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元朝已经走入了飘摇欲坠的没落时期,吏治腐败,财政破产,军备废弛,社会诸多矛盾日益激化。广大农民在沉重的封建负担下丧失土地,破产流亡。加上中原连年灾荒,人口存亡相半。至元年问(公元1335-1340年),南北方各地相继举众起兵反元。蒙古贵族拼命镇压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反元斗争,继废止科举之后进一步下令禁止汉人、南人学蒙古、色目文字,扬言要杀绝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就在水旱疫疾及地震山崩等自然灾害相继而作,民生困顿,饥荒加重的情况下,元朝廷仍然纵情挥霍、滥发钱钞,以致“物价腾踊,价逾十倍”,百姓已经忍无可忍。
这时,一个神秘的宗教组织开始大规模发展,笼络了大量的贫苦百姓。
这就是白莲教。
白莲教最初称摩尼教,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发轫于东汉末年的太平道与天师道,唐宋时期开始兴起。白莲教撷取佛教传人中国后兴起的白莲社、弥勒教、净土宗、大乘教、三阶教、南禅宗等宗派简便易行的教义,又与回到民间的摩尼教合流,同时汲取儒家和道教的某些思想,经过融合与演化的民间秘密宗教。因教义崇尚光明,又称明教。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莲社。
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江苏吴郡沙门茅子元(法名慈照)创立白莲宗,崇奉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提倡念佛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合称五戒)以求往生西方净土。
白莲教因教义浅显、修行简便而得以传播。到了元代,白莲宗渗入了其他宗教观念,其教义的核心是“弥勒下生”和“明王出世”,借宗教旗帜唤起百姓的反叛情绪和斗争精神,改称白莲教。
展开