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饰。江华瑶族古时男女均留长发,盘于头顶和脑后,至清代,男子头发四周均剃光,只在后脑留一圈头发,结成发辫盘在头上,民国时,辫子削掉,留光头、平头,或西装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子留西装头的为多数,后又逐渐时兴分头、中分头、背头。女子头发较复杂,有的梳成一把,一圈一圈的盘于头顶,用蜡染上;平地瑶妇女则将头发盘于脑后,用黑色的纱网罩住,如盛装则用一两指宽的银簪别住。
瑶族妇女喜戴头巾。平地瑶和寨山瑶的妇女头巾用蚕丝与黑蓝颜色纱线混织而成,多数织成田字方格头巾,长约2-5尺,宽近1尺。盛装时,脑后别银簪,头插7朵银饰红花,如是新娘盛装则戴24朵银饰红花,四周吊以小银链。男子则用这种头巾从脑后往前把头包住,头巾的两端自然留出成两个角。过山瑶妇女的头巾一种是用长3米多的青蓝布做成,另一种是约2尺见方的方头巾,底色为黑色或蓝色,用红黄多种颜色的红线将整块头巾绣满,图案有正方形、长方形、万字形等数十种,绣工精美,赏心悦目。此外,也有将头巾做成帽子式的,上面绣以花纹图案,四周缀以用彩色丝线做出的小绒球,取戴方便。男子则用2至3米长、30厘米宽的青色、蓝色布做头巾,两头绣有花纹,戴时将两边往中间折三下盘于头上,靠耳朵边露出约三四寸长。
首饰。瑶族妇女的首饰较丰富多彩。头上有头簪、别针、凤冠,耳上有耳环,颈上有项链、项圈,胸上有胸牌、针筒,腰上有腰链,手上有戒指、手镯,脚上有脚圈,少的有十多种,多的数十种。恋爱的青年男女,男的多以手镯赠对方,女方以得镯多少为荣。银在瑶民的心目中象征着光明正气,说是佩上银饰,邪、鬼都要惧怕三分,银饰还象征着高贵。银又能验毒,上山捡菌子,只要用银别针试一下,就知道是否有毒了。因此,无论高山、平地,瑶族妇女平常手腕上皆戴1个银手镯,1~2个银戒指,节庆时则左右手各戴3个银手镯,里头1个是直花纹,中间1个约2寸宽,竹节形,外面1个是扭丝花纹,左右手相同,手上戴2~4个银戒指,手腕一动,叮当作响,悦耳动听。
脚饰。脚饰有鞋、裹腿布。鞋以绣花鞋颇具特色。鞋底为“千层布”,用棉绳纳底,鞋面为绣花,图案以云状纹为主,其他有荷花、万字形图案,鞋的头部设计为尖头,往上面回勾。喜庆节日,尤其是嫁女、讨媳妇,妇女们必穿之。热天走亲访友时穿的凉鞋,先将“千层布”鞋底纳好,然后用细棉线钩鞋面,鞋面有5个3厘米宽的鞋襻,前3后2,再用一宽4厘米与襻一样钩好的带子连接,靠脚后跟处设一活动带子,用作松紧。这种凉鞋颇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夏天还穿木拖鞋,用木块做成鞋样,在鞋头端钉一带子,穿在脚上凉爽、惬意。春冬穿自做的普通布鞋,有的铺上棉花以保暖。
裹腿布春冬寒冷时裹用,目的为御寒,取材于自织的家织布,青色,长2米,宽10厘米。裹时,从脚踝往上顺时针方向(也有的一反一正)一层层往上裹去,至膝下用约3厘米宽的挑花丝带系住。这种带子用彩色丝线绣成,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面两端吊有5厘米长的丝线,挑花以竹叶为主,有尖竹叶、圆竹叶、长竹叶、短竹叶,有竹叶尖相连,也有竹叶尖与竹叶枝相连的,变化多端,瑶家称为“竹花带”。居住在高山的瑶族,因山里荆棘、草木多,只要不是太热的天,生产劳动时将腿裹上,这时是裹在裤脚上,以护肤保体,裹法多为一正一反。
衣服。江华瑶族衣服喜青色、蓝色、月白色。布为家织布,染以蓝靛而成。男子衣服较为简单。过山瑶男子上衣无衣领,只一两个扣子,领围、袖边、衣边均绣以花边,裤为长裤,裤脚绣花边。平地瑶男子上衣有便装、礼装。便装为无领、布扣、小袖,礼装为右襟开口长袍,裤宽大。寨山瑶男子上衣对襟齐领,布扣,常以现出多层衣服为美。
寨山瑶妇女上衣多为月蓝家织布,右衽开、袖短大,多用“水晒法”将衣服晒成两道白圈。即把上衣不需晒成白圈的部分加以遮盖,然后放进水中漂晒3~4天即成。
过山瑶妇女上衣对襟齐领,长袖,布扣领口,袖口、衣边均绣以精美的花纹图案,腰束长腰带,胸挂围裙,上下均用银链系住。裤脚绣花边。便装大同小异。
平地瑶妇女上衣也有便装和盛装两种,便装右衽开,无花边,袖长、小。盛装俗称“大装衣”,右衽开,短袖宽大(将衣袖往上折至手肘处,折好后固定下来)。袖口、衽边均用两条宽约2厘米与衣服颜色相区别的布条镶上,领口银扣,其余布扣。
江华瑶族服饰最美者当数喜庆日的盛装。过山瑶姑娘们头挽发髻,蒙头巾,耳吊环,手戴钏,腰束长围,前挂围裙,后系银链,身佩银扣、银牌、银签、银针筒,铿锵有声,光彩夺目。平地瑶姑娘们则头戴花冠,发钗横插,耳垂环、脖挂链、手套镯、胸围裙、腰彩带、足尖头鞋,楚楚动人。寨山瑶姑娘们是头巾尖扎,耳吊环,脖挂链,手戴圈,身穿晒成几道白圈的衣服,别有一番风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