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从金融与历史角度讲述明清500年兴亡的大著作。作者下看基层组织、上看财政金融、外看世界大势,重新审视世界格局中的明清兴衰,有力印证了:近500年来世界史的消长,其核心取决于“国家能力”的强弱。这一结论为当下中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作者韩毓海是北大新锐学者,国内鲜见的大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其现实关怀和价值取向,每每引起关心国家命运、关注底层生活的读者的强烈共鸣。
此书作为深受北大文科研究生追捧的思想讲义,语言晓畅明快,问题意识敏锐,堪称名家大手笔。作者行文有意针对时下热点话题,把视野引向基层,引向世界,引向大历史,从而让大众也能看清国际金融动态,以及中国的应对和走向。
展开
——纽约大学教授、东亚系主任 张旭东
他是学人,也是才子,又是思想者。……以我的观察,毓海不是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上午当学究、晚间做才子的类型。他显然是把几位自己用菜刀拍碎,然后用筷子搅匀,因为,他端上来的这份精神食粮,几乎每一口都能吃出上述每一位。
——作家 黄纪苏
我始终相信那位曾因撰写《北大,魂兮归来》而为自己惹上麻烦的教授,骨子里流淌着热的血、躯体中燃烧着烈的火。在毕剥声中,在漫天的烟雾里,他把自己烧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一个胸怀天下的人。
——媒体人 迟宇宙
韩毓海将世界的“大转变”解释为500年中持续的缓慢过程,中国与欧洲社会结构和国家能力的不同,是促成这种“大转变”的主要原因。
——Leslie Hook,《远东经济评论》,2007年第4期
作者有力印证了“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对16世纪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世界经济”的颠倒。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提供了观察现代世界的新视野。
——Daniel Vukovich,《Positions》,第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