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续志编纂说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07159
  • 作      者:
    林衍经著
  • 出 版 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林衍经,浙江江山人,1929年12月生。1960年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曾任安徽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先后任中国地方志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安徽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顾问、学术委员,华夏地方志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97年受聘任全国地方志评奖预评委员会委员。2002年受聘为《中国方志通鉴》编委会委员。1980年以来,先后在苏州、桂林、青岛、广州、泉州、上海、兰州、庐山、黄山等10余处方志研究班、讲习班讲学;担任皖、浙、湘、晋、鲁、黑、赣等省市80多部市、县志和乡镇志、专志的编纂顾问或特约编审。近30年来,著有《方志史话》、《方志求是集》、《方志学综论》、《中华文明宝库·中国地方志》、《方志编纂系论》、《地方志与旅游》等,并与他人合作编著出版了《方志学概论》、《中国地方志综览》、《中国百科大辞典》等;发表方志理论研究、方志评论文章280余篇。其学术成就,分别载入《中国当代方志学者词典》、《中国社会科学家词典》(英文版)和《江西省志·方志编纂志》。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今,“七十多来兮,八十不稀奇”,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笔者生于1929年,便是八旬老翁中的一员,虽已退休20个年头,但身板依然健朗,腿脚依然灵便,脑子依然好使,心境依然不错,对地方志事业依然钟情。去岁元旦吉日,还曾写下了“鬓衰未敢忘志业,力薄犹图笔耕勤,不求闻达聊自慰,黑白任由世人评”的自励句,明我心迹。《续志编纂说略》这本书,就是在这种美好心境下写成的。
展开
精彩书摘
    回顾新世纪以来各地编修续志的情况,大多数地方的续志编纂人员还是比较重视总结前志的编纂经验的。大家总结出的比较集中、有普遍意义的内容,主要有五点:
    第一,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参与、众手成志的修志格局,以确保修志工作顺利、健康地运作和发展。
    第二,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奉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存真求实原则,以确保志书的思想性、政治性、可信性,避免出现重大的失误。
    第三,要着力培训修志人才,建设修志队伍,提高修志人员的素质,增强质量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和高尚志德。在修志人员中提倡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行主编责任制的同时,注意发挥修志队伍的群众合力优势,加强内部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第四,坚持在修志全过程中抓紧抓好方志理论学习和研究,建立学习机制;发扬学术民主,活跃学术气氛,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使修志人员的方志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步提高,以促进和优化志稿的质量,为打造精品志作奠定基础。
    第五,在修志工作的各个阶段,始终坚持做好资料的搜集、考订、核实工作,抓紧抓好拟订体例篇目、撰写志稿、总纂合成、志稿深加工、定稿送审等各项工作,以确保志书在资料、体例结构、行文表述等编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经得起检验,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言
一、续志名目
二、编纂续志的历史传统
三、当代编纂续志的意义

第二章 二轮修志及其模式选择
一、二轮修志的启动
二、续修方志理论研究的开展
三、“续修志”和“修续志”的争论
四、续修方志模式的选择和应用

第三章 续志编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续志编纂的指导思想
二、续志编纂的基本原则
三、续志编纂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续志的体例与篇目
一、续志的断限
二、续志体例的继承与创新
三、续志的篇目

第五章 续志编纂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准备
二、思想准备
三、业务准备

第六章 续志编纂的资料工作
一、方志编纂与资料的关系
二、资料的搜集
三、资料的考订核实
四、资料的管理和整理
五、资料的选择使用

第七章 续志行文与图表
一、续志行文
二、续志图表

第八章 续志的撰写(一)
一、“凡例”的制订
二、概述、小序的写作
三、大事记的编写

第九章 续志的撰写(二)
一、专业分志的地位和特点
二、专业分志撰写任务的落实和撰写要求
三、专业分志常见病及其防治

第十章 续志的撰写(三)
一、志书记载人物的任务和意义
二、以事系人记载人物
三、人物卷(篇)记载人物
四、人物传的撰写
五、续志记载人物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第十一章 续志的撰写(四)
一、试写练兵
二、分工撰写与总纂全稿
三、志稿评议与深加工
四、送审与定稿

第十二章 续志编纂总说
一、加强编校工作
二、要“民本位”,不要“官本位”
三、坚持方志本体,防止志体异化
四、提高修志队伍的素质

附录一 地方志工作条例
附录二 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
附录三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
附录四 作者续志论文选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