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王朝更替,那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br>人生就是一杯酒<br>酒,毒酒!<br>月,冷月!<br>公元908年二月二十二日,唐朝最后一个皇帝李柷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街头,他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只是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br>屈指算来,也就是在一年前,李柷接到了权臣朱温的明示:小李,该禅让皇位了。<br>“禅让”,多么崇高的一个词语,此时却变得俗不可耐,从北周到隋,从隋到唐,从唐再到朱温的后梁,每一次权力的交替都以“禅让”为名,一切看上去很美,一切又看上去那么俗,因为谁都知道,所谓“禅让”就是虚张声势的一个名词,权力交替何尝不是赤裸裸的皇帝新装。<br>对于李柷而言,这个皇帝当又何喜,不当又何忧,原本他就不想当,从他父亲李晔的末期,唐王朝已经到了终点,而父亲和自己都只不过是朱温手里的稻草人,除了煞有介事的以天子之名吓唬一下藩镇,剩下的作用估计就是恐吓一下麻雀了。<br>父亲李晔已经死于朱温的手上,自己这个皇帝则是比父亲还要傀儡的傀儡,尽管在自己的手上唐王朝又多延续了3年,然而这3年何尝不是行尸走肉的3年。<br>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br>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br>唐王朝李柷的手上何尝不是一个活死人。李柷知道,朱温迟早要动手,唯一区别的只是时间早晚。<br>接到朱温的指示之后,李柷马上下诏禅让皇位,没想到居然还遭到了朱温的再三拒绝,此时的李柷只有一个权力,那就是不准朱温拒绝,“强迫”朱温取代自己当皇帝,这是什么权力呢?这恐怕是最无可奈何的权力,也是最欲哭无泪的权力。<br>公元907年四月二十二日,朱温建立后梁,改名为朱晃(取日之精华),改年号为开平,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大历史中最辉煌的唐王朝结束了,从618年开始的风云近三百年的王朝终结了。<br>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孤魂野鬼,而李柷正是那些孤魂野鬼的代表之一。<br>看着眼前的毒酒,李柷没有选择,他只能选择喝,尽管这个选择很难,但事已至此,他反而更加释然。<br>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而是等死,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死亡的结局,而是在惶惶不可终日之中不知道死亡的方式。<br>现在答案揭晓了,楼上那只始终悬着的靴子终于落了下来,心中那块忐忑不安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而这杯毒酒也到了入肚为安的时候。<br>从北周到隋,从隋到唐,从唐到后梁,世事的变换就是一杯毒酒。北周的静帝宇文阐,隋朝的恭帝杨侑、杨侗,唐朝的哀帝李柷,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杯毒酒,他们的先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绑架了皇位,而皇位也绑架了他们的子孙,他们骑到了皇位这只老虎的身上,而他们的子孙最终还是要被这只老虎吞噬。<br>杯空,酒残,月冷,星稀。<br>一个孤寂的身影在月夜中倒地,一个人的人生在无声无息中终结,一个王朝的辉煌也以一杯残酒作为结束,从此历史翻过新的一页,从此唐朝已成背影,已是往事。尽管人不能改变很多东西,但时间会改变一切,时间会渐渐擦去唐朝的痕迹,直到那一切彻底成为历史。<br>不过,无论过去多少代,多少年,透过历史的尘埃,拭去岁月的浮尘,在不经意间却会发现,其实唐史并不如烟。<br>谁动了我的唐朝<br>风云际会的三百年结束在文弱的李祝身上,这个答案很明确,然而另一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就不那么明确,唐朝究竟是谁开创的?到底是李渊,还是李世民?<br>这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其实被李世民给搞复杂了。当时的人们都知道是李渊开创了唐朝,而李世民之后的史料却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告诉后人说,“唐朝是李世民开创的,李渊只是沾了儿子李世民的光!”<br>李世民开创唐朝的说法影响了无数代的人,因此至今还有无数的人相信,唐朝就是李世民开创的,、李渊其实不是开国皇帝,而只是开国皇帝的爹。<br>大文学家、大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李渊只是凭借自己的贵族身份和儿子李世民的努力当上了皇帝。”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未必。<br>那个一生以讽谏作为事业的魏征曾经对李世民说过一句话:“不要以为一双手可以蒙住全天下的眼睛。”但已经贵为皇帝的李世民自然不肯相信这句话,于是他努力地洗刷父亲的痕迹,清除父亲的影响,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几乎成功了。当时的官方记录,每一版记录都彰显了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同时反衬了李渊的平淡无奇,老子被儿子算计到这个程度,李渊这个老子当的够窝囊的。<br>有的人一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比如康熙的儿子雍正;<br>有的人一生活在儿子的阴影下,比如乾隆的老爹雍正。<br>其实李渊的遭遇跟雍正非常类似,他之前的皇帝和之后的皇帝都比他光芒四射,因此他注定就要活在双重阴影之下。<br>在他的前面,是千古暴君的典范,隋炀帝杨广;<br>在他的后面,是千古治世的明君,唐太宗李世民。<br>两个光芒四射的君王将李渊夹在中间,于是注定,历史上的李渊光芒不会四射,形象不会丰满,在暴君与明君之间,你注定只是一个匆匆过客。<br>毫无疑问,唐代的史料已经经过官方的修改,但真实的历史还是会流传,因为真正的历史并不是在官方编修的史书里,而是在芸芸众生的口中,在每个人的心里。<br>幸运的是,跟随李渊起兵的温大雅忠实地记录了晋阳起兵的前前后后,所有的记录汇集成册,就成了如今价值甚高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当时温大雅担任李渊的秘书,他的视角虽然不排除有对李渊的阿谀奉承,但还是基本真实地记录了晋阳起兵的前前后后。<br>从那里我们可以知道,建立唐朝,李渊是总设计师,李世民则是一个能力很强的泥瓦匠,而且他这个泥瓦匠的功劳在起兵初期并不比隐太子建成多,因为在那个时候,哥俩分别率领左右两军,他们都是父亲的左膀右臂。<br>只是李世民这个泥瓦匠最后掌握了书写命运的笔,于是在他的笔下,李世民成了总设计师;在他的笔下,他的父亲变成了泥瓦匠,而他的哥哥和弟弟则成了可有可无的建筑小工。事实上也只有这样,“玄武门之变”才有了正统的意义:“不是谋反,不是打劫,而只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br>历史从来不否认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同样不否认李世民在唐初平定天下的功绩,然而主角与配角的戏分还需要分清,不能因为配角的发挥就掩盖了主角的光芒。<br>我们试着将唐高祖李渊和汉高祖刘邦进行一下比较。李渊在建立唐朝过程中主要倚重的是三个儿子,而刘邦创立汉朝时倚重的则是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历史承认汉初三杰的历史功绩,同样承认汉高祖刘邦的雄才大略,那么历史在承认李世民文治武功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同样承认李渊的雄才大略呢?<br>有人说李渊的功绩平平,也有人说刘邦不学无术,实际上这都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代开国君王。<br>做最高领导者不需要面面俱到,不需要独当一面,他只需要做到两个字:“融和”。这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两个字,同时也是最难的两个字,做到了这一点,开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br>什么都会的项羽失去了所有的一切;<br>什么都不会的刘邦却赢得了大汉江山。<br>李渊同样看上去什么都不会,但并不妨碍他开创唐朝,缔造大唐王朝的风云三百年!<br>唐朝是李世民的,更是李渊的,别动李渊的唐朝!<br>李渊的前世今生<br>说起李渊,那么就先来给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来一个整体素描吧,总体说来,李渊是个挺可怜的孩子。<br>都说人生有三大不幸:早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一个人一生赶上其中的一件就很是不幸,而不幸的是李渊居然连续赶上了三件。<br>六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从此他成了没有爹的孩子;中年的时候,爱妻去世了,从此他失去了一生最爱的人;武德九年六月四日那一天,他一下失去了两个儿子,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而动手的居然是他的另一个儿子:秦王李世民。人生的三大不幸集于一身,李渊不是倒霉孩子谁又是呢?<br>然而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不幸,人们要做的不是向命运低头,而是微笑着面对生活。<br>在别人看来的人生三大不幸,其实对于李渊而言又是人生三大幸。<br>早年丧父,让他六岁就袭了唐国公的爵位,这为他的人生打下了基础;<br>中年丧妻,让他在中年终于实现了换妻的梦想,从此可以在美女丛中为所欲为;<br>晚年丧子也没有让他过度悲伤,因为他总共有二十二个皇子,总不会像那些独生子女家庭失去了孩子就失去了依靠。<br>三大不幸,三大幸,事情的本身并没有变化,而变化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br>说完了李渊的三大不幸,该说说李渊的出身了,难题又来了,他究竟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呢?<br>有人说他是汉化的鲜卑人,也有人说他是鲜卑化的汉人,而李渊的先祖们生活在民族大融合的年代,想说清楚他到底是鲜卑化的汉人,还是汉化的鲜卑人,这就又是一个世纪难题。现在唯一肯定的是他身上至少有二分之一的鲜卑血统,因为他的父亲李昺娶的是北周贵族独孤信的四女儿,而独孤信一家是纯正的鲜卑血统。<br>说起独孤信,这个老爷子非常神奇,他跟随宇文泰一起打天下,而他的三个女儿分别嫁入了北周皇族、隋朝皇族、唐朝皇族。
展开
——高天流云(《如果这是史》作者)
好,竟然能够把沉闷的历史放在轻松幽默的文字里面搅拌,再用原味的Q版语言加工,再来点野史传闻做调味,表面上看起来是平常无奇的炒冷饭,其实是精雕细琢,高深莫测,不愧为皇帝炒饭的称号!
——和尚如水(天涯网友)
写得真好,语言幽默机趣,论史有据。《唐史并不如烟》《如果这是宋史》《明朝那些事儿》……如出一辙,却又各具特色。作者真是让人敬佩万分。
——李白后裔(天涯网友)
历代帝王都有奇怪的心理,都希望找个很强的接班人,但当接班人显示出强势的时候,又害怕过早失去手中的权势,又开始握紧手中的叔力棒!这时候,权位挑战者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帝王的心理大做文章。
一句话!当太子难!要能装荪子,又不能太孙子。尺度火候的把握,非集厚黑大成者不能掌握者。
——夜狼啸西风(新浪网友)
将隋唐演义旧戏新唱,引经据典并夹杂各类嘲讽,引今说古,光此一点,钦佩之至。楼主如果能把李唐三百年的历史用这种通俗的手法写下来,那真是妙透了。
——西游记06(新浪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