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西直门<br> 拆西直门时发现和义门<br> 1969年,对于文物工作者和视城墙城门如生活一部分的北京人来说,拆与不拆,已经不是一个可以争辩的问题。直到某一天,在西直门瓮城城台下,埋葬了600多年的元大都和义门重见天日,狂潮才得以暂时平息。<br> 但可能是出于对这个重大发现、北京惟一保存完整的元代城门瞬间被夷为平地的遗憾和追悔,当年参与西直门拆除、第一个发现了和义门的“摘帽右派分子”郭源,在38年后的一篇文章中忆及此事时,仍坚持认为第二天文物局派人照相后,“城墙仍照拆不误,元砖被扔得满地都是”,之后仅隔了“一天时间”,它就荡然无存了。<br> 他戏剧性地讲述了和义门的发现过程:“我照旧扔砖,大概两点多钟的光景,砖下忽露出一个月牙形空洞,这离地面也就一米多,我跳进空洞,用力一推,余下的墙砖呼啦一下倒向东边,露出一个小城门洞。我一惊,拆瓮城墙拆出什么了!我第一个钻进洞内,阳光也第一次照进这个近六百年的洞口,洞内很潮湿,忽然间看见南面墙壁上还有题字……是‘东提辖、西提辖’还是其他什么官,我就说不好了,接着有七八个人名,我估计都是修城墙的工头,名字也绝不会见于明史,最后几个字我记得非常清楚:‘大明洪武十年’。”(和义门在明代重建后.于明永乐十七年更名为“西直门”)但在他招呼另一位叫江荧的伙伴重新走进洞内时,“墙上的字一个也不见了”,“我起誓发愿一番,不是活见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