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开创大明
封建君主集权的极度强化
君权相权合而为一
皇都积胜
郑和下西洋彰显国力雄厚
永乐帝建北京
弘治中兴
商业经济的发达与繁荣
张居正改革
腐败与闭关
西方开始超越中国
戚继光抗倭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席卷了整个中国,贫苦农民出身的朱元璋雄起于草泽,于1368年建立了明朝。明朝前后共经历了十六位皇帝,二百七十六年。明太祖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制度,秦、汉以降实行约一千六百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废除,君权与相权合而为一。政治、军事、司法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封建中央集权达到了极高水平。
从明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至红海、非洲等地,航海足迹遍及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大,人数多,组织严密,航海技术先进,充分显不了大明帝国的强大。明朝的商业和城市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发展。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基础上,明朝中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内,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江南地区的丝织手工工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明朝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开始与东方平起平坐,并逐渐超越中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