后延伸,弯弯曲曲,绵绵软软,高高低低,从头看不到尾,顷刻已是近万里。此时,只听黄龙惊天动地一声吼,他的身躯化为大河,河水滔滔,奔腾不息,直泻东海。人们都说这条河是黄龙变的,就把这条河叫做“黄河”。玉皇大帝把没拦住黄龙的天神统统贬下凡,让他们长年累月住在原来布阵设防的地方。天神们眼睁睁地看着黄河水向东流淌。这样,就传下了“黄河九曲十八弯,弯弯有神仙”的说法。据说,黄龙化成黄河后,并没有完全死去。隔一段时间,他还要喘口气,想翻翻身,动弹动弹,只是身躯太长动不得,使他怒不可遏。黄龙一发怒,黄河不是发水就是决口,给人们带来无限灾难。尽管黄河给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中华民族仍然念念不忘黄龙的情谊,照旧称黄河为母亲,说自己是黄河孕育的儿女。
    神话是一个民族远古的历史记忆。黄龙化河等传说虽然是神话,但却与自然发展的历史惊人地相似。据现代地理学考证,黄河是一条非常年轻的河流,它的发育、生成时间与中华民族的孕育基本同步。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人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而这一段时间,也是现代人类活动在黄河流域的肇始。据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距今10000-7000年的旧石器文化遗址、距今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距今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厚土
第一章 黄河从这里入海
一、黄龙化河的传说
二、远古河口今何在
三、黄河在东营人海
四、黄河稳流的希望

第二章 漫漫拓荒路
一、兵祸天灾大移民
二、黄河口移民风情
三、渠展之盐富齐桓

第三章 悬釜之虞
一、悬河伊始溃口林立
二、麻湾决口令人齿寒
三、百年险工荡气回肠

第四章 悠悠千载凤凰城
一、齐郡千乘黄河口
二、儒风晋韵凤凰城
三、重信崇义津城商

第二编 探路
第一章 河之间
一、引子:从一条沟的命运说开去
二、一条流路的稳定,奏响了人水和谐的欢歌
三、初探的脚步,蹒跚而又执著
四、改道清水沟,一次成功的探路
五、“三家”疏浚治河,稳定人海流路的开始
六、一期工程实施,河口治理上升为国家决策
七、相对稳定黄河人海流路,已成为河口治理思路
八、“稳路”与“稳流”,探索路漫漫

第二章 凌之痛
一、1951年,王庄
二、1955年,五庄

第三章 战洪图
一、1947:炮火下的抗洪
二、1949:1号坝43天挽狂澜
三、1958:一个孩子眼中的大洪水
四、1976:想起当年的上堤防汛
五、1982:那风,那雨,那泥脚印

第四章 黄河水
一、引子:从甘泉圣水说起
二、母亲河的馈赠
三、偌大一条河,怎么就没了水呢
四、水资源统一调度,黄河口湿地来了救命水
五、让“大地之肾”生生不息

第三编 河魂
第一章 慷慨悲歌
纪鹗元秉承父训治黄河
王会英铁笔参谏两抚院
任道远为民请命闯督府
于祚棠以淤代石挽狂澜
张相农遗书留墙示儿孙
魏双荣立功奖状显精神
李龙会平凡人生献黄河

第二章 今朝风流
锁“龙尾”的人
雪域高原黄河人
恩人河务工,就在你身边
黄河三代人
有个“笑星”叫志春
三位技师坐首席

第三章 抗震救灾
英姿立震区黄河川中情
石亭江畔黄河人
只要能站得起,就要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特殊环境特殊党费
儿童节的成人礼物
黄河川江一脉连
我们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第四编 炫彩
第一章 诗词
黄流决
竹枝词(四首)
渠展怀古
过务本乡
剥树皮
黄河口赋
断流后,打驴过黄河(外三篇)
黄河岸边(三首)

第二章 散文
我家住在大孤岛
家住黄河滩
柽柳礼赞
大堤·老人·埂屋子
险工唱着悠长的歌
石头的故事
你好,毛白蜡
少年时的黄河
魂牵梦绕黄河口
黄河雪黄河冰
三分菜地
看水人的故事
咸水井,甜水渠
难以忘却的三个“好消息”

第三章 风情
八大组:黄河三角洲上的“垦区延安”
黄河口——吕剧的故乡
雹子不砸三岔蚊子不咬六合
萧神庙的传说
看年画
摸黄河鱼
张老汉巧遇鹰抓兔
黄河口奇葩“虎斗牛”
冬日听书
水煎包传奇
黄河口上“拽调侃”
说防凌道谚语

第四章 附录
整理河工意见书
利津宫家坝堵口落成记
踏勘黄河海口情形报告
黄河口水文观测研究历史回顾
黄河三角洲河事之最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