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
非分的恩典不可常有
贞观六年(632年)在李世民的出生地武功举行宴会,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豪情满怀。宴会上,尉迟恭想起自己无论是在战场上浴血奋战还是在玄武门政变的激战中的赫赫战功,有点兴奋,有些激动,也有些失落,对“次序”排在自己之前的某公不满:“你有什么功劳?凭什么排在我前面?”座次排在尉迟之下的李道宗,是当今皇帝李世民的堂弟,跟随李世民打天下,颇有一点功劳的,看到尉迟恭发飙,过来劝解几句。哪想到尉迟恭喝高了以后根本不能控制自己。动手就打,结果李道宗一只眼睛险些被打瞎了。事情闹大了,李世民很不高兴,宴会在不愉快的气氛中提前结束。后来,李世民和尉迟恭有一次谈话,对这位功勋卓著的名臣,李世民谆谆教导:“对于汉高祖刘邦诛杀功臣,朕是持批评态度的,希望能与各位功臣共享富贵。可是你在官任上屡屡有违法行为,从你这里朕想到,韩信、彭越被汉高祖刘邦杀掉不是没有理由的,不是刘邦的责任。国家的治理就是靠赏功和罚过而已,非分的恩典不是可以常有的,你可要好自为之,不要将来后悔!”经过这一番谈话,尉迟恭就很注意检点,收敛多了。
为卿不复上凌烟阁
唐太宗在群雄并起中,一统天下。天下一统后,他为了特别感谢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李靖、李绩、秦叔宝、侯君集等24位功臣,叫阎立本为他们一一画像,挂在凌烟阁。表示崇德报功,不忘革命情感。不料后来侯君集造了反,被抓住,依法非杀头不可,唐太宗对这位“朋友变敌人”的老同志,非常痛心。他哭了,他哭着向侯君集说:“你造了反,非杀你不可,但你是老臣,我不能不想起你、怀念你,我再上凌烟阁,看到你的画像,教我情何以堪?你死了,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我为了你,再也不上凌烟阁了!)
怎会没有奇才
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贤才,过了很久都没有推荐一个。太宗责问他,封德彝回答说:“不是臣不尽心,只是现在没有奇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就像用器物一样,各取他的长处。古代能够平治天下的人,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借用人才的吗?只是担心自己不能了解人,怎么可以诬枉天下没有人才呢!”封德彝惭愧地退了下去。
皇帝亲自给大臣调药
马周西行去长安,中途走到新丰,住在一家旅店里。店主人只顾招待照顾一些有钱的商人,而顾不上照顾马周。马周便要了酒菜,悠然自得地独自喝酒,店主人感到他是个很奇怪的人。后来,他协助常何处理了二十多件积压已久、很难处理的公务。太宗皇帝觉得常何很能干,常何说:“这不是臣的功劳,而是我们家的食客马周协助处理的。”太宗皇帝当天就急着召见马周,马周没有及时赶到,太宗皇帝接连派了四个人前去催促。见面以后,太宗皇帝对马周的谈话非常满意,任命他为监察御史。马周任中书令以后,得了糖尿病,一年多也没有治好。一次皇帝到翠微宫,命令选一块好地方给马周建一座住宅,并且派名医和使臣不断去探望马周。皇帝还派人将皇宫里的饭菜送去给马周吃,太宗皇帝还曾经亲自为马周调药,皇太子也经常亲临问安。
割肉藏珠
一次,唐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我听说西域有一个胡族的商人得到一粒宝珠,用刀割开身上一块肉,将宝珠藏之里面,有这么回事吗?”大臣答道:“有这回事。”太宗说:“人们都知道这个人爱珍珠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官吏受贿贪赃枉法,和帝王追求奢华而遭致国家灭亡,这些与胡族商人的可笑之处有何区别呢?”
装出来的笑脸
唐太宗仪表威严,办事精明果决,群臣去朝见他,都害怕得举止失常。唐太宗了解到这种情况以后,每次接见大臣听他们陈述意见时,总是有意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别人对他提出批评的意见。
你不需要我送东西了
贞观元年,李绩担任并州都督,侍中张文瓘当时是参军事。李绩感叹地说:“张文瓘将来的前程,我不如他”,对张文王瓘特别重用。当时还有两个下属官员,李绩对他们也很器重。李绩将要调入中央,临行的时候他分别赠送那两个下属官员一柄佩刀和一条玉带,唯独没有送给张文瓘任何东西。张文瓘送了他二十多里地,李绩说:“民谚讲:‘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你为什么送得这样远呢?可以回去了。”张文璀说:“大家都受到您的表扬,他们都得到您的赏赐而回去了,唯独没有奖励给我任何东西,所以心中不安。”李绩说:“你不要不高兴,听我对你说,他们两人,一个处理事物优柔寡断,所以赠给他快刀,提示他处事要果断。一个放荡不羁,所以赠给带子,警戒他要注意检点和约束。你的才能宏博通达,没有什么事情处理得不好,还需要赠送什么?”李绩对张文瓘极力推荐引进,之后张文璀不断升官直至侍中。
三次被停职的开国元勋
《资治通鉴》记录了房玄龄在贞观年间的三次被停职的故事。一次在贞观二十年(646年),房玄龄因为小错被勒令停职回家反省,为此褚遂良上书劝谏:“房玄龄从隋末李家太原起兵就跟随陛下,特别是武德耒年玄武门政变时参与决策,贞观初年选用贤能建立贞观政治格局,若论臣下勤勉,房玄龄应推第一。这样的人才,如果不是他有谋反等重罪,是不应该遗弃的。就算他年老体衰,也只能劝说他退休养老,按礼请退,不能因为些许小过失,就摒弃元勋老臣。”李世民听了,立即召房玄龄入宫议事。
没多久,房玄龄再次犯错“避位”回家,这一回还是没有记载是什么错,但进程很微妙。史书上只说,过了一阵,皇上驾幸芙蓉园,房玄龄得到消息,立即命令子弟洒扫门庭,因为他知道皇上会驾临房家。果然,皇上李世民给自己找一台阶,“顺路”来到房家,然后“顺便”带着房玄龄一起回到宫中。
在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病故时,综述长孙氏品德事迹时,《资治通鉴》提到有一次房玄龄因为受到批评停职回家。长孙皇后知道了,对李世民说:“玄龄侍奉陛下已经很久,严谨小心,朝廷机密,从未泄露。所以,没有特殊的原因,希望陛下不要舍弃他。”
干儿子太多会惹祸
贞观二十年(646年)有人控告刑部尚书张亮谋反,证据是,张亮豢养干儿子500人,还和几个江湖术士交往,说自己的名字和神秘预言相合,于是考虑起兵造反的事。李世民看到是高级官员涉案自然十分重视,派马周调查,结果是张亮谋反证据不足。但李世民不这样看,他认为,张亮好端端养这么多干儿子干什么?不是想谋反是什么!在朝廷上发动百官来讨论,大家都一致认为张亮谋反属实,应该处斩。只有李道裕一人坚持认为此案张亮谋反的证据不充分。李世民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到狱中和张亮诀别,然后处死张亮。过了一年,刑部二把手的职位空缺,命令宰相提出参考人选,拟定的几人,李世民都不满意,后来他想起来李道裕了,理由是:“他当年说张亮的案子没有明确的谋反证据,说得很准确也很得体。当时朕没有听从他的话,事后感觉很后悔。”这时他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但为时已晚。
妻强夫弱,不得为官
唐朝贞观年中期,有一个桂阳县令叫阮嵩,他的妻子阎氏嫉妒心极强。阮嵩在客厅里与客人饮酒时,把一个女仆叫来为大家唱歌助兴,阎氏便披头散发、光脚袒臂持刀冲进客厅。客人们惊慌散去,阮嵩吓得藏于床下,女仆狼狈而逃。在对官吏进行考课(一种考查形式)的时候,刺史崔邈给阮嵩的鉴定中写道:“妇强夫弱,内刚外柔。一妻不能禁止,百姓如何整肃?妻既礼教不修,夫又精神何在?考为下等。”经吏部审核符合事实,阮嵩被解除现职。
李师旦反黑为白
唐朝的李师旦,是新丰人,任会稽县尉。在国忌日的时候,是要停止一切公务和活动的,可他竟饮酒唱歌还用木棍打人,因而被小官吏们告发。御史苏味道来审理此案时,他一概不承认。苏味道严厉地对他说:“你身为官员,怎么能不守法规,而要这样去违犯呢?”快要定罪的时候,李师旦请求重新问一下,他颇有感叹地说道:“法律并没有规定禁止饮酒,何况我饮的是药酒。我唱挽歌那恰是表达我的哀思,打人是因为作为官员办事要加快速度。请问苏御史,我有什么罪过呢?”苏味道说道:“这真是个反黑为白的人,看来是不能定罪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