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近代中国.第十九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455905
  • 作      者:
    陈绛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内容介绍
    《近代中国(第19辑)》是以中国近代史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专辑。书中包括“孙中山研究”、“近代中国政治”、“近代中国文化”、“近代中国经济”、“史料辑存”、“学术动态”等栏目。
    历史不曾走远,总有些人让你惦记,总有些事值得回味,总有些伤痛不该遗忘……
展开
精彩书摘
    1949年以来,台湾社会已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蜕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工商业社会。在人民基本物质和经济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转而寻求在政治参与上的满足,不仅人民参与政治的意愿提高,对政府的要求也相对地增加,创造了实行民主的条件及建立法治社会的可能。虽然,台湾地区曾长期实施“戒严”,换来政治的安定,然而牺牲了部分的民主法治。在此期间,孙中山先生思想受到特别的推崇,列入各级学校课程及“国家考试”科目中;虽然“三民主义、国父思想及国父遗教”取代了“宪法”及部分法律课程,被讥为“党国教育”,不过,因为孙中山先生之民权思想是顺应世界潮流的思想,所以,依然为台湾奠定迈入法治社会的基础。“解严”之后,台湾地区开始一连串修宪的工程,法治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法治社会已趋成型。
    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虽然不复以往受到重视,然而,因其为促使民主法治成为立国纲维之第一人,其民主法治理念之阐释,则见诸于他的民权主义与五权宪法,而其具体实现则为现行“中华民国宪法”。这一部基于三民主义的“宪法”大典,体现了自由、平等、民主、福利、公意等“实质理性”,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尚须“程序理性”的配合,进一步而言就是法治。
展开
目录
孙中山研究
孙中山的科学哲学——以《孙文学说》中的“生元”说为中心
略论孙中山的“与群俱进”思想
孙中山“训政”的理念建构与实践困境
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论立法院质询权之行使
孙中山民权思想对台湾法治社会建构之影响
孙中山人口思想刍议
孙中山《实业计划》中的“民食”问题
孙中山与台湾——文化传译面向的考察
有关孙中山早期铁路建设规划的一条重要资料
从《实业计划》要义评述外资在今日中国的发展:以外资银行为轴心
近代中国政治
清末新政是一柄双刃剑
宪政编查馆与清季宪政改革
近代中国文化
冈千仞与黄遵宪——明治前期中日文化交流最具学术思想性的一章
1927年改组后的上海律师公会
近代中国经济
中国现代化征程中的艰难跋涉——《赫德日记》中的一个启示
农民家庭工业对现代工业的影响问题
试论近代中国社会传统力量对早期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作用——以穆藕初引进推广现代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践为例
民国初年传统丝织业的转型
英属锡兰茶业经济的崛起及其对中国茶产业的影响
史料辑存
陈宝琛史料四种
一、谱叙佚文两篇
二、致何振岱书札
三、击钵诗作
四、哀挽录选辑
学术动态
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两套“丛书”介绍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重版序言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新书发布会暨中国城市史研究讨论会”会议综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