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联军防地者,当视为敌对联军行动之开始,将遭受断然之对付。”(D两天后,李秀成致书英、美、法驻华公使,声明兵到上海,不扰外人,请悬挂黄旗,以便识别。当太平军逼近上海时,曾致书英国驻沪领事:“我们需要上海,因为我们尚没有能够置备日用品和军需品的港口,这些物资将确保我们成功实行对我们国家的敌人的打击”;强调“我们并不请求你们为我们而战,我们只是恳求你们站在一边保持中立”。②结果却非如他们所想,试图进入上海的太平军遭到英法军枪炮射击,伤亡三百余人。8月21日,因浙江嘉兴被清军围困,李秀成自上海撤兵,驰援嘉兴。1862年1月,太平军再次进逼上海,避居上海的江浙地主士绅大为惊恐,纷纷提出请求英法军防守上海,时任江苏巡抚薛焕以此为由,转奏清廷。上海道吴煦又出面与英、法驻沪领事多次会商,于1月13日成立了“中外会防局”,并制定了分区防守计划,挖掘护界壕沟,赶造吊桥、炮台,太平军再次受挫。
围绕着上海,太平天国与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明,后者基于维护其在华权益的考虑,选择了与清政府一起与太平军为敌的立场,太平天国的处境因此更困难。
不久,战场形势也发生逆转。李秀成率军占领苏南等地后,这里成了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军事基地和经济支柱。但是,由于李秀成在江南得手后,本位思想抬头,对进取天京上游地区持消极态度,上游的最后一道屏障安庆很快陷入湘军重围之中。为了解救安庆,洪仁玕重新部署兵力,发动了由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分统四路会攻武昌的西征战役。这是一次事关大局的战役,但各路将领拥兵自重,行动迟缓。当陈玉成领兵到达武昌外围后,李秀成却迟迟未至,而当李秀成来到后,陈玉成又已回师去救安庆,从而导致了这次西征的失败。此后,洪仁王于从天京亲自领军北上,力图和陈玉成等协力解除安庆之围,也未成功。
安庆失守后,陈玉成一度打算率部赴鄂北另谋发展,因部将反对又折回庐州。这时,天王连下两道诏书,指责他在安庆的军事失败,并要求他进兵取粮回援天京。陈玉成对此很是气恼,并未立刻从命。稍后,他收到暗中已被清钦差大臣胜保招抚的苗沛霖的密信,请他北去寿州从长计议。陈玉成轻信前往,被苗扣押,随即被送往胜保大营。陈玉成断然拒绝胜保的劝降,被杀,年仅26岁。
安庆失守后,湘军顺江而下直指天京,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所部湘军也从苏南、浙江进击,战场形势对太平天国极为不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