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康熙王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682356
  • 作      者:
    胡忠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大清王朝,兴衰昌亡;成败得失,以古见今。十二帝君,铁马金戈;功过是非,昭前警后。 本书由清史专家倾力打造,清宫档案破谜释疑!经典话题出人意料,文献资料证史解误!   《清宫档案证史书系》有别于帝王的个人传记或现在流行的历史教科书,力图集学术研究、成果转换、文化普及、传统文化教育诸功能于一体。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康熙王朝》,书中谱写了大清王朝康熙皇帝的一生……
展开
作者简介
  胡忠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国明清档案目录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国际印章委员会(ICA/CSG)委员。长期从事清史、古典档案文献和古印章研究。 
  参与“国家清史纂修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工程等大型项目。出版《方寸阴阳——神秘的东西方印章》等专著及《低烧》等小说百余万字。在国内外发表《从清代档案谈晚清西方人在华游历》等学术文章百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康熙王朝》是《清宫档案证史书系》其中之一,书中具体包括了:康熙继位之谜、苏麻喇姑之谜、“大内密探”的风尘生活、康熙密查苏州女子买卖案等内容。《清宫档案证史书系》分为十二册,按照清王朝近三百年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以清朝十二帝为主轴,以各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通过对清宫档案资料的系统挖掘,力争较为全面地揭示出有清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真实的历史还原于大众。
展开
精彩书摘
  幸福不会从天降——康熙继位之谜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凌晨,24岁的顺治帝染上了天花,驾崩于养心殿。
  初八日,北京全城实施了紧急戒严。接到通知的文武百官,有秩序地在紫禁城中集结。二鼓时分,向文武大臣宣布顺治的遗诏。遗诏宣读完毕,忽又宣布,文武百官都不准离开,原地待命,准备次日的新皇帝登极大典。
  次日,也就是正月初九日早上,新皇帝登极大典隆重举行。
  8岁的三皇子玄烨身穿孝服在先父顺治皇帝灵位前,敬读告文,行三跪九叩礼,接受诏命,然后换上礼服,前往皇太后宫行礼,之后走向太和殿,登上皇帝宝座。
  在宫苑中拘候了一夜几乎冻僵了的文武大臣百官们,整齐肃穆地立队于阶下。
  小皇帝玄烨令免去宣读贺表之礼,各官一齐叩头行礼。
  尔后,布告天下,颁诏大赦。以次年为康熙元年。
  清朝又一个新皇帝就这样粉墨登场!
  然则,谁又知,围绕着这个小皇帝的登极,前前后后发生了诸多的疑案与事故,实可谓像雨、像雾,又像风。
  一、麻脸少年天子登极内幕
  玄烨的继承皇位,应该说是个意外。
  如此说,是因为原本他并不是皇位继承人。退一步说,起码他不是最初的人选。
  1.“从兄弟”之谜
  顺治皇帝从正月初四日被宣布染病,到初七日弥留之际,唯一在做的一件事,就是选择接班人。随着天花的加重与发作,顺治皇帝不断地陷入高热昏迷之中。
  《汤若望传》中提到,顺治去世前考虑皇位继承人选时,“想到了一位从兄弟”。换句话说,他想继续曾经的八旗君主民主合议制度。
  以当时的情况看,顺治皇帝的想法,合情合理。
  首先,满洲政权还没有遵照汉制传位嫡长子的先例。虽然顺治已汉化得很厉害,叫守旧派们咬牙切齿,但骨子里顺治还是习惯于满族传统。有一个事件似乎很能够说明这一点:顺治十年(1653),才亲政三年的顺治皇帝,急着想去盛京(沈阳)谒陵,经大臣们劝阻,没有成行。次年七月,他只欲前往,众大臣还是一意劝阻。郑亲王济尔哈朗曾以前辅政王大臣身份参与了劝阻工作,最后顺治皇帝急了,赌气地说:我此去,如果真有不测,你称帝自立就是了。虽然是气话,可见在顺治的头脑中,人关前满洲军事民主制的残余还存在着。
  顺治内心中的另一打算是:国赖长君,古有明训。满族入关后初得天下,四海未靖之际,正需要一个精力与经验都合适的人来继承皇位。几个皇子都还很小,稚子何堪当此重任!顺治甚至会想到如果小皇子继位,难免又会出现摄政王们擅政的局面,他当年吃尽了苦头,自然不愿自己的后任继续自己的苦难。
  尽管后世官方史书上极力闪烁其词,有意地回避这一事件,但很显然,病榻前的顺治帝曾在一个很小的圈子中公开了这一动议,并有过秘密讨论。
  《王文靖公自撰年谱》中曾记录了这一秘密讨论:
  辛丑(顺治十八年)三十四岁。元旦因不行庆贺礼,黎明入内,恭请圣安,召入养心殿,赐坐、赐茶而退。翌日入内请安,晚始出。
  初三日,召入养心殿,上坐御榻,命至榻前讲论移时。是日,奉天语面谕者关系重大,并前此屡有面奏,及奉谕询问密折,俱不敢载。惟自念身系汉官,一介庸愚,荷蒙高厚,任以腹心,虽举家生生世世,竭尽犬马,何以仰答万一?岂敢顾惜身家,不力持正论,以抒诚悃也。吾子吾孙,其世世铭心镂骨,以图报效也。
展开
目录
幸福不会从天降——康熙继位之谜
一、麻脸少年天子登极内幕
二、辅政与亲政
三、鳌拜的末路

一个宫女“大腕”的背影——苏麻喇姑之谜
一、职业宫女的楷模
二、清宫档案中的苏麻喇姑
三、一个宫女的葬礼

妖人不问出处——从“朱方旦案”说起
一、“二眉道人”的出处
二、“妖”行与动荡
三、康熙与“妖人”

词臣们的狂欢——乙未“博学弘辞"科秘辛
一、康熙为什么要“开科”
二、别开生面的考试
三、秀场上踩钢丝的莘莘学子们
四、“布衣”童话的终结

海上遗臣梦——郑氏家族与台湾收复始末
一、一个“海盗豪门”的诞生
二、“国姓爷”的抉择
三、谈谈判,打打仗
四、“疯子”与“狂人”之争

遭遇“罗刹”——大清外交史上的一桩公案
一、“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二、天子脚下的外贸活动
三、遭遇“翻译门”

大漠孤烟鸣镝疾——康熙亲征噶尔丹
一、西北告急
二、艰苦的“亲征”
三、“亲征”与休闲游

“大内密探”的风尘生活——曹、李两织造揭秘
一、“大内密探”们的身世
二、密折如刀
三、巨大的“灰色收入”
四、织机旁的“文艺干部”
五、抄家之谜

烟花去年寂寞红——康熙密查苏州女子买卖案
一、秘密调查
二、苏州女子买卖案的背后投影
三、康熙自己就是江南女子大买主

西来的和尚——康熙与西洋传教士
一、“历法案”
二、康熙与西学
三、“礼仪之争”与“禁教”

魂断南山千古恨——戴名世《南山集》大案揭秘
一、《南山集》案始末
二、《南山集》案背后的种种疑团揭秘
三、《南山集》案他说

前朝太子今何在——“朱三太子”案始末
一、南北太子疑踪
二、谋反的“朱三太子”
三、亡命的“朱三太子”

一个失败的千秋工程——康熙朝皇太子废立之谜
一、皇太子“读书”展示活动之谜
二、太子,或疯子
三、深宫蛊影
四、“朱天保上奏”事件的内幕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