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甘肃蒙古族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146636
  • 作      者:
    任文军著
  • 出 版 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在甘肃四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两千六百多万各族人民。其中,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就有回、藏、蒙古、裕固、东乡、保安、撒拉、哈萨克等八个民族。他们主要散布在河湟流域和祁连山的怀抱里。甘肃这片狭长的土地,无论富饶还是贫瘠,都是我们共同的家园……<br>    《甘肃少数民族史话丛书》是关于介绍甘肃省各主要少数民族的丛书,本丛书文笔生动、图文并茂,使读者对甘肃省各主要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貌和各民族之间和谐共荣的亲密关系有了系统深入的认识。<br>    《甘肃蒙古族史话》为其中之一的《甘肃蒙古族史话》分册,书中包括:元代陇西万卷藏书楼碑、酒泉下河清皇城遗址等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元朝灭亡后,甘肃境内的蒙古诸王,除了随元王室逃往漠北者外,留在当地的都陆续归附了明朝。他们统治下的蒙古族部落首领和其部众也留在了甘肃。原居于嘉峪关以西的蒙古人,与居于当地的撒里畏兀儿人一起,在明朝政府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安定、曲先、阿端、罕东、赤金、沙州、哈密和罕东左卫等“关西八卫”  (由于罕东左卫建在原沙州卫,所以又称“关西七卫”)。“八卫”的蒙古人,在明朝后期大部分东迁。由于他们长期和其他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后来有的逐步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中;有的和其他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留在甘肃东部的一些蒙古人后裔,大多数也逐步融入了其他民族。如甘肃的藏族、东乡族、土族、保安族等都曾有蒙古族融入,汉族也不例外。历史学家谷苞发表于1948年7月16日《甘肃民国日报》上的文章称:“目前甘肃皋兰北乡与洮沙西乡的汉民,他们的祖宗很多在明初便是蒙古人,至今他们的生活仍有不少蒙古习俗,他们的语言里也仍保持着不少蒙古语的名词。”由于蒙古族长期生活在这一带,当地至今还保留了一些以蒙古语命名的地名,如皋兰县的“皋兰”就是蒙古语,意为“河流”;靖远境内的“乌兰山”的“乌兰”也是蒙古语,意为“红色”。<br>    15世纪中叶,元王室后裔又逐步南下。从16世纪初起,东部的土默特部和西部的瓦剌部都曾陆续人居甘肃。特别是土默特部的蒙古人,因占据了河套和青海草原,甘肃成为其长期驻牧之地和往返必经之地。到了清初,居于甘肃的土默特诸部被清军击败,离开了甘肃,与东部的归化(今呼和浩特)土默特部编为左右翼二旗,定居于今天的内蒙古境内。明末,成吉思汗长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后裔、原居于新疆的和硕特蒙古部首领顾实汗,率众自迪化(今乌鲁木齐)出发,经哈密南下进入青海,占领青藏部分地区,经过近20年的经营,形成了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甘肃部分地区在内的以厄鲁特蒙古贵族为统治者的游牧集团。甘肃西部地区遂成其势力范围,沿祁连山一带草原和嘉峪关以西的大片草原都被厄鲁特蒙古人所利用。<br>    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顾实汗的孙子罗布藏丹津的反清活动被平息后,清朝廷仿照在内蒙古实行的札萨克制度,将青海厄鲁特蒙古编为29旗,固定了他们的活动范围。后来,由于民族纠纷酿成的战乱和蒙古贵族的内讧,原驻牧于青海柴达木地区的和硕特蒙古人,逐步迁徙到了甘肃西部的南山一带,形成了一些新的部落,成为今天甘肃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肃北县蒙古族的主体。<br>    在明末进入黄河西套的厄鲁特蒙古人,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驻牧于阿拉善(历史上曾归甘肃管辖,后成为内蒙古的阿拉善左右二旗)。清康熙初年,因到西藏晋谒达赖喇嘛而滞留在嘉峪关外的土尔扈特蒙古人,定居于额济纳河流域(也曾归甘肃管辖,后成为内蒙古的额济纳旗)。<br>    喀尔喀蒙古在明代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一,分为12部。内5部由其五子阿尔珠博罗特所领,外7部由其幼子格埒森札·札赉尔珲台吉所领,后分为左右二翼。清世祖顺治十二年(1655年),赐盟于宗人府,设喀尔喀八札萨克。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受准噶尔部侵扰,举族归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多伦诺尔会盟后,称为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3部。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又从土谢图汗部分出赛音诺颜汗部。至乾隆中期,共分为4部86旗。20世纪初进入甘肃西部北山的喀尔喀蒙古人,大部分属于札萨克图汗部的所属旗,后来迁徙到了张掖南北山,形成了今天的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和肃南白银蒙古族乡。<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甘肃境内的蒙古族,主要聚居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少量聚居在今张掖市甘州区和肃南县。当时全省蒙古族人口共有1648人,其中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有1463人,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88.77%。到1953年6月30日全国首次人口普查时,当时的肃北蒙古族共有479户,1977人,来自15个部落和地方。1957年,原从新疆焉耆迁入的和硕特蒙古人、从新疆和布克赛尔迁入的土尔扈特蒙古人以及从青海迁入的台吉乃尔部落蒙古人,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陆续返回原籍。此后,在肃北的蒙古人有96%属于厄鲁特蒙古的和硕特部。<br>    到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甘肃有蒙古族15774人。以地、州、市为单位,其中酒泉市最多,4958人,大部分聚居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计4112人,占全省蒙古族人口的26.07%:其次为兰州市,2802人。散居在城关区的有1506人:武威市1593人,散居在天祝藏族自治县的有961人:张掖市916人,主要聚居于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蒙古族乡;其余市、州散居的蒙古族依次为:陇南882人、天水784人、定西。784人、庆阳722人、临夏627人、平凉604人、白银451人、金昌335人、甘南215人、嘉峪关101人。散居于甘肃各地的蒙古人,除少数居于原地外,大多数都是近几十年因工作、生活等原因,陆续从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迁来后繁衍生息的。他们和当地各民族人民朝夕相处,患难与共,为甘肃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br>    《旧唐书》译作“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旧唐书·北狄传》记载:“大室韦部落,其部落傍望建河居。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今呼尔湖),屈曲东流,经两室界,又东经大室韦界,又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这里的望建河,据历史学者的考证。就是今天我国境内的额尔古纳河。《新唐书》译作“蒙瓦”,《契丹事迹》译作“朦古”,《金史》译作“盟古”。此外还有“蒙骨”、“萌骨子”、“盲骨子”、“萌古”等等。金代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曾应成吉思汗的诏请,在蒙古军中传布教理,并被赐号“神仙”。他的弟子李志常著《长春真人西游记》,开始将成吉思汗的部族译为“蒙古”。此后,《元史》、《明史》都沿用了这个名称,直到后来被普遍应用。<br>    据《蒙古族通史》的解释,“蒙古”一词。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室韦”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又译作“失韦”,北魏时就见载于史书,分布在嫩江流域和黑龙江两岸。唐代时,在“室韦”的名称下,包含有蒙古族等20多个部族,所以蒙古族在当时被称为“蒙兀室韦”。<br>    蒙古人大约在7世纪以前就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一带,所以,许多学者认为,额尔古纳河是蒙古民族的摇篮。
展开
目录
沧桑岁月<br>甘肃蒙古族的来源与分布<br>走出密林的蒙古部落<br>成吉思汗家族与蒙古各部的统一<br>蒙古族进入甘肃<br>蒙元对甘肃的管理<br>蒙元时期甘肃的社会经济状况<br>甘肃蒙元政权的消亡<br>蒙古族安定王与撒里畏兀儿三卫<br>罕东卫、沙州卫和罕东左卫<br>赤斤蒙古卫<br>东蒙古牧居甘肃<br>明清时期的甘肃蒙古土司<br>青海厄鲁特蒙古人与甘肃<br>厄鲁特蒙古人定居阿拉善<br>土尔扈特蒙古人定居额济纳<br>甘肃祁连山区蒙古族部落的形成<br>清代甘肃蒙古族的社会结构<br>甘肃蒙古族的部落制度<br>清末和民国前期的马鬃山蒙古人<br>肃北设治局对蒙古人的管理<br>新中国成立前夕流离‘失所的甘肃蒙古人<br>甘肃蒙古族的解放<br>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br>甘肃蒙古族聚居区的自然环境<br>名胜古迹<br>蒙古人与莫高窟<br>蒙古人与张掖大佛寺<br>蒙古人与夏河拉卜楞寺<br>兰州兴隆山大佛殿与成吉思汗灵榇<br>蒙古人与兰州白塔寺<br>王保保城与沈儿峪<br>永登鲁土司衙门<br>武威白塔寺<br>永昌府遗址<br>肃南皇城遗址<br>酒泉下河清皇城遗址<br>苦峪城遗址<br>甘肃境内的蒙古族墓葬和出土文物<br>大元肃州路乜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br>文殊山喃答失太子遗碑<br>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br>西宁王忻都公神道碑<br>元代陇西万卷藏书楼碑<br>礼县雍古氏家庙碑<br>泾川镇海寺蒙文碑<br>八思巴字官印<br>人物春秋<br>哈布图哈萨尔<br>按竺迩<br>阔端<br>汪世显<br>赵世延<br>出伯<br>妥欢帖睦尔<br>扩廓帖木儿<br>卜烟帖木儿<br>顾实汗<br>达什巴图尔<br>罗卜藏丹津<br>淡比加餐<br>达理札雅<br>塔旺嘉布<br>包布拉<br>尕布曾<br>贡吉布<br>伍子尔<br>杜格尔<br>拉西尼玛<br>千比<br>诺尔布藏木<br>宋英<br>乌力吉巴衣尔和萨木腾<br>党得格<br>苏尔雅<br>贾吉雅<br>灿烂文化<br>语言文字<br>民族医学<br>民间艺人<br>英雄史诗<br>民间传说<br>民间故事<br>祝词与赞词<br>谚语和格言<br>民歌<br>民间舞蹈<br>民间乐器<br>乌兰牧骑<br>民间工艺<br>刺绣艺术<br>民间体育活动<br>民间游戏<br>民情风俗<br>礼俗<br>称谓<br>生育、洗礼和剪发<br>取名<br>婚嫁<br>尊老敬老<br>服饰<br>饮食<br>民居<br>行旅<br>节庆<br>喜好与禁忌<br>丧葬<br>祭祀<br>崇拜<br>宗教信仰<br>辉煌成就<br>全面行使自治权利<br>民族人才茁壮成长<br>畜牧业协调发展<br>农林业不断创新<br>矿产业成为支柱<br>水电业方兴未艾<br>自然环境得到保护<br>社会事业蒸蒸日上<br>生活水平年年提高<br>发展中的蒙古族乡<br>甘肃蒙古族的历史贡献<br>前程似锦的甘肃蒙古族自治地方<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