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歌舞会里的小女孩<br> 一辆黄包车轻快地穿梭在北平的茶馆区。车里坐着一位轻施薄粉的年轻女人,一身漂亮的绸缎衬托出无比美好的身段,耳朵上戴着一副大耳环,圆润粉红的嘴唇和弯弯的细眉衬托着一张俏丽的圆脸,浓密乌黑的头发梳着大波浪。她随意地靠在白色的靠垫上,时不时扭头看看跟在后面的车,那是一辆很简陋的黄包车,远不能和她的车相比,里面坐的是一个远不能与她相比的中年女人,穿着黑色的裤子和上衣,头发梳得很整齐,用头绳固定在脑后。年轻女子是去参加一个私人晚宴的,而后面的女人则是陪她一起去的“妈妈”。<br> 中国人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就是在举办晚宴时请一些茶馆的女孩来唱歌或者朗诵,以表达对宾客的敬意。这些女孩也会像尊贵的客人一样被对待,女主人不会对她们表现出任何抗拒,因为这样才能表现她的好客和修养。她不会有任何嫉妒的情绪,她已经非常习惯,就像她也必须接纳丈夫纳的妾。<br> 晚宴之后,这些女孩就坐着黄包车回到茶馆区,她们一般住在弯弯曲曲的胡同里。大门外挂着昏暗的白灯笼,上面写着黑字,在这里,几条街都是这样的房子。花园或者内院有一座亭子,院子周围高墙环绕。内院由“月亮门”连接,周围是女孩们居住的房间,外面有一个大厅,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客人来了之后,一群打扮精致、迷人的女孩被喊出来,走到厅里,让客人挑选。之后,客人就跟着选中的女孩到她自己的房间去。到房间之后,我们又见到了前面的那位“妈妈”,她原来也是歌舞女,年纪大了之后就负责训练下一代的女孩。这些女孩必须严格遵守她的命令,她还是她们的老师,从她们的收人中拿一部分。<br> 歌舞女请客人坐下,两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进来,给客人端来茶水和糖果,帮着准备水果,静静地听客人说话,举止非常得体。<br> 这些孩子是学徒。她们在这里学习唱歌、跳舞、讲故事、如何与人聊天,以及如何伺候客人。她们和被选中的歌舞女一起伺候客人,如果客人没有连续来光顾五六次,给自己中意的女孩送鲜花和礼物,为她想尽心思,那说明她们的服务做得不够好。这些小女孩就是这样跟着歌舞女学习,逐渐学会如何让自己更吸引人的。等到十二三岁,她们的学习就结束了,可以开始自己接待客人了。或者,有些小女孩是被自己贫困的父母卖给富人家之后,被送到这里来学习,长大后直接被富人家纳为小妾的。
展开
——W.J.R.托尔贝克
古城的良民,新朝的脸谱,质朴醇厚,士农工商——今天,我们与旧京故人已然两相陌生倘若他们复活,还能辨认今日的新都吗7这些照片确证那一时代的诗意与蕴藉,荡然无存。
——陈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