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初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322427
  • 作      者:
    杨恩玉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初探》是由齐鲁书社出版的。
    对“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进行个案研究,还原“盛世”本来的面貌,探讨它们的兴衰缘由,总结它们的成败得失,以期借鉴历史,启迪现实。
展开
作者简介
    杨恩玉,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职博士生。曾在中学任教九年。2004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山东社会科学院工作。从2005年迄今,在《文史哲》、《齐鲁学刊》、《东岳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在《文史哲》刊载的《北魏离散部落与社会转型》一文,收入《新华文摘》的“论点摘编”。
展开
内容介绍
    《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初探》是根据《国家课题指南》的指导精神,笔者的“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研究”的基本线索是:对“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进行个案研究,探讨它们的盛衰缘由,对它们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允的评价,“还原‘盛世’本来的历史面貌”,最后对二者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笔者将“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放在一起论述,是因为二者有诸多相似之处:它们所处的时代相同——同处于士族制度盛行、与北朝对峙的南朝时代;它们的盛衰原因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对二者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它们盛衰的经验教训,为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与启示。
    本课题的研究以实证方法为主,从大量原始材料入手,通过对正反两方面材料的鉴别,揭示历史的真实面貌。其次,重视运用心理分析法,成为研究的突出特色。在中国古代人治社会里,最高统治者的才智品性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因此,课题分析了宋武帝与宋文帝猜忌心理、梁武帝骄盈心理的形成、表现及其危害。再次,重视制度与统治者思想的研究。前者体现在“宋孝武帝改制与‘元嘉之治’的衰败”一章,后者体现在“梁武帝的吏治思想探析”一章。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刘裕的猜忌心理与用人政策
    近年来,不少学者著文,高度赞扬刘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功业和才德,认为他善于用人,而忽略了他猜忌的缺点,并对他的滥杀无辜予以肯定甚至称赞。本文通过对刘裕猜忌心理和用人政策的进一步考察,来揭示刘裕的缺点与失误及其影响。
    一、杀戮异己
    刘裕从一介匹夫建立起刘宋王朝,诚如吕思勉先生所言:“其才不可谓不雄。然猜忌亦特甚。”“庐陵王义真为扬州刺史,太后谓上日:‘道怜汝布衣兄弟,故宜为扬州。’上曰:‘寄奴于道怜岂有所惜。扬州根本所寄,事务至多,非道怜所了。太后日:‘道怜年出五十,岂当不如汝十岁儿邪?’上日:‘车壬虽为刺史,事无大小,悉由寄奴。道怜年长,不亲其事,于听望不足。’太后乃无言。车士,义真小字也。”刘裕次子刘义真景平二年(424)死时十八岁,永初元年(420)刘裕称帝时刘义真虚岁十四。……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刘裕的猜忌心理与用人政策
一、杀戮异己
二、翦除民望
三、重用宗室姻戚

第二章 “元嘉之治”局面的形成
一、土断与检籍
二、抑制士族豪强,禁止封山占水
三、减轻剥削,赈恤穷困
四、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五、大力加强皇权,保持政局稳定

第三章 宋文帝的猜忌心理与元嘉政局
一、顾命大臣之死
二、彭城王刘义康案

第四章 宋文帝与“元嘉之治”重估
一、宋文帝的“刑德不树”
二、宋文帝的穷兵黩武
三、在“元嘉之治”的背后

第五章 宋孝武帝改制与“元嘉之治”的衰败
一、官制变革
二、政区变更
三、统治政策更张
四、经济改革

第六章 “梁武帝之治”正名
一、思贤若渴,严格选拔官员
二、虚心纳谏,严明吏治
三、减轻对百姓的剥削,救济穷困人口
四、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大力提倡节俭
五、重教崇儒,敦尚文学
六、运筹帷幄,北伐成就可嘉

第七章 梁武帝的骄盈心理与“梁武帝之治”的衰败
一、梁武帝的骄盈心理与佞佛
二、萧梁政治的衰败
三、“梁武帝之治”的终结

第八章 梁武帝的吏治思想
一、统治前期的儒家思想
二、统治后期的佛教思想
三、重用与优容宗室的思想

第九章 “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盛衰的原因
一、盛衰的政治原因
二、盛衰的经济原因
三、时代影响
四、简单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